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如何读懂一座博物馆》

  听《如何读懂一座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书法的森林 文明的宇宙


古都长安,神一样的都城。

而碑林所在地,西安孔庙,本身也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

由于我现在正学习书法,所以主要围绕书法史这条线索记录,课件里也是重点以书法史讲述。

课件首先讲了碑林博物馆的书法碑刻陈列室分布。一、二、三、四室分别在碑林的中轴线上。

第一展室是镇馆之宝《开成石经》,一部文化的传承史。

第二展室,国家一级文物。有欧阳询的《黄甫诞碑》,王羲之的《圣教序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第三展室大半国家一级文物。有汉代的《曹全碑》,前秦的《广武将军碑》,魏晋的《司马芳碑》,隋代的《孟显达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张旭的狂草《肚痛贴》,怀素的草书《千字文》。

第四展室,宋明清时期的作品。宋四家的书法碑刻,明四家的书画碑刻,这些放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大写特写的碑史文物。因为在了碑林,一幅幅都成了配角,无比的低调,跟一二三室相比,黯然失色。

下面讲碑石书法及其背后的时代。

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李斯统一了小篆。而周朝时在中原大地上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石鼓文如《毛公鼎》《散氏盘》到同样来自关中平原祥瑞之地宝鸡、凤翔刻在石头上的石鼓文是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是李斯创作小篆灵感的源泉。

李斯是法家代表人物,讲究法度,创作一丝不苟。因而小篆是标准的横平竖直、粗细一致、等距平衡、圆起圆收,平衡,空间分割均匀,字的高宽比例为三比二的长方形。

这时期文韬武略的大将军蒙恬改良了毛笔,和李斯的书写构成了书法的骨架,中国书法艺术的春天来了。

秦朝时都是石刻,象征着威严,流世,但我们看到的《峄山碑》则是北宋时的翻刻,故是碑文。

到了汉代,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代替了法家,新的审美时代也到来了。东汉时期,书法已很成熟了。《曹全碑》堪称汉隶第一。字蚕头燕尾,长横一波三折。看《曹全碑》重点是看它的章法,即整体布局和留白。书法三要素章法是最高境界。它上下留白宽,左右留白窄,每字大小高低不一,重心不一,距离不一,但整体看章法呼应,有韵律,有节奏感。就像字在跳舞,碑石是舞台,汉字就是舞者。


由于汉末大乱,皇权松动,礼教贬值,思想重新赢得地盘,个体在朝庭和乡野都在疯长。所以魏晋的时代特征就是人的意识被唤醒,艺术的个性化得以彰显,对书法的审美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为“意在笔先”。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和内涵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秦汉之际,国家刚完成统一,规范自然是第一要务,所以,小篆和隶书都强调规范,一笔一划的书写。而魏晋时期,在那个个性舒展的年代,人们已不满足已成定式的小篆和隶书,开始创造新的书体。真书,行书,草书都开始定型。然后个性来了,情绪来了,中国书法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

王羲之,被称为千古书法第一人。讲究气韵,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王羲之的作品没有真迹流传下来。但又幸运的是,唐朝初年的怀仁和尚花了二十四年,不惜重金,收集、集字、拼字、合成王羲之的字,完成《圣教序碑》,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法门,而整块碑气韵连贯,笔势生动,章法合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上传中,请稍候...

王羲之也成为“书法的夜空中最亮的星”。

为什么后世书法都及其仰望王羲之。看下面的传承之序。

王羲之先是传给了儿子王徽之,王献之;又传给隋朝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又把这独门绝技传给初唐的虞世南;而虞世南是唐代行草大家陆柬之的舅舅;而陆柬之是狂草张旭的外公;陆彦远的父亲是陆柬之;张旭又传给颜真卿;颜真卿传给了怀素。而王羲之习从张芝的草书,最后又归于怀素的草书。

