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没有用在自己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无问东西》,到最后,刘淑芬积压了十几年的情绪一下崩溃:

“外人只看到我打你骂你,可他们没看到你是怎么打得我!”

“你不是用手打的我,是用你的态度”

“你对所有人如沐春风地和善,唯独对我熟视无睹。”

“你让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最后一句话,深深扎进了我的心里,冷暴力是多么可怕!

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冷暴力,任何关键对话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家庭、事业、爱情。

那今天我将采用广大书博极力推荐的《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这两本书籍的核心内容,总结暴力沟通的重要的两部分: 预防提醒 和 解决方法。(阅读约8-10分钟)                     

  一、  安全的谈话氛围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问题。

同样,解决沟通中出现的矛盾、不悦最好的方式是建立安全、轻松的谈话氛围,在爱情、事业、家庭各个方面无一例外。

一个能给予别人安全感的人,能减少对方的敏感性和攻击性,从而获得对方的信任。

有一次,我负责推销一位客户过来购买我们的产品。

谈到产品的时,三言两语了解了一下客户需求,我便开始作“秀”。

职业微笑、自信从容、侃侃而谈,为了突出产品优势和效果,还用了一些绝对化的字眼来积攒信任度。

为了凸现自己的专业水平,抛了几个他不知道的专业问题,其实心里明白:“你知道就奇怪了”

客户疑问的时候,永远不会承认产品有任何劣势,掩盖忽悠过去,切换到讲解产品的价值。

这种我主观节奏产生的不安全感,在客户沉默、看手机、和旁边人聊天、转移话题等等细节早就表现出来了,而我毫无察觉。

结果显而易见,客户走了。

有时候讲的溜的人,业绩反而不乐观。因为太关注对话内容本身,太过强调产品、服务,无时无刻都在证明自己的观点。

从而忽视他人的感受、表现方式、语气语调等其他方面,营造一种不安全、不对等的谈话氛围。

请记住:一个不想与你交流的人,即使你说得再正确,他也会视而不听。

而只有轻松舒适、安全的谈话氛围,才会让人愿意走进你的世界,耐心倾听你的内容。

当然说来容易,做来难。它受环境、内容、语调、表情、停顿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是明确目的和相互尊重

1、明确目的

明确谈话目的,不作对抗或沉默二选一的傻瓜式选择。

人都是情绪性动物,一旦嗅到危险的气味,不理智的人首先的想法要么是反抗,要么是逃避。

为了争一口气,图一时之爽,争执得摩拳擦掌、面红耳赤。

为了表面的和谐,本该表明立场的自己却选择忍气吞声,直到忍无可忍。

高风险、观点不同、情绪激动的关键对话,每天都会活跃在我们的日常中。

不需思考的“傻瓜式选择”固然简单,只需要怼回去或者不理会,可结果却得不偿失。

正如如马丁.路德说:

“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

因此,每当我们要作出“傻瓜式选择”的时候,就灵魂拷问自己:“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

然后通过创建共同目的,暂停争议的对话内容,朝着目标一致的方向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2、相互尊重

尊重就像空气,存在时没人会想到它,但是当你把它拿走时,人们立马就能感受到。

爷爷奶奶老两口很要好,但爷爷厨艺了得,深受大家好评,所以他偶尔会嫌弃奶奶做的饭。

为了让奶奶改善厨艺,偶尔会阴阳怪气地调侃一下。

每次在电视机前坐着吃饭时,爷爷一说:“要不我们这会儿我们去下馆子吧”

奶奶就说:“你看电视里,日本鬼子又来了”

“我在和你说话,你听到没有?”被忽视的爷爷继续追问。

“没听到”,奶奶一脸不耐烦地回答。

可想而知,奶奶并不会改善厨艺,还会心情不悦。

我们应时刻审查自己,因为很可能在不经意间,你就否定了别人的价值观、嘲笑了别人的缺陷、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干涉了别人的自由……

互相尊重是对话的持续因素,尊重别人,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非暴力沟通

1、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观察分析而不对他人行为进行评判、指责,是很难做到的。

衣着朴素的人,可能臆断他没有消费能力;

初次印象不好,可能臆断他不是什么好人;

一次没有帮忙,就怀疑别人不是真心朋友。

而经常、从不、总是这些言过其实的字眼,也特别容易混淆观察和评论,招致别人的逆反情绪。

见你的两次,穿的同一件衣服时,容易说:“你怎么总是穿这件衣服啊”

这周有两次迟到,容易说:“你怎么经常迟到呀”

一次没有顾及到对方的感受,容易说:“你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一种道德的自我修养与素质,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感受。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对于沟通至关重要,有利于正向的信息传递。

例如:

满足时:喜悦、甜蜜、感激、感动、舒适、平静、踏实、陶醉……

不满足时:害怕、焦虑、气馁、孤独、疲惫、难过、不满、不耐烦……

同时我们要区别感受和想法,这一方面女生是感受与想法天生混搭的灵魂选手。

内心感受:“我十分难受”                                想法表达:“我觉得你不爱我了”

