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与哲学有关,也与哲学无关

谈哲学,总会让人敬而远之,中国哲学,动辄便是老庄,外国哲学,动辄便是尼采黑格尔,或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但是除了尽人皆知的几句名言之外,却也谈不出什么。哲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终究只是一个偶尔能装一句话的逼,却不能真正成为话题的“东西”。

冯友兰,是中国近代哲学绕不开的人物,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不仅在国内是畅销书,在国外也是畅销书,卖了没上千万册也有上百万册了。所以,即便相对于中国14亿,全世界60多亿这么庞大的基数来说,这些书占比也不高,但是,也好歹能说明,冯友兰的哲学,是有市场,是有人喜欢,也有人理解的。

将哲学通俗化,与日常能有所结合,无疑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一点哲学,这或许是无用的,但对于有这方面欲望的却又望而却步的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宜静默宜从容》其实是从冯友兰全集中精选出的相对易读,同时又能稍微展示一下他的哲学思想的文章。如果对于《中国哲学简史》略有耳闻却又不敢轻易去读,但又想看看冯友兰的作品,那么,这本书可以作为入门。

你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散文集。

全书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人生术》《生活境界》《关于真善美》《生平师亲友》《走自己的路,走到底》。应该是出版方根据内容的区别进行的分类,这样也方便读者阅读。

《人生术》的开篇语是:人生就是如此,人生就是为生活而生活。这个篇章名,其实来自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在《人生术》这篇文章中,开篇也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生术者,就是假定人生是为追求幸福的,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就是“人生术”。

由小见大,哲学终究要研究人生,而人生的追求,终究在于追求幸福。而《人生术》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其实是情感问题,也就是说,人生的幸福或不幸,其实在于人对于情感的态度,以及对情感认知的能力。

从这一点来说,好像幸福是“唯心”的,这是我对这篇文章,以及由这篇文章所理解出的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幸福观”,如果不对,那就笑话我吧。

下一篇便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这一篇的主题,就像我这篇文章的开篇所考虑的问题一样,冯友兰先生也早就想到了,哲学这个“东西”对于人生又什么意义呢?

他的结论是,哲学对于人生,可以说很有关系,也可以说毫无关系。这看似又是一句废话。然而,非但哲学如此,除了切实能用于指导实际的理科知识外,大多数文科知识,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说。

在这篇文章里,他在最后说,哲学里有一部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与人生有关的这些,另有一部分与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是与人生无关的哲学。哲学是个总括的词,所以,要细分来看。

而冯友兰最为知名的,其实是“四大境界”说,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大境界,在《人生的意义即人生中的境界》这篇文章中,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证和阐述。

当然,这四大境界说,也并不是没有争议,与他同时的学者以及后世的学者,都有很多反对的。

即便像我这样对哲学不了解的,也能感觉到这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以及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或者说相通之处。

冯友兰的四种境界,比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更为具体,更为现实化,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则感觉更为科学。

王国维更有文学气质,冯友兰更有哲学气质,马斯洛更有科学气质。

文学、哲学、科学,有时候是相通的,而它们,也都是可以用来谈人生的。

《宜静默宜从容》所选的文章,对于经常阅读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高深,纵然冯友兰的文字基本上与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略有出入,但是相信每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在课本里都学过很多民国作家的作品,所以,读起来肯定不成问题。

如果你想看看哲学大师怎么谈人生,你想用哲学的思想来审视人生,了解人生,那么,这本冯友兰精选集《宜静默宜从容》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意义:与哲学有关,也与哲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