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看小说一样看专业书。
我们先来看理论基础(不喜欢可以往后跳,看小标题)
认知负荷理论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于1980年提出的理论,也是多媒体学习的认知三大假设之一——容量有限假设的基石,他认为,人脑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负荷,脑的学习过程就像电脑的内存条一样,会占用内存,这些负荷分三种,外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指的是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看不懂,不容易接受材料,理解材料过程由于材料原因导致的负荷,我们都知道技术书籍是怎么个套路,本来用最精炼的语言都那么厚,假如再将之生动化,在教材的设计上要花费多少的功夫呢?
那么外在认知负荷因为书籍已经确定了,所以无法改变。不过我们也有办法。
第一大种情况——你能看懂这本书。
那你要——整理他
第一,一致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降低无关内容的加入。
第二,信号原则,用标记做好信号,辅助专注,并且促进学习。
第三,冗余原则,减少图像中无关信息的插入。(本处化用)
第四,空间/空间接近原则,进行时间空间的整理,使之更接近。
首先,要避免无关语词和画面的呈现。把手机放起来,专注于你要看的那本书,就像它是你的初恋情人一样,专注于读书,就能降低其他无关因素影响你对书籍的理解。
这叫“专注”
第二,避免不必要语词和符号的出现,首先,技术书籍上的例子往往是背景和论证,或者实例,与你要学习的知识无关,你可以暂时先不看,专注于他的抽象出来的知识点上。
这叫“删繁”
第三,添加信号,促进信息加工。在我们已经“删繁”的情况下,只留下了知识点,在接下来,我们则要动用逻辑思维,分析在这些知识点之中,那个知识点是最重要的,那个知识点是次重要的,那些是一般重要的,将最重要的,和次重要的,用笔做记号,(但是不要太多太大)
这样知识脉络就很明显了
这叫“就简”
第四,脑补,(曹雪芹谓之“伊尹”(同音的))这么多年都大学生了,我感觉我们在看小说的过程之中的脑部能力肯定是翻天覆地级别的,我们在看到自己心上人的时候的脑补能力肯定是毁天灭地级的,我们在幻想自己日后生活或者自己理想成真的时候的脑补能力肯定是宇宙级的。
所以,我们的脑补能力很强,接下来则是怎么脑补。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知识脉络,那么接下来我们则要将他生动化,组块化,加入长期记忆之中,比如说大气受热过程,挺不好学的,那你试试这样学,
第一节记一张图,太阳暖大地,宇宙里,一个天文单位的长度,太阳把他强大的力量送到每个他的臣民那里,因为他的疆域太大,所以他需要更强大的动能,所以他用短波辐射,(八百里加急文书)送到地球上来。大地暖大气,臣民收到了救济粮,拆快递,所以用大地转化的长波辐射来温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被温暖的大气又反哺给大地。
总结起来十五个字,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是这样的。
你还可以这样记,“相濡以沫”太阳把饭送来,大气是牙没长好的小孩子,所以大地先嚼碎了再喂给大气,后来大气嚼碎了又喂给大地。
once你这样记下来,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忘记。
第四,在你已经形成了这么多图像和故事之后,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串成一个新的故事,把图象变成动画,把片段变成故事。比如说大气圈,首先大气受热过程导致大气圈垂直上呈现冷热不均状态,进而在水平面上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又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后形成三圈环流,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又造成了季风环流,这样两大环流就形成了。你能把这一段话变成一个动画吗?你脑海里的脑补出来的?把他们放到一个坐标系里,再把它们放到一个时间轴上,变成一个逻辑,一个思路,这样就ok了。
这是外在认知负荷
那么假如你看不懂怎么办呢?别急,也有办法——学习他。
内在认知负荷指的是人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理解时造成的负荷,就像计算机在运算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不能因为计算机在运算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就不用计算机,就像不能因为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内在认知负荷就不学习一样。
内在认知负荷是必要的,难以减少。不过我们还是有办法。
第一,分段原则,对于难以理解的大段进行分段
第二,前训原则,对于关键的概念进行了解。
第三,通道原则,“舌尖上的中国”,眼耳口鼻舌。
“诶呀,这东西好难啊,我看不懂。”你想想,看都看不懂能让他怎么有趣味呢?在这个阶段,就老老实实的先把他弄懂,然后再让他有趣。
首先,看不懂,那就分开看,一步一步看,比如说计算机网络,根据osi七层模型和ip四层模型,我们弄出五层模型(更好理解),我们学习的时候就不是整体的学,而是学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把每层的协议都弄明白,理清了,你才能把他整合起来,假如你不知道tcp和udp之间的区别,假如你不知道ftp和tftp之间的区别,那么你就不能把他们整合到一起,就算整合了,也是错误的整合,仅仅有趣,而没有实际价值。
比如说c#学习,也不是先一起讲,而是方法,变量,类,命名空间,控件语句,数制转换,图像使用,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这些东西都学好了,才能把他们整合到一起。
纵观我们这么些年的教科书,和学习过程,没有不分段的。
那么对于一个知识点,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儿,我们都可以把他分段,然后加以理解。
这叫“分段”
第二,看不懂,那就先弄懂里面的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毕竟逻辑关系词各个学科都是一样的,你只需要知道那几个术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分析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就可以了。假如你不知道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那么感觉知觉在普通心理学的那两大章节,你都没法听,没法学。
这叫“术语”
第三,看不懂,那就先搞明白专业术语,分层理解,最后把他们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说南方下雪了,他是锋面雨呢?还是对流雨呢?还是其他的呢?(从降水层面来讲)把他们和你的手能摸到的东西,嘴能吃到的东西,眼能看到的东西,进行联系,就能够把他们同生活紧密相连,而这个过程,正是学习知识最好玩的阶段,
这叫“联系实际”
假如你能做到“删繁就简专注脑补,分段术语联系实际”这十六个字,我相信这几本书经过你的加工,就会变成故事书。
因为我就是这样把高中的所有教科书,普通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认知,多媒体技术这样弄下来的。
这样学很有趣。
扩展:假如你是神一样的男人(man代指人类),那么你可以试试用高级原则去指导别人,给你不一样的酸爽。
指导发现原则,数学题我做不出来,我就死抠书,誓死不看答案。非要自己发现不可。你这样搞完一次记住一次,想忘都忘不了,你知道答案,可是你就是不说,偏偏要他猜出来才好。
工作例子原则,”我才不会讲空泛的东西“真的试试就会发现超级难,要联系实际的思考。
自解释原则,”做错了?没事,再来一遍,我自己来“这样搞完能记住。
反馈原则,做出来了,我们要不开瓶香槟?
学习者控制原则,”不想学,不学了!“天天逼着自己学,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