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科学家背后的女人,成就了丈夫,辉煌了自己

        她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最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在我国声乐界被誉为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她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男人声名赫赫:父亲蒋百里,军事理论家,以兵学泰斗闻名于世;丈夫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她是一位风度翩翩、仪态万方的女性,她就是蒋英,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国者、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人格高尚的教师。她出身名门,才貌双绝,学贯中西,她的天籁之音、美妙歌声让她在年轻时就享誉世界。

一、个性独立、信念坚定,战乱中仍苦苦求学

        世人都知她钱夫人的光芒,但她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从不依仗丈夫的威望,也不喜欢别人称呼她钱学森夫人,她一直说,我自己就是艺术家、声乐教授。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的家学背景、接受过西方良好教育、有着自己独特性格的女性,她身上的光芒,是从她的内心发出的。1919年10月1日,蒋英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海宁。海宁的蒋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蒋英的曾祖父蒋光煦,是海宁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建别下斋藏书楼,贮书十万册,海宁蒋家的后代在文化、军事、艺术等领域都颇有成就。蒋英的父亲蒋百里孕育了中国上百将星,更以杰出的军事才能被称为东方第一军事家。他懂文、懂武、懂中国、懂西洋、他通晓拉丁文、日文、德文,他爱文学、会写诗,书法上也有一定造诣。蒋英之所以能走上音乐道路,和父亲蒋百里的支持密不可分。父亲对她们姐妹五个的教育,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注重功课但不看重分数,主张对女儿们因材施教,适合哪方面发展就去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让她们接受比较严格但却非常丰富的教育。蒋百里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所住房屋的那家主人是业余音乐家,凡是有大音乐会、大歌剧,主人都带着他去,他喜欢贝多芬,贝多芬曲子的主题他都能哼哼出来,父亲也教蒋英,看她小时候喜欢唱歌、喜欢蹦跳,就说这孩子将来学音乐吧。在蒋英高小五六年级的时候,父亲给她买了一架钢琴,从此她就与音乐分不开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蒋英在中西女中读书,十多岁的她表现非常出色,是一名优秀的骑手和游泳健将。她刻苦学习声乐,弹奏钢琴,在琴科学了五年。1936年初蒋英随父亲出访欧洲,一路上,蒋百里用他渊博的人文地理知识,边走边讲解给女儿听。也就是在这一年,父亲把蒋英和五妹蒋和留在了德国,1937年初,蒋英就读于德国柏林冯·斯东凡尔德贵族学校,主要学习德语。后考入柏林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西洋美声唱法,从此走上音乐之路。1937年9月,因父亲蒋百里赴德国和意大利开展分化轴心国的工作,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与战志,蒋英得以与父亲在柏林小聚,但她万万没想到,那一次短暂的相聚竟然成了最后的永诀。有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替她戴上一顶洁白的花冠,醒来后,她自感梦有些不详,心中惴惴不安。不就,蒋英在一家德国报纸上读到了父亲的讣告,如当头一棒,悲痛欲绝,恨不得马上飞回祖国,无奈远隔重洋,关山阻隔,正值中国抗战的艰苦阶段,国内一片混乱,战乱中根本无法回国送别父亲。父亲的去世,对蒋英的打击太沉重了,她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偶尔睡着又从梦中哭醒,独自闷在琴房里一遍遍弹奏着贝多芬的《悲怆》,泪如泉涌。心中的大树轰然倒下,她曾几次想要放弃学业,但每到这时,耳畔总会想起父亲的话:“你既然喜欢音乐就该努力去学。求学需要有坚定的信心,才会有丰硕的收获。”她反复默念着父亲的叮嘱,强忍住悲痛,继续在异国他乡求学。1939年,德国发动闪电战占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柏林笼罩在血腥的恐怖之中,蒋英的留学生活愈加艰难。为了完成学业,她在柏林苦苦坚持,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不能丢中国人的脸!一定要把西方音乐学到手。二战的硝烟席卷整个德国,蒋英生平第一次目睹炮火连天、飞机轰炸、墙倒楼塌的可怕情景,平时在学校学习时,一听到防空警报就要躲进防空洞,此时的学校教学几近中段,老师同学时来时不来,但她还是坚持每天去学校学习。仗打得厉害,没得吃了,又饿又困,困是因为天一黑,英国飞机就来炸,蹲在防空洞里三四个小时睡不了觉,第二天早上又挣扎着去学校。这个时候的蒋英已经瘦得快不成人形了,由于战争,和家里的联系也全部中断了,只能通过大使馆来了解祖国的情况。异国他乡,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在烽烟愈盛的战争中独自一人求学,个中心酸可想而知。但她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志向,挺过了种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从德国柏林学院毕业。后又赴瑞士继续深造。1943年参加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获得第一名,开创了亚洲音乐史上的新纪录,引起欧洲声乐界的关注。1945年,二战终于结束,蒋英归心似箭,时刻留意海上通航的消息。1946年冬天,蒋英乘坐游轮,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回到了阔别十一年的祖国,与久违多年的家人朋友重聚,她决定在上海开始自己全新的音乐生涯,经过半年筹划,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了归国后首场个人演唱会。她隽永空灵的歌声震撼了在场的所有观众,演出大获成功,在上海歌坛引起了轰动,人们赞誉她是一颗东方冉冉升起的古典音乐的明星,是中国最优秀的女高音之一。报纸上刊登的演出照她光芒四射,引来无数倾慕和赞叹。

