我在劝说自己认清年龄位置的文章中举过一个例子,关于让青少年通过悔于前,勉励自己好好读书,以免悔于后、又枉费了青春。最近琢磨起来,用“读书”二字,实在让人心有不安。读书除了应该读值得读的书以外,本没有限制,人人皆可读。可是人们偏偏给它加上限制,使读书原本的大概念被淡化,能让人普遍谈论的是在学校上学即为读书。什么人在学校读书呢,是学生。再进一步想,终于弄明白了:哦……只有学生需要读书,学成了的人是不用的!读完书之后就不用读书了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只是我们的知和行难以合一,这才找理由给读书加上限制。读书有限制,这一点毋庸置疑。
上学时,我们就背诵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现代话解释,就是:学习、时常复习,人会很快乐。“习”取复习之意,无可厚非。然而,令人纳闷的事儿也呼之欲出:为什么人家学习、复习会这么快乐;而轮到自己,不仅不悦,反倒是很痛苦呢?后来,想出一个理由,差别在乎我是俗人,人家是圣人,怪不得我总是体会不到学而时习之的快乐。既然怎么读都是觉得不快乐,遂不读。毕竟,人生苦短,为什么要逼迫自己呢?
最近,接触到了对“习”的另外一种解释,我认为颇为合理。他解释说,”习“应取”“习惯”之意。孔子是最了解人心的,他借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大家,通过读书学得道理,再在实践中运用,最后变成自身的一种习惯和修养。《论语》中确有其它与这个观点相呼应的文字,它们反映出孔子对“学而时习之”的态度。例如,《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路有闻,未能之行,唯恐有问”。子路听从孔子的教导,在还没能完全做到孔子教的一个道理之前,他害怕听到新的教诲。这是因为子路懒于学习么?当然不是,子路自知即使学到了道理,未能行之也是枉然。他担心的是之前学的道理还未成为习惯,又学了新的。可见,子路闻道、笃行的思路,是受他老师的推崇的。我们大多数人读书非好之,非乐之,而是为了知之。如果书中的道理只有在被读的时候才在读者的心中短暂出现,这还叫什么知之呢?我们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总感觉没落到实处。
“子路有闻,未能之行,唯恐有闻” ,再细读这句话,还能发现它不仅劝人把所学变成自身的习惯,还有另一层意思:读书的益处并不能立刻显现,要一点一滴、慢慢地显。我最近读到一句话,“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用来形容读书获益的循序渐进很恰当。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屯”有始生之意,它告诉我们,一个生命的萌生,就拿种子发芽来说吧,要跟挤牙膏一样,爱惜自己的力气,不要一下子非要长成很大的叶子。如果挤牙膏使劲儿挤,牙膏挤光了就没得用(不要说再买一管的话)。这样的种子是长不出来的。读书亦是如此,渐学渐用才好。 因此,我们又明白为什么自己从学校毕业后,再也不想读书了——因为力气都用尽了。
初次通读《论语》时,觉得翻来覆去就那么些个道理,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子了,哪有什么不明白的?于是,当时只做文字内容的记忆。过了七年的时间,在历经过一些人事后,虽说我稍微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明白的还是有限。大家也看出来,我在这篇文章的几处引用了些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话,目的也是为了将离我很远的学问与自己生活拉近,将学、问、思、辨结合起来。这样做的效果当然不会立即展现出来。我相信如此再过七年,我会对书中的道理又有进一步的理解。
现在当父母的,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条件,花重金让他们上各种课程。像从十几岁孩子的口中听到类似于“哈佛大学一个研究……” 这样专业的话,我们也不必感到惊讶他们学得多、懂得多。说到底,未落实到实处的学说,不过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的表演而已。这种情况一般都有后遗症。等他们长大了,被逼迫学了那么多年,终于翻身当家做主,一拍案,不仅决定与之前痛苦学到的东西一拍两散,以后还再也不读书了。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家长们教孩子时,最好做到 “屯其膏,小” ,同时,还应该有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的态度。
我们有的读了很多书,有的不爱读书图省力气的,都有一个疑问,是否存在一本书,读它世间任何事尽知晓?传说,黄石公传《素书》给张良,让他读十年,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后得以全身而退;知名的宰相对他的君主说,“臣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于是,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究竟有没有这么一本书,我还是抱有希望说是有的。只是,即使有这样一本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未必读得懂。
如此一来,就有另一个问题出现,读书要不要读得明白?我的个人观点是,要读,但是不用读的太明白。后面再加上一句话:读得越明白,看得越不清;读的含含糊糊,对世事洞察则更透彻。大家有没有发现,西方也有一些和我们观点相似的哲学书籍,它们共同教人多修身进德。不同的是,我们称中国此类书籍为经典,而国外的常被视为是洗脑书、心灵鸡汤,让人不屑一顾。我深思一下,其中有一点原因,可能是外国人分类太明确,又把道理讲得过于易懂了。他们都先讲一个道理,再举几个名人的例子,告诉你就这样就对了!
读外国书,我们一下子神清气爽,觉得自己都懂了,不用再读了。可到了现实中,我们发现完全不一样么!那些心灵鸡汤有什么用?都是白扯的话而已。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往往只有几个字,却是对世间万象的高度提纯。用比较时髦的话说,都是些形而上的东西。我们读一句话,反复琢磨,当遇到某种情况,我们就想:这句话说的是不是就是眼前的现象呢?——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正是这个不确定,促使我们继续学习、思考,对于表象的理解更接近本质。而且,读明白了的人也不好给他人解释。因为,他无论怎么解释,都只解释了一部分。我们可以听取别人的解释,这能帮我初步地理解文本意思,但我们要有警觉心,认识到别人的解释并不代表道的本身。
关于读书的限制,我暂且想到的只有这么几点。以后有新的发现,再另行补充。看看我所列的这几点,其实统一起来就是一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本来是谈论读书的限制,却收获了意外之喜——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当然,不仅读书有一道贯之。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会选取一个角度,对“吾道一以贯之“进行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