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质因数》教学反思

    分解质因数是在因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

      课堂上我列举了三个分解算式:6=2×3,28=2×2×7,60=2×2×3×5,通过让学生分析这些算式的特点,得到算式左边的数都是合数,算式右边的是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同时也让学生清楚这些质数都是它们对应的合数的因数,并把重点词先板书出来,再加上连接词,很自然的就把质因数的意义带出来了。下一步让学生认识谁是谁的质因数,提出像这样的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这样做使得学生在认识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概念前就先认识了它们的意义。

      在拓展部分我讲给学生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我先让学生简单的说一说怎么用短除法对28分解质因数,接着再指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短除法对一个合数进行分解质因数的一般步骤。然后让学生练习用短除法对36,75分解质因数,交流时再重点提出要注意的事项,让后让学生总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一般步骤。

    这节课总的来说思路是清晰的,也关心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但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教学落实不到位。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引出了质因数的定义后,学生对质因数的理解还是可以的,但对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就处理得不够好,其实在练习之前,我还可以抓住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意义的重点词提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质因数是一个质数,这个质数是对应合数的因数,而分解质因数是一个合数的表示形式,是用几个质因数想乘的形式表示一个合数。经过这一强调后再来做相关练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二清楚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时刻记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三教学内容时间的分配要合理。这一节课我的时间就没把握好。

      总的说来,这节课还是能够比较顺利、流畅地完成,但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时间分配、提问的方式等教学基本功上还还需多加锻炼。希望以后能够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有效的教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解质因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