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详解斐波那契数列,及汉诺塔。

文章目录

  • 斐波那契数列
    • 1.非递归方法(循环)
    • 2.递归方法
  • 汉诺塔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0)=0,F(1)=1, F(n)=F(n - 1)+F(n - 2)(n ≥ 2,n ∈ N*)。
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

1.非递归方法(循环)

 public static long fib(int n) {
        if(n == 0){
            return 0;
        }
        long f1 = 1;
        long f2 = 1;
        long f3 = 1;
//此处不难由递推公式理解:由公式可知F(n)=F(n-1)+F(n-2)
        for (int i = 3; i <= n ; i++) {
            f3 = f1 + f2;
            f1 = f2;
            f2 = f3;
        }
        return f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ib(0));
        System.out.println(fib(1));
        System.out.println(fib(2));
        System.out.println(fib(3));
        System.out.println(fib(4));
        System.out.println(fib(5));
        System.out.println(fib(50));

    }

Java详解斐波那契数列,及汉诺塔。_第1张图片

2.递归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
        if(n == 0){
            return 0;
        }
        else if(n == 1 || n == 2) {
            return 1;
        }
        return fib(n-1) + fib(n-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unc());

        System.out.println(fib(0));
        System.out.println(fib(1));
        System.out.println(fib(2));
        System.out.println(fib(3));
        System.out.println(fib(4));
        System.out.println(fib(5));
        System.out.println(fib(50));	//这里50用递归运算量非常巨大编译器会计算很久没反应,不是程序错误。
        //System.out.println(max(1, 2, 3));
    }

简单解释(方便起见,这里用n=4,其他逻辑相同):
Java详解斐波那契数列,及汉诺塔。_第2张图片
注:递归方法虽然较容易理解但计算量很大,从程序的运算效率来看,循环的效果更优于递归。

下面由代码进行简单了解:

public class text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ib(40));
        System.out.println(count);
    }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if(n == 1 || n == 2){
            return 1;
        }
        if(n == 3){		//这里记录n=3时递归调用了几次
            count++;
        }
         return fib(n-1)+fib(n-2);
    }

Java详解斐波那契数列,及汉诺塔。_第3张图片
如上可知:fib(40)中n=3调用了3千多万次,不难说明效率很低。

汉诺塔

游戏介绍:
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如图所示:
Java详解斐波那契数列,及汉诺塔。_第4张图片
通过思考不难发现由以下移动方式即可成功:
A->C A->B C->B A->C B->A B->C A->C 。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三个底座分别定义为:起始底座A,中转底座B,终点底座C。
代码实现如下:

    /**
     *
     * @param pos1  //起始位置
     * @param pos2  //中转位置
     * @param pos3  //最终位置
     * @param n
     */
    public static void HanNuo(int n,char pos1,char pos2 ,char pos3){
        if(n == 1){
            move(pos1,pos3);    //若只有一个盘子从起始直接到最终
            return;
        }
        
        //除最底下一个盘子,将其他盘子通过最终位置移动到中转位置。
        HanNuo(n-1,pos1,pos3,pos2);
        move(pos1,pos3);    //将最后一个盘子移动到最终位置

        //将剩下的盘子通过中转->起始->最终
        HanNuo(n-1,pos2,pos1,pos3);
    }

    public static void move(char pos1,char pos2){
        System.out.print(pos1 +"->"+ pos2+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nNuo(1,'A','B','C');
        System.out.println();	//打印回车
        HanNuo(2,'A','B','C');
        System.out.println();	//打印回车
        HanNuo(3,'A','B','C');
    }

下面对代码进行简单分析(用n=3):
Java详解斐波那契数列,及汉诺塔。_第5张图片
结果如下:
Java详解斐波那契数列,及汉诺塔。_第6张图片
上述的分析过程可以细细看过后自己也画一遍,便于自己理解加深印象。代码看似很短很简单,但是理解起来还是很有难度。可以先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就是,始终先将最后一个盘放到最终底座上,然后将其他的盘通过中转底座,借助初始底座向最终底座转移。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SE初学,java,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