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原罪被放大,总有一角照出自己

想必喜爱东野圭吾的读者必定都读过《恶意》,毕竟它打着只有读了《恶意》才算真正认识 东野圭吾的旗帜。

而看这本书之前,东野圭吾最负盛名的那几本书,我基本都看了个遍。因此我对该书抱着极大的期待,也几乎是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图片发自App

相对于白夜行和解忧杂货铺前半部分的略显拖沓,这本书在开头就直接引出了故事的主线,交代了缘由。并且采用了不同人物的自述来解读这个故事,这样的好处就是读者能更代入情节,好似故事中的主人公轮流给你讲述他的故事,他的观点。

并且会让人有一种错乱感,因为故事中的情节可能在下一个人的叙述中就变了味,这点就像《消失的客人》中男主和律师辩论一样,你永远无法肯定哪方说的是正确的。

图片发自App

而且该书在一半时竟然就交代了凶手,这在以往他的小说中是无以见复的,因此我甚至一度认为凶手另有其人。

反正有一点是肯定的,故事的结局一定远出你的预料。而这本书显然做到了,故事的开头是作为主人公的野野口修去探望昔日同窗好友高邦彦,但在第二次见面后好友便遇害,在此故事便算真正开始了。

我们的另外一位主人公也随即出现,那便是加贺,作为警察的他很快便开始了调查,并且从根据现场的烟头以及死者的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等等确定他就是凶手。

图片发自App

但在阐述犯罪动机时,野野口修模糊的口供却让我们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经过加贺的调查,发现野野口修竟然与高邦彦的妻子有染,而且在他家中发现了大量与高邦彦作品相似的写作原稿,这仿佛在说明野野口修是高邦彦的影子作家。

但当一切都成定论的时候,加贺却发现自己已经深陷野野口修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要想逃脱,必要尽快找出迷宫的出口。

小说的最后讲述的会将之前的所有推翻,那是该书最为精彩的地方,我一旦透漏,便规避这本书对读者设置的别有用心。

因此我希望你能自己去体味,那不可言述的奇妙之感。

图片发自App

最后,我很好奇东野圭吾的内心,是怎样的经历让他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像《放学后》,我知道东野圭吾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是在学校箭术社曾担任队长,或许只有那样的经历才能让他想到那令人咂舌的密室之谜,让他深知少女内心的柔软脆弱。可是《恶意》呢,难道真的只是生活中每个人心中那或多或少的邪念么。

就像书中所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恶意》‖ 原罪被放大,总有一角照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