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变迁与孩子教育

上周立了个2019睡前故事讲完三国的新年flag,于是搬来历史书,备好历史地图册,翻出三国演义,祭出拓扑关系工具,恶狠狠的摆出准备的架势。再想想,好像没我这么笨的,要不咱看看聪明人的做法?于是搜到一位北京大学专搞历史教育的,恰巧有三国部分的教学材料,开心。在我参考音频备课的时候,娃无意中跑过来听到了,直接抢走了教学音频,说她能听懂也爱听。……无语望望苍天,勉为其难与被抛弃,哪个滋味都不好啊。

其实之前立的好些flag还是蛮容易做到的,这是一个不缺信息的时代,也是一个不缺物质的时代。比如想带孩子长途骑车旅行,我查到了儿童体能测算方法和平均值、消耗规律、过度风险防范;通过某宝买到了全国销量都不多的双人自行车外加改装零件;专业网站有自行车路线图,还有全国火车可托运自行车的铁道图。决定做视频的时候,能读到剧本-》场景-》画面-》配音的基本原理,再搞明白时间唯一轴与画面声音两大对象以及各种附加属性的关系,就能用普及版的软件做出像模像样的私家小电影。学会避开百度医院的信息和权健的产品后,个人能实现的功能远远超出十年前的想想,只要充分准备和组织。

尽管信息和物资在人面前的交互已如此充分,我所在行业的变化似乎并不算大。也许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设备而不是人?又或许稳定(engineering)才是重点?说到与设计保持一致,我小时候被教育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几年美国的侦察机好像还飞到过上海。还被教育女子也一样有能力,当时9亿人口,GDP大约1500亿,基本都是靠手工贡献的。不考虑抗战时期发动妇女的延续因素的话,俺怀疑英雄妈妈的生育高峰后男子人手的贡献还是不够的。不确定我们这一批人的教育设计标准是什么,反正俺作为成品刚走上社会时,家务手工能力几乎为零,曾有亲友严重担心出嫁问题。幸亏赶上了信息和物资的双网络时代啊,烧烤烘培很容易啊(偶尔也有黑暗料理);编织针线不是问题嘛(尽管发挥机会不多);旅行可以直接勾搭包机包船等各种批发商(发现旅行社的毛利润至少40%,虽然某程某猪也是大黄牛);也遇到过奇葩信息和工具,比如狗的心理健康建设、盆栽西瓜专用鸡粪。孩子教育更是门派齐全种类繁多,甚至连我的焦虑都被准确分类,并且被精准的推送解决方案。

近十年出现了这么多能让我简化操作的工具,唯有孩子教育依然是个复杂到死的命题。要是在古代,子承父业,你丫只能接触这个教育也只有这个就业机会,思考都是多余。搁到现在,那么多细分的教育市场,而我只有一个娃……更要命的是,除了教育之外,每天都有N个无法简化的命题。比如,我观察她写作业的效率其实就影响了她的效率,要想知道她独立完成的能力,那就是海森堡测不准定律。再比如,我昨天刚松口气想着不必被三国折磨了,今晚娃就跑来说要我一起听音频,听一集再给她讲解一集。要想知道什么时候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那是薛定谔方程。

牛头人说,每一天都是一个祝福。我说,且行且头痛。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能力变迁与孩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