二、既支持丈夫工作,又不忘发展自己事业


说到蒋英,大家就会想到钱学森,说到钱学森,脑袋里就会自动蹦出蒋英,他们的一生,紧密连接在一起,从1947年二人成婚直到2009年钱学森逝世,两人相依相伴风雨同舟了62年。钱学森曾这样评价爱妻:每当我想起蒋英那动人的微笑时,心中的热情就会被点燃。千万人中一回头,你就能看出是她,尽管她和众人的穿着都一样,但她的那种气质与众不同。说起她们的良缘,是世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他们的爱情故事,不得不从他们的父辈说起。蒋英的父亲蒋百里和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同岁,两人早年都就读于杭州的求是书院,同窗三载,志趣相投,无所不谈,成为莫逆之交。钱均夫的妻子章兰娟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他们只有一个儿子—钱学森。夫妻俩希望有个女儿,很喜爱蒋百里的五朵金花,尤其喜爱蒋家三女儿蒋英,聪明漂亮,天真活泼,又能歌善舞会弹钢琴,钱均夫夫妇俩实在喜欢这孩子,仗着同蒋百里的特殊关系,钱均夫恳求蒋百里夫妇将蒋英过继给钱家做闺女。蒋百里经不起钱均夫的苦苦哀求,只好答应,就这样,蒋英四岁那年非常正式的过继到钱家,改名钱学英。此时的钱学森是一个十二岁的大男孩了,他会吹口哨,蒋英也想吹,但他不给,蒋英跟钱爸爸说大哥哥欺负她,加之钱学森不太会和小妹妹玩,四岁的蒋英觉得闷,只待了几个月,便闹着要回家。当时的钱学森不会意识到,被他欺负的小妹妹会成为她一生的挚爱。蒋英从钱家回到蒋家后,二人各自上学、读书,这段青梅竹马的经历也就暂告一段落。1935年8月,时年24岁的钱学森考取了庚款留美公费生,即将赴美留学,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时的蒋英16岁,亭亭玉立、楚楚动人。钱学森已是成熟的男子汉,很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小妹妹,这天,蒋英为他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奏鸣曲》,钱学森喜欢音乐,听得如痴如醉。冲她鼓掌,蒋英觉得哥哥的名字和别人有点不同了。钱学森去了美国,蒋英后来去了德国,这期间的关系就断了,直到蒋英回国。1947年初,钱学森向麻省理工学院请假,回国探亲。从父亲口中得知,他非常敬仰的那位博学多才的世伯蒋百里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使他十分遗憾和悲伤。钱学森去看望了蒋伯母和他们一家。出现在学森面前的蒋英,已经跟当初分别时大不相同了,更加端庄秀丽、成熟了。她落落大方的同钱学森谈起了国外的情况,对父亲的不幸去世仍流露出深深的痛惜。并叙说了在德国求学的经历,钱学森听完,对眼前这个柔弱而又刚毅的姑娘又增加了几分敬仰。     

