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最近看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1985年出版。标题挺抓眼球,但阐述的内容很严肃。

作者提出这一观点是有感于美国电视机风靡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趋向娱乐化,30多年过去了,这一趋势随着技术发展已经蔓延到世界的各个国家。

近年来“娱乐至死”的说法在国内流行起来,得到很多人的共鸣,觉得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特征。

本文包括:1 简述作者的观点,2 对我们的启示,3 对主题探究的意义。

文章比较长,越往后越精彩,感谢你看到最后。


01 《娱乐至死》说了什么?

书里讲的是,在一个社会中人们交流信息的形式,也就是媒介的形式,会对交流的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形式必然偏好某些特定的内容,主流媒介将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改变文化、控制文化。

作者通过对美国社会从70年代开始,媒介从印刷文字到电视图像的转变,详细阐述了因为主流媒介形式(电视为代表)的改变带来整个美国社会,包括宗教、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作者对于电视文化带来的娱乐至上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大部分人们丧失逻辑理性,沉湎于娱乐的麻醉中,忧心忡忡并提出警示。

为什么作者认为从“印刷文字 — 电视图像”媒介形式的转变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因为文字和图像本身具有截然不同的属性。文字表达某种意义,而图像照片展现某个时刻的具体人或物,本身没有意义,除非人用语言文字赋予其意义。

 文字:有逻辑的表达理性的思想和意义,文字是指导人们思维的工具。

在印刷文字为主流的文化中,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表达和交流。文字和话语往往是事实和观点明确而有序的组合。

文字是某种意义的载体。写下一个句子却不想表达任何意义,是很困难的。因为文字本身具有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组织后的文字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想法、一个事实或一个观点,这些想法、事实或观点就会具备某种意义。

 图像照片:是某些人或物的具体表现,是对世界进行割裂、独立、碎片化、无意义的展现。它有两个特征:

 第一特征:图像照片可以表现具体的物体,但无法表现无形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比如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

 比如它无法表现“人”,只能表现“一个人”;正如“整个大自然”和“整个海洋”无法被拍摄下来一样,在照片里无表现“真理”“谬误”等抽象概念

加夫里尔·萨洛蒙曾经说过:“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意思是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

即使最简单的命名,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即把一样东西和其他东西进行比较,选择共同的某些特征,忽略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归类。

在大自然里没有“人”或“树”这样的东西,只有一棵一棵树、一个一个人,而“人”或“树”是人类对大自然中相似的部分进行归类后的命名。

看朋友圈里的照片,我们容易感受到一些情绪或者意图,但是要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甚至类似的感受,变成语言或文字,不同的人表达出来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特征:图像照片具有能脱离现实和语境,并把很多没有逻辑、彼此无关的事件和东西堆积在一起的能力。

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碎片化的事件。在照片的世界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没有连续性。世界被割裂了,存在的只是某个时刻。

 二媒介的转变带来「碎片化」的世界,包括真假难辨的大量信息、支离破碎的时间、被割裂的注意力

近100多年来,技术的发展突破了空间不再是限制信息传播的、不可避免的障碍。

自从发明了电报,它在提供远方信息的同时,开始产生精简的碎片化文字。

电视为了让观众可以随时开始或结束观看,节目几乎每8分钟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单元,几乎每半个小时就是一档独立的节目,在内容、背景和情绪上都同前后的节目毫无关系。

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新鲜感,“快”成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之一,电报、电视带来大量的即时性、碎片化的信息,它们铺天盖地充斥在我们的社会里。

人们已经习惯了信息的碎片化,比如电视的不连贯性。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不会因为播音员在播完有关核战争无法避免的新闻之后说“巨无霸广告后我们再见”而晕倒。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

我们已经彻底地适应了电视中的世界,所有的事件都是独立存在的,被剥夺了与过去、未来或其他任何事件的关联。

电视等媒介擅长的是传播信息,而不是收集信息、解释信息或分析信息。在大量的信息中,有很多会使人产生误解,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流于表面、前后矛盾的信息。

随着语境里连贯性的消失,验证信息之间自相矛盾的条件也随之消失,人们难辨真假。

结果是,人们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人们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相,但可能距离事实越来越远。

 如果人们不能知道是真相还是谎言,正如沃尔特·李普曼在1920年写过:“无法察觉谎言的社会是没有自由的 ”。

缺少有力的公知力监督,社会长期发展的走向将令人担心。


 三电视开启「娱乐时代」的到来

 电视节目的唯一衡量原则是“好看”,毕竟电视是用来看的,重要的是内容如何牢牢的吸引观众,不让他们换台。

电视上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间是3.5秒,所以我们的眼睛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屏幕一直有新的东西可看。而且,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儿脑筋。

于是,娱乐时代到来了。

 娱乐时代不鼓励思考。

首先,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这一点电视导演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而思考不是表演。

其次,思考会妨碍观看下一个电视节目。使是相对严肃的新闻节目,也不想鼓励观众对其中的内容继续思考,因为这样会妨碍观看下一个节目

 事实上,观众并没有机会分出时间进行一些思考,因为电视屏幕上的图像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图像的力量足以压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

于是,人们不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交流娱乐。

人们争论问题不是靠观点取胜,而是靠「好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网络金句和广告标语」。

 

02 对现在的我们有哪些启示?

