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弱势者的悲悯是人活着的意义之一——读《陈行甲人生笔记》

读这本书前并不知道陈行甲是何许人,但看这本书时却感觉到无比亲切。同样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陈行甲的一生差不多就是我最初理想的人生模板,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童年的、少年的、小县城生活的记忆纷纷涌现。

陈行甲是谁?他是有名的网红书记:为了推广巴东的旅游资源,他唱歌为巴东代言,手持“秘境巴东”的旗帜从3000米高空跳伞。最轰动的是高调反腐,面对黑恶势力的性命威胁,他正面硬刚,宣战檄文全文上网,被人民日报官微转发,被《人民的名义》直接整段引用,最后他大刀阔斧,把巴东县县长、县委副书记等重要官员连根拔起送进大牢。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016年任期届满拟被提拔时辞去公职投身公益。

《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人生笔记一共七记:一写母亲和童年岁月,二写爱人和大学生活,三写基层工作,写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四写清华学习生活,五写赴美学习生活,六写巴东任县委书记任期的工作,包括惊心动魄的反腐工作,七写转场公益后的经历和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用“网红书记“来概括他实在肤浅,他充满了浪漫主义、理想情怀、菩萨心肠、侠肝义胆,阅读他的一生,让我从目前这个焦虑而世俗的现实生活中抽离了出来,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价值,或者唤起了我最初对于人生价值的定义: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并且不是最苦的那群人,那么就应该对这个社会尽一点点责,拉一把苦难中的那些人。这就是陈行甲所说的:“我坚信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是人活着的意义之一”

生命的底色

陈行甲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但却有一些人生的大智慧。正是她的悲天悯人影响了陈行甲为官风格,并使他最终决定走上公益之路。他说:“我愿意带着母亲赋予我的这份初心,在公益路上走到人生的最后,带着付出了全部的爱之后的满足感去天堂拥抱我的母亲。”书中写了关于母亲几个故事,读罢让人对这位母亲产生由衷的敬佩。

一是“悲悯”,母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仍保持着对他人苦难的同情。村里有户贫困而又不讨人喜欢的人家,常到他们家借盐,母亲总是慷慨,并说:“人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借盐吃?我们不借给他们,他们就没地方借了。”他们家门口常有背脚夫歇脚,母亲就总是把门口扫得干干净净,给他们水喝,并让作者打着煤油灯为他们照明。

这一点与我的母亲何其相似。小时候家乡的小城里有几个无人不知的流浪汉,他们蓬头垢面,精神失常,每天都在街上游荡,还常常跑到沿街的店铺里讨饭讨水讨钱。老板们总是眼都不想睁就想赶紧把他们扫地出门,生怕影响了生意。母亲遇到这些人,有时会把爸爸不穿的衣服给他们,或者夹个馍,或者给他们五块十块的零钱。母亲说这些人总让她想到自己的弟弟,她9岁时没了妈,弟弟5岁,她一个小姑娘就拉扯着5岁的弟弟长大,从小缺吃少穿,所以不管多大,她总担心弟弟吃不饱穿不暖,因此对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们总充满了一种发自肺腑的同情。

母亲常说“看那某某恓惶(可怜)得很”,在这话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和哥哥也成为了心肠及软的人。我家门口有个卖肉夹馍的小摊,夫妻两人经营着,一儿一女有时也在摊位上帮忙。小摊靠墙搭起一个铁皮小棚子,像一个单薄冰冷的家。一边放着烙饼的火炉,一边放着炖肉的锅。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灌进铁皮屋子喀啦啦响,炉火的温暖还没散发出来就被吞噬了。到了夏天,两个火炉在烈日下越发张狂,夫妻俩挤在里面满头大汗。有一天这摊位因为无照经营被工商给查封了,一家四口人瞬间失去了营生的工具。哥哥知道后马上找人找关系,最后不仅解封了小铁皮屋,还办好了营业执照。

作者讲母亲第二个特点是“干净”。她常讲“爱干净穷不久”“即便是补丁衣服,我们也要穿的干干净净”。实际上这是人在艰苦环境中为保持自尊而能做的最大努力。我的母亲亦是如此,嫁给我爸爸时家里穷的叮当响,雨天漏雨,风天漏风,生活物质都是最差的,全靠妈妈一双手把一切收拾得干净利落,这让人在心理上感觉生活得没有那么寒酸了。村里人都夸妈妈能干,总是把孩子们收拾的有棱有角。

作者母亲第三个特点是“仪式感”。每年春节吃团年饭时,她总会让每个人说一说自己过去一年最高兴的事和对来年的吉祥话。我看到这里,为这位农村母亲的胸襟而震惊。也许就是这种仪式感,使孩子们对生活产生了责任心和热情,如同时刻保持干净一样,保持仪式感让我们平凡的日子有了刻度和愿景。

