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何谓功力?是指一个人在某项技艺或技术上展现出来的造诣的高低,功力高的人,创造出来的东西看起来顺眼,令观者怦然心动,反之,则令人失望,甚至惨不忍睹。
任何行业,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功力高的人创作而来,文学艺术领域是这样,书法领域也如此,功力高的书法家,既是传统的发扬者,也有可能是创新者,历史上独具一格的书体,无一例外都是出自传统功力深厚的书法家。
书法艺术里的五大书体“真草隶篆行”,最能体现书法家功力的书体是哪一种?这个问题有很大的探讨价值,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书法功力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综合技艺,是书法家通过长期临摹和学习,而逐渐掌握的书写技巧的外在呈现,以及内在品味的流露,包括用笔、结字、章法、布局,等等,当然也包括气韵、情感、格调、意境等许多抽象的元素。
功力高的书法家,写出的字既能看到传统的笔法,又能看到不同凡响的书写个性,这样的字可称为艺术。
而功力低的书法家,写出的字完全是一种照猫画虎,别人写什么样子他就写什么样子,不懂变通,毫无个人特色,满纸匠气,这样的书法家跟印刷机没有两样。
以我的理解,书法家的功力可分为“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只有把两种功夫结合起来评判,才能窥探到书法家的真实功力,以及五大书体的书写难度。
字内功夫是对他人经验的掌握,有一个成语“熟能生巧”很能说明问题,需要书法家不断去模仿他人怎样用笔、结字、章法、布局,在不间断地模仿中,就能把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为我所用,最终磨练好自己的字内功夫。
如果在掌握他人经验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一种创新了,能达到这个层面的书法家,算得上真正进入了书法大门,也领会了字外功夫的内涵。
字外功夫说白了就是综合修养的流露,比如,吴昌硕因为精通篆刻,他写出来的篆书就有一种刀劈斧砍的金石味道,笔力雄健而又饱满,圆熟又不失苍劲,没有篆刻功力的人是写不出来这种味道的。
又如,李叔同精通音乐,能把音乐中那种冲淡、超然、静穆的韵律嫁接到书法线条里,所以,欣赏他的书法就像欣赏纸上的音乐,舒缓的节奏在空间里慢慢展开,让观者很舒畅。
“真草隶篆行”五大书体里,篆书、隶书、楷书被称作“静态书体”,是因为这三种书体在用笔上变化不大,每一笔从执笔、起笔、行笔、收笔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度”,节奏感相对较弱,故称之。
行书和草书被誉为“动态书体”,是因为这两种书体的节奏感强烈,在笔法变化上比较丰富,书写自由度更高,更能体现个性。
如果从“字内功夫”来谈,很显然,篆书、隶书、楷书最能体现书法家的功力。
尤其是篆书,结体瘦高、挺拔,笔画刚健、圆润,几乎每一笔要求用中锋来写,在执笔时多采用悬腕执笔,还要力求行笔平稳沉着,若没有历练好这些技巧,写出的篆字肯定有肉无骨,不忍直视。
隶书和楷书相对篆书来说,更重视间架结构的塑造,笔画的胖瘦和长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间距大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大小,都会影响到间架结构的美丑。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硬功夫,要掌握它们,必须用大量时间来兑换。
若从“字外功夫”来讲,肯定是行书和草书最能体现书法家的功力。
尤其是草书,在书写中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最大,甚至可以随心所欲、狂放不羁,只要在线条里展现出强烈的气势、气韵和情感,就完全能达到要求。
但是,草书不是胡写乱画,它有自己的书法语言,以展现“动态美”为基本原则,是抽象思维在纸张上计白当黑地展开。对动态美的摄取,则来自于字外功夫的修炼,字外功夫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草书品味的高低。
字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写草书的目的就是要让静止的字在纸张上活起来,所以,必须追求“势”的连贯,让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形成延绵不绝的势能,才能把草书写活。具体做法是:依靠上下字之间的斜正变化,前呼后应、虚实相生,笔画之间的藕断丝连,对观者形成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才可以表现出字体的动态美。
可以说,草书是一个静中有动、乱中有序、虚中有实、疏中有密的艺术,是通过“二元辩证关系”把许多对立的元素,调和成和谐之美的视觉艺术。
如果没有深厚的综合修养,写出来的草书即使是龙飞凤舞,也是没有生命力和艺术价值的笔墨堆砌,只能骗一骗门外汉罢了。
正因为草书比较曲高和寡,实用性很低,但审美要求却很高,所以,许多半吊子书法家喜欢把草书当作“遮羞布”,敢拿起笔装腔作势、胡写乱画,并堂而皇之地拿去参加展览,反正大部分观者又不认识,让作者沉浸在赞叹声中沾沾自喜。这样做无疑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