在王的影响下,大唐的盛世书法来了。

魏碑是随着北朝佛教兴起而随之兴起的一种刻石书体的统称。它在隶与楷之间,但属于楷书的范畴。同晋楷唐楷并称三大楷。上承汉,下启唐。

笔锋锐,有刀斧感,立体感,金石感,斩钉截铁。

西晋时大批知识分子南逃,所以用民间书法人刻碑,他们用笔随意,不受拘束,出现夸张的刀痕,锐利的棱角。刀度角度不一样,呈现出的字也不一样,有很多人喜欢这一字千面,不重样的立体感。魏碑适合在石头上看,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彪悍之气,代表胡人已统一北方的时代的审美风尚。

《司马芳残碑》就是魏碑的早期面貌。写的司马懿家族的故事。司马芳是司马懿的父亲。北朝碑在西安碑林里不多,但在药王山可以看到大量的。

隋代的《孟显达碑》,具备了成熟楷书的特点,笔画规范灵活,重心平稳,落位匀称,字体大小均匀,同样高低。这样的特点不同于唐代的楷书,是比较少见的。

欧阳询的《黄甫诞碑》。楷书史上,欧阳询与颜真卿并称。但单论书法结体之美,欧阳询被称作字体结构大师。即“欧体”。有著书《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同初唐四家虞世南、褚遂良通过漂亮的小楷推动楷书的流行。

书里有写欧阳询的字

“若草里惊蛇,云间发电”

“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

《黄甫诞碑》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相比,丝毫不落下风。还有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欧阳询的字法度严整,是可以一个字一个字拿出来欣赏的。不同于《曹全碑》看章法,欧阳修看单字,每个字很讲究,字虽小,但充满着力量,每字都有伸缩空间,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张力恰到好处。

第二室里,藏有令人惊叹的宝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多宝塔碑》就在这里。

习字先习楷,习楷先习颜,习颜先习《多宝塔碑》。颜把楷书推向新的高度,其实唐的不同时期的楷书也是不一样的,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盛唐来临,纤细古瘦的初唐字不见了,雄霸书坛的初唐四家背影远去,颜真卿肩负起了开元盛世的书法担当。

李白的《将进酒》里写到“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岑夫子即岑勋,他推荐颜真卿为唐玄宗写《多宝塔碑》。而年过四十的颜一出场便是书法上的主角。他要写出盛唐的书体,笔画变化多端,无穷无尽。

《颜氏家庙碑》,整体圆润饱满,起笔藏锋,收笔顿挫回锋,方圆并用,变化多端。打破撇捺的对称关系,横细竖粗,撇细捺粗,跟欧阳询是完全不同的样貌。他把盛唐的气势融于其中,兼具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颜真卿晚年的《勤礼碑》,越发老练,环抱之势,越发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看他的字,不只漂亮,还有有意思的细节。在书坛上,仅次于王羲之,稳坐第二把交椅。

每个时代的书法都是与每个时代背景相符的。

苏轼说“诗至杜子美,文字韩退之(韩愈),书颜真卿,画至吴道子”。

宋在美术史上是极重要的一个时代,一个巅峰时代。但书法呈下坡路。在看了碑林中轴线上二三室的精品后,很少再去看四五六七室的作品了。宋代是中国古代走向现代文明的高峰时期。科技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业繁盛,却体会不到金石之美了。

欧阳修说,宋代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书法家了,包括自己,放到唐朝根本排不上名次,更别提到魏晋了,当然也包含了四岁就开始练字的欧阳修的自谦。科学和艺术经常站在对立面,科技的进步阻碍了艺术的成长。艺术唯心,科技唯物。印刷术在元代全面流行,虽然也有有地位的书法家,但书法在元朝彻底没落。

宋代最有名的还是《淳化阁帖》。它是对前人书法的一种汇总,史料价值巨大。

我们说“苏黄米蔡”宋四家。苏轼还是很有创作性的,这也是对宋代文人的一种追忆。

解读中国的文明史书法史,它们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并且展现给我们看。如此多的国宝级文物历经千年,一介布衣能够在碑史的森林中近距离不限时观赏 ,确实是一种能够感恩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如何读懂一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