读完全书,我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母亲的故事放在第一章,因为母亲对他的影响是他整个人生的底色。后来他从政后倡导干部结穷亲,他写道:“我们这些穷乡亲,在等待着我们!他们期待的目光,早已穿越千山万水、风霜雨雪,我们奔向他们的脚步,大地会聆听。人间最冷的不是冰寒,而是麻木。你不是太阳,但你可以发出比太阳更温暖的光!”他辞官做公益,他说:“对天下的母亲来说,爱孩子是本能、天赋,可拥有保护孩子的能力,则是一种幸运,是每个母亲都渴望拥有的。我现在做公益,就是在帮助那些绝望中的母亲”。作为一个刚刚成为妈妈的人,我很能体会那种面对孩子时整颗心时而变得柔软,时而又刚强的感觉,所以也更对这种公益产生由衷敬佩。

如诗如歌的心灵

1992年,陈行甲湖北大学本科毕业,那时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汹涌而来,但他却回到家乡兴山县做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后来他考上了清华,再次面对命运的抉择,他还是回到了大山,包括后来决定投身公益,我想都是因为他内心始终有一种纯洁的崇高的理想。他说:“时代给我们那代人最大的馈赠,就是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即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可以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可以保持不妥协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也可以不富贵,但要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我们变成苟且的人”。

从大山中不断地走出来又走回去,似乎他自动地对大山里的人们肩负起了某种使命,他理解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在绵延的大山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或放着羊群,或担着猪草,想象着山外世界的孩子们”。他更深知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渠道只有教育,而中国乡村的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在Knowledge(知识)和Skill(技能)教育层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在Attitude层面却和城里的孩子有巨大的差距。他写道:“Attitude表示的是孩子通过审美教育获得的对于美好事物的体悟能力,通过开阔视野获得的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通过梦想激励获得的对于人生成长的内动力。这些考试不考的能力,也是不好教的能力,往往决定孩子们通过教育这个通道来提升人生成长的效率和持续性。”于是他设计进行了“童行中国·我要去看山外边的海”公益游学活动,帮助黔东南州山村留守儿童走出大山,到深圳的大海边来公益游学,为孩子们补上“博雅教育第一课”,在游学中,陈行甲为孩子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山与海》诗歌赏析。

对诗歌的热爱似乎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独有的特质,也许是正是因为物质条件极其匮乏,反而更能激发人们保持一种理想、单纯、充满热情的浪漫主义。他给妻子读诗:“你就像一首歌,从这边看从那边看都像是一首歌;你就像太阳刚落时天空中那红彤彤的金星;你的面容在我心的花园里,我的花园日落后也不会黑暗,因为你永远是明亮的”。

后来他又发起了帮助精神困惑的青少年的公益项目,取名“知更鸟计划”,就是因为喜欢艾米丽·狄金森的这首诗:“假如我能够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回它的巢穴,我便没有虚度此生;假如我能够让一颗心免于忧伤,我便没有虚度此生”。

新冠疫情后,他又发起了为疫情中牺牲英雄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成长教育资金和公益陪伴的项目,取名“传薪计划”,他邀请了北岛亲自朗诵自己的《一束》这首诗,作为送给薪火宝贝的礼物:“在我和世界之间\你是海湾,是帆\是缆绳忠实的两端\你是喷泉,是风\是童年清脆的呼喊是陪伴选哪\在我和世界之间\你是画框,是窗口\是开满野花的田园\你是呼吸,是床头\是陪伴星星的夜晚……”。

生活总是苦涩多欢乐少,而诗歌或者一切浪漫之物,就是抚慰心灵,启发心智,引领我们保持向前热情,获得人生动力的东西。我想正是这些东西使陈行甲走了出来,又使他始终保持一份赤子之心,并最终又回归到他的起点。正如

书的封面所写“远看是前行,近看是归乡”,他真正过着一种自洽的、从一而终的人生,今时今日种种选择在昨时昨日早已经埋下了伏笔。

写作是一种召唤

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文字爱好者,长到现实的30岁,如果说还有什么梦想可言,那仍然是“成为一名作家”。在这条路上,命运曾短暂地为我点亮过一盏灯,但我还是行差踏错,偏离了航道。忙碌的生活使我放下了笔,放了下笔就愈感到生活的枯燥,心里那一点儿灵动的水逐渐枯竭了,我感到整个人慢慢失去了光泽、血肉而变得干瘪。

陈行甲的写作却给了我一些慰藉和重新拾笔的动力。他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这是这本书能够有血有肉地呈现那么多让人动容的细节的原因。在书的开头,他写道:“在文字共和国里,不需要有专业的学历,复杂的经历,甚至不需要有优美的文笔,你只需要有个人的经验能够带给读者某种可能性你就可以书写。写作不是一个异己的东西,而是对自己生命体验城市的记录和思考。在文字里找到安顿自己的所在,能够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算是找到了写作对于自己的价值。心里有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去书写一个个灵魂,写他们有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写那些勇气、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真正的书写,不会是一种业余爱好,而是一种召唤。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年前,初中高中时代的我们,那时我们也热爱诗歌,常常抄诗赠与好友,收到一首手抄诗就激动地反复读,读罢要好好地珍藏起来。我们也谈论文学,喜欢书写,在日记里写下我们对人间最敏感的观察和我们最真诚的梦想。

如今一切热爱和梦想都变得模糊不清,希望读这本书能让我们都重新收获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弱势者的悲悯是人活着的意义之一——读《陈行甲人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