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

半截烧焦的木头人

      “巴扎”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巴扎,在兵团也不例外。百度后才知道新疆因地处丝绸之路这条中西贸易通道的中段,各族人民特别是维吾尔人具有重商、崇商、经商的传统,所以新疆各地的巴扎就是他们长期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

        这边的巴扎是在每周五,从清晨的暖阳中开始,一直到落日的余晖中沉寂。一到巴扎的这一天,专门为巴扎开放的那条街就会封闭,不允许私家车辆进入,好多商铺和日用百货店都会根据划分的区域将自己的东西摆上街头,然后等待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

        我刚来这边的时候不懂“巴扎”是什么意思,只是每周五的这一天都会听同事们讲今天有“巴扎”。听的多了还不行,你得自己出门去感受那浓郁的烟火气,你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后来去了一趟才知道“巴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赶集。老家已经没了这种时间固定的交易形式,老家都是每年6月份油菜花旅游节时才会有形似赶集的会场,也持续不到半月。但老家邻县依然保持着这种最初的换卖方式,因为我舅舅家就在邻县,小时候有幸去过几次,这一天所有的买卖都在这条街道进行,讲价和小贩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商贩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吃食摆上街头以赚取相当的利润,老百姓也会在这一天穿上衣服走出家门,给疲惫的身心放一个短假。这里藏着我印象里最初的市井烟火。

        上周五因为单位活动结束的早,所以有时间去了趟巴扎,要不是这一去我都不知道巴扎搬到了另外一条街。这是步入冬季后第一次去巴扎,虽说巴扎离我住的小区也不远,但往常总觉得没什么要买的东西就懒得去逛,正好这天有同事说要去买点葡萄干儿寄回家,所以陪他逛了一圈。巴扎还是一如往昔般热闹,道路的两旁摆着各式各样的货架,有卖鞋袜衣品的,也有卖油炸熟食的,当然还有各种日用百货和蔬菜瓜果穿插其中,好一派热闹景象。我想冬季的寒冷依然挡不住大家伙往巴扎聚集的原因应该是这些货品诱人的价格,你会发现过了这天,回到店铺后所有的东西都会回归原价,因此周五的天气即使很冷也会有人到这儿购置各种必须用品。

        我和同事不放过每一处角落,从这头逛到另一头,偶尔也会心怜一下冻的搓手的商贩,也会停下脚步问问价格,但我们最后也只是提回了一大包葡萄干儿和一斤小金橘,葡萄干儿是他的,小金橘才是我的。

        熟悉乌鲁木齐的人都知道,乌鲁木齐有个“国际大巴扎”,如果你有幸来过,你就会体会到真正的喧闹,这种喧闹里有商贩的快乐,也有游客的感叹。到新疆旅游的客人多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这是新疆特有的风景,当然在伊朗、土耳其等国也有从古至今贸易繁荣的巴扎,但在中国,新疆却是独一份。

        不知什么原因,我尤其钟爱于这种人潮拥挤、热闹非凡的“巴扎”风情,喜欢聆听这首叫卖声、车鸣声所凑出的“巴扎交响乐”。

半截烧焦的木头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