内心感受:“我好孤独呀”                                  想法表达:“你走吧,我才不需要你”

内心感受:“我好喜欢呀”                                想法表达:“别买了,我觉得不合适”

同时我们要明白,别人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却不一定能理解我们的想法。

例如,“你不爱我了”,对方可能会说:“我没有不爱你呀”。但是“我好难受啊”,对方不可能说:“你不应该难受呀”

正确的区分和表达感受与想法,能让人更容易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

需要。

自由选择、休息玩耍、安全感、尊重、理解、欣赏……这些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自己的需要,我们会习惯性的把它们隐藏起来,不被发现。

刚开始的恋人为了照顾对方情绪,会牺牲自己迎合他人;

明明今天想早点下班回去休息,却仍然答应帮同事完成其他工作;

即使希望父母能表扬一下自己,也会倔强表现得毫无在乎的样子。

当需求被压抑到一定程度,没有口子释放时,就会像火山口集中式爆发,演变成批评、指责。

这些指责、抱怨往往暗含着期待,也间接地表达我们尚未被满足的需要。

“你从不理解我”,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你总觉得我差”,实际上是希望得到表扬;

“你老不做家务”,实际上是我想休息一会。

反之,如果能直接正面地说出我都得需要,更能得到别人积极的回应。

要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情感的奴隶”,要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完全的责任。不必牺牲自己为他人负责,也不能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请求。

“我希望你能给我自由”、“你怎么不去理发呢”、“我希望你更加自信”、“我真的太疲惫了”……这样模糊的方式或许自以为表达了我们的请求,殊不知对方一头雾水,或是认为你在责备、命令他。

高效的请求一定是明确具体的,然后询问对方的反馈,“我的意思清楚吗”、“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形成有效率、舒适的沟通。

不要奢望别人能准确的秒懂你,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模糊的意愿只会误导别人去胡乱的猜测。

同时注意请求的语气,盛气凌人、强硬的语气会被人误认为是责备、命令,引起他人的反感。

当然请求非命令,也没有谁应该无条件满足自己的请求,我们不应该使用让人愧疚、自责的道德绑架改变别人的想法来迎合自己,应该尊重并考虑到每个人的需要。

2、倾听他人

每个人都知道要倾听,但一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就插嘴,忍不住像黄河江水一样滔滔不绝地表演自己。

当不认同对方观点,还没有等待对方说完,就像抓到小辫子一样炮轰对方,迫不及待想得到认可。

对方跟你说一件正经事,你也表现的毫不在意,吊儿郎当,做其他事忽视、不尊重别人。

殊不知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放下已有想法和判断,带着谦虚的态度,耐心、全身贯注地体会别人才能真正的做到倾听。

生活中那些愿意与你交谈,说出心里的秘密,都是出于依赖和信任。

就算他人遭遇痛苦时,急于提建议,说教或者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也都会让人不舒服。

一天,妻子下班回家,一边进门一边向他老公吐槽:“太气人了,今天老板又平白无故地骂我一顿”,

老公埋头看着报纸,随口一句:“怎么可能啊,你没犯错,老板怎么会骂你”

本来心情就不好的妻子,心里更不爽了,不安慰我就算了,还火上浇油,加大音量道:

“你有病吧,脑袋被门夹了”

老公一脸懵圈,抬头看着妻子,“我又没招惹你”,“干嘛把气撒在我身上呀”。

妻子然后大步向前,一把掀开老公的报纸,两人便开始争吵起来。

可想而知,如果一开始老公就以倾听的方式去安慰、理解妻子,而不是说教、讲道理,就不会自讨苦吃了。

有时候,倾听只需要我们带着一对耳朵,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

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倾听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就行”

3、表达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是培养对自己的爱。敢于表达自己,是更好的爱自己,也是更好的爱别人。

一个默默忍受自责、内疚,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迟早会因为未被满足的需要而集中式爆发。

那一个爱自己的人,在遇到沉默或暴力行为时,将该如何应对呢?

当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作傻瓜式的选择进行对抗。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别做。然后静静体会自己,仔细想想:

“我此刻内心的感受”(难过、焦虑、愤恨、生气……)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受,什么样的想法让我有这样的感受呢?”

“是我对某一个事实臆断产生这个想法,还是因为我的某些需要未被满足?”

分析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需要你张开嘴利用四要素完成自己的表达:

事件—感受—想法—请求

例如,当你直接叫男朋友帮你倒一杯水时,他可能会说:“你自己去倒呗”

而换成四要素完整表达:

亲爱的,我今天工作了一天(事实),感觉特别疲惫(感受),一点都不想动弹(想法),你能帮我倒杯水吗,非常感谢!(请求)

我相信,听到这样的话,是个男人,应该都会帮女朋友去倒杯水吧。

生活中,只要彼此的语气温和,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请求,做到非暴力沟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绝非难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暴力没有用在自己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