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版画之父——鲁迅

1927年鲁迅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与许广平一同抵达上海,直至1936年10月因病逝世,在上海定居将近十年。在文艺上,鲁迅写杂文、翻译外国小说。同时积极推动中国现代木刻版画的兴起,被誉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

一、与美术结缘

鲁迅自幼酷爱美术,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山海经》《花镜》等都是鲁迅眼中的宝贝,见到书上的插图便用薄而透亮的“荆川纸”复在画面上,一笔一笔细细地影摹。《阿长与<山 海 经>》一文可以佐证。

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始终将文学和美术相结合,对国民进行文艺启蒙。为悼念革命作家柔石的殉难,鲁迅选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牺牲》刊登在1931年9月20日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刊号上,以此表达深沉的纪念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言抗议。


鲁迅藏德国木刻画《牺牲》

珂勒惠支在创作《牺牲》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她经历着失去两个幼子的痛苦,故将悲愤的情绪融入黑白木刻,用粗狂的线条和明暗的对比,刻画了一位母亲饱含着悲痛让儿子去做无谓的牺牲。

鲁迅将《牺牲》的作品内涵与“左联”五烈士的斗争精神联系起来,表达对压迫者、黑暗社会的抗议与愤怒,对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深广的同情和爱。

鲁迅不仅帮杂志选择封面,还帮杂志设计封面,自己动手设计作品封面。


《萌芽月刊》,1930年1月出版,封面由鲁迅设计
鲁迅为小说集《呐喊》设计的封面

二、倡导推动

1928年11月,鲁迅与柔石等人一同创立文艺团体朝花社,编印《朝花旬刊》,出版“艺苑朝华”画集等,“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西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由此拉开了倡导新兴木刻运动的序幕。

1931年8月17日-22日,共6日,鲁迅在上海亲自主持举办了中国第一个木刻讲习会。他利用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胞弟内山嘉吉来沪度暑假的机会,邀请其为中国的木刻青年讲授版画技术,并亲任翻译。由此,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拉开序幕,1931年也被认为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元年。

内山嘉吉后来回忆,他在讲课时发现鲁迅的翻译要远远超过他的讲解,特别是在名家名作技法分析时,鲁迅比他讲得更详细、更具体。他在长篇回忆文章《中国版画与我》中写道:“由我讲述一段从浮世绘到现代版画简史,按理中国话通常要比日本话简短得多,可鲁迅先生的译释至少比我的话长了一倍……”


1931年木刻讲习会

为了更好更直观地给予中国木刻青年借鉴外国的优秀版画作品,鲁迅还利用自己丰富的国外优秀版画画册、版画原拓收藏,或提供展品参展,或单独举办展览,或编辑外国优秀版画集册,使木刻青年开阔视野,提高技艺。此外,还精心挑选国内较优秀的青年木刻家的作品赴国外参展,以促进中国新兴木刻水平的提高。


鲁迅编苏联版画《引玉集》

《引玉集》是鲁迅编选的苏联版画集,内收苏联11位版画家作品59幅。它是鲁迅为介绍国外版画而编辑的第三本版画集。鲁迅设计封面并撰后记,1934年3月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书名“因为都是用白纸换来的,所以取‘抛砖引玉’之意,谓之《引玉集》。” 他在该书《后记》中写道:“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鲁迅编《木刻纪程·壹》

《木刻纪程·壹》是鲁迅编辑的第一本中国现代木刻期刊,其中收录了黄新波、何白涛、陈烟桥等8位青年木刻家的24幅作品,题材包括人物、风景、静物。

他在《木刻纪程·壹》小引中,回顾了中国现代木刻的进程和取得的成绩,并阐述了自己的艺术主张,“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以此指引和鼓励木刻青年们不断奋勇前行。

而对于木刻青年寄送的作品,鲁迅总是及时回信给予点评,或推荐发表,据不完全统计,鲁迅在繁重的各种文学活动之余与木刻青年的通信达200余封之多。

鲁迅的这种投入与支持,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1936年10月6日到8日,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展出的最后一天,已大病6个月的鲁迅带着极度虚弱的病体前去参观。11天后,鲁迅与世长辞。


鲁迅与青年在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

在鲁迅的全力倡导下,木刻青年们纷纷组织木刻社团:一八艺社、MK木刻研究会、无名木刻社、春地画会、现代版画会、平津木刻研究会、铁马版画会等十多个版画团体,应运而生,版画艺术遂迅速酿成运动,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

参考文献:

  1. 上海鲁迅纪念馆《民族魂——鲁迅革命文物故事音频展播》
  2. 乐融《艺术热忱 社会魂魄———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专题讲座
  3. 解放日报,王琪森《鲁迅,为中国木刻版画殚精竭虑》
  4. 李允经《关于创立“鲁迅版画艺术馆”的倡议》
  5. 知乎 无敌小阿圆《非著名平面设计师——鲁迅》
  6. 最设计《民国第一设计师鲁迅,又出新字体了!“萌芽体”,致敬大师,链接时代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现代版画之父——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