        钱学森回来以后,很多家的父母都想把女儿介绍给他,大家知道蒋家和钱家私交甚好,就托蒋英和妹妹帮忙,于是蒋英就在上海给钱学森举行了一场相亲会,一位富家女当面向他表达喜爱之情,但他却拒绝了,吃饭的时候他坐中间,不好意思看给她介绍的姑娘,倒是很大方的看着蒋英,在这次酒席上,他被儿时的玩伴深深吸引了,从那以后,他总去蒋家,说是去看看蒋伯母。有一次在蒋家客厅,钱学森对蒋英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吗?”蒋英一听,觉得很吃惊,谎称自己有男朋友了,钱学森说:“我也有女朋友了,从现在开始,你的男朋友不算,我的女朋友也不算,我们开始交朋友。”一开始蒋英没答应,但钱学森不依不饶,蒋英最终被钱学森的真诚和优秀打动,答应了他。

      1947年9月17日,两人在上海黄埔江畔的沙逊大厦举行了婚礼。二十四年前蒋英离开了钱家,最后还是嫁了回来,钱学生戏称蒋英是自家的“童养媳”。对蒋英来说,结婚意味着将要放弃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歌唱生涯,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开始全新的生活,前往美国是一个喜忧参半的选择,意大利的一家大型歌剧院不久前邀请她前去演出,为了钱学森,她回绝了。蒋英不得不推掉了原定的演唱会,自此以后,她再也没有举行过独唱音乐会,为了爱情,她付出了很多很多。钱学森先期到美国,蒋英和钱学森在波士顿团聚的第一天,吃完早饭,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喝完了站起身说:“那我走啦,晚上再回来,你一个人慢慢地熟悉吧。” 蒋英吃惊的看着丈夫,心想:这就叫结婚啊,我才来第一天。举目无亲的蒋英,只好手足无措的等钱学森回家,钱学森回家后的举动又让蒋英吃了一惊,两人在外吃完饭后回到家,钱学森泡了一杯茶,拿起茶杯对蒋英说:“回见,回见。”蒋英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进了小书房,门一关就不见人了,到晚上12点才出来,她也许没料到,步入婚姻的殿堂后,会长期面对这样的生活,从结婚的第一年第一天往后六十余年,钱学森只要在家,就端着茶在书房里看书。周末才会抽出时间陪陪她。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钱学森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要到大西北的荒漠第一线去工作,在基地一蹲就是十天半个月,有时是几个月,出于保密要求,钱学森出差从来不对家人讲,不留电话和书信,他经常神秘失踪几个月,家里的事情全靠蒋英,蒋英慢慢习惯了,越发理解钱学森的工作,觉得不能干扰他,她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音乐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三、深明大义,无言的付出和理解

        当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蒋英对丈夫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把国家利益看得至高无上。以国为重,家为轻,以科学事业为重,个人名利为轻,蒋英甘心情愿为丈夫默默的付出,不让他有后顾之忧。她把家中的大事小事都承揽下来,不让钱学森费心分神。蒋英对科学家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无时不在,以致有人说她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幕后功臣,如果说钱学森是一座高山,那么蒋英就是潺潺的流水,高山流水,相知相伴,他们用一生演绎了一曲和谐的科学与艺术的二重奏。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蒋英践行自己的诺言,一直陪伴钱学森身边给予丈夫理解和支持。钱学森曾说: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是这些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广阔的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钱学森去世后,蒋英将钱学森生前两万余册藏书,大量珍贵的证书、奖章、手稿等无偿捐给钱学森图书馆,蒋英深明大义,她觉得钱学森不仅属于她的家庭,更是属于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她用大爱与大美书写了自己一生的传奇,成就了科学家丈夫,默默付出甘愿做钱学森背后的女人,留给后人与她的学子们无尽的精神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蒋英:科学家背后的女人,成就了丈夫,辉煌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