书里讲的是30多年前的美国社会,作者说的“西方民主社会将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地消亡”是否正在路的尽头逼近,我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正在走上相似的道路。

因为按作者的观点,电视等新媒介可以改变社会文化,那么,随着电视在全世界的风靡和普及,各个国家的文化将走向趋同。

作为一个生活在距离美国非常遥远、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几十年后的普通人,我现在身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娱乐化、碎片化的时代,已经毋庸置疑。

 可以看到,电视之后互联网、电脑、手机的出现,将娱乐时代的特征持续推高。

 一这是“看脸”“作秀”的时代,“眼见为实”让人们的想法“流于表面、限于片面”

首先,身处信息海洋的社会中,普通人没有能力去收集所有信息、分析、辨别良莠真假,再得出判断。

其次,历经成长中电视、手机、电脑媒介的熏陶,人们已经适应接受信息的不连贯、碎片化。

既然人们没有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判断,那至少可以有一个被告知的观点判断。

电视为真实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定义。电视、手机、电脑提供的视觉强项,适合人们“眼见为实”的“感官-大脑”判断模式。

电视导演和编辑选取的视角、立场,知性大方的讲述人,配上剪辑合适的图片和影像,眼见为实,让人们相信自己看到的,影响判断。

而导演和编辑的出发点很有可能不是揭示真相,而只是想让大多数观众觉得好看,讨好主流观众的立场。

没过多久,人们明白过来,要产生效果、达到结果,重要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让人以为的事实”。

因为大量碎片的信息中,事实本身扑朔迷离,谁都搞不清,但是制造让人们“以为的事实”,就容易多了。

通过选择有利的视角,编辑有针对性的素材,煽情的表演,电视、电脑、手机在这方面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逼真的作秀。

但是,作秀多了,混淆事实的信息更多,辨认真相的成本就更大,真实离我们越来越远。

 

二这是金句流行、情绪泛滥,缺少理性和深度思考的时代

在充斥着大量过剩信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人们缺乏耐心,很难形成理性、深刻的思维和表达。

 我们在表达观点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是网络金句、耳熟能详的广告标语slogan。

网络金句短小意赅,独立存在,没有前提、没有限制范畴、没有特定主体、没有结论。

其实,大多数网络金句就是一种情绪,是一种态度。比如:神马都是浮云。人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人间不值得。

也许处于不鼓励思考的媒介长期熏陶下,对于现在的受众,文章要写得不能太长、要口语化,易于理解,还要生动有趣,内容要一览无余,把主题思想掰开了、揉碎了,易于消化。

偶尔有深度的节目,专家、嘉宾们谈论自己的思想,观众即使听的津津有味,但是要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思想,需要节目后的沉淀和消化。

但是往往节目后,注意力被其他节目、要闻、热点吸引过去,碎片化的注意力和时间,无法承载并产出有质量的独立思考。

与此同时,人们的情绪在汹涌。

一方面,媒体传播的内容不断激发人们的情绪。比如耸人听闻的标题,偏激的观点,煽情的演绎,制造群体氛围,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怕招黑、招骂,就怕没人关注,没人骂。

另一方面,要形成一个可靠的观点和判断,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时间,而表达一种态度或者情绪,就容易多了。

人们渐渐发现,网络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情绪言论,没有事实、不讲逻辑,只有情绪表达和发泄。

身处信息过剩的社会,我们好像在盐水中游泳,到处都是水,但感觉快要渴死。

人们只要搜索一下,各种知识点、信息扑面而来,唾手可得。我们可以看到,但不一定理解,不确定相信,没时间思考。

活在噪声之中,要避免被牵着鼻子走,想要走出自己的路,想要比别人更好,需要个人的定力和主见。

需要重新学习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如何深度思考,如何有能力在茫茫信息海洋里,找到自己想去的方向,造出自己的船和桨。


 三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个人主义蓬勃生长,人性的欲望被激发

30年后的现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手机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手机的功能,从最初的语音通话、到短信、到彩信(图片)、到影像视频,逐步取代了固定电话、相机、电视。

手机的拍照、拍视频、发布的功能,让手机除了传播、交流的媒体传统特征以外,增加了创造生产的功能。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制作新的信息、素材,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出去。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自媒体出现了。

自媒体的出现,对于公众话语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信息的数量几何级暴涨、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对社会的公信力历经冲击。

有人欢呼,历史上从没有一个时代给与普通个人以如此大的舞台和影响力!这是否标志着,个人主义时代的来临?

主流媒体倡导实现个人的梦想、做真实的自己,因为这是符合受众、符合每个人的价值观的。

从短信互动开始,个体的力量渐渐突显,直到现在的综艺节目都以观众投票来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伟大的个人,放大的Ego!

自媒体也是一种社会媒介,表达自我已经不是主流的初心,吸引关注并获得商业价值才是自媒体蓬勃生长的根源。

而获得关注和喜爱,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讨好受众,投其所好,博取共鸣。

于是研究人性、满足欲望、抚慰情感成为自媒体产品策划的卖点。人性中的贪嗔痴,幻化为各种影视剧的剧情、十万+帖子的选题。

人们想看什么就生产什么,人们想看什么就提供什么,新奇的?有趣的?个人的欲望被透彻研究、全面满足。娱乐化、娱乐精神被再一次推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在手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小世界,就像是《美丽新世界》里的快乐小药丸。在快乐麻醉的同时,距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距离身边的人越来越远。

今天我们在地铁里看到,每个人都低头看自己的手机,等几年后,每个人可能都带着AI眼镜、AI头盔,隔离开真实世界,不用看真实世界。

 人将会越来越独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社会的形态就将发生改变。


03 为什么要探究媒介影响社会变化的根源和意义?

 作者写这本书,他的担心和预判在于,如果任由娱乐时代这样发展下去,就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中隐喻的那样,西方民主社会将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地消亡。

 为什么作者认为的危机,人们会看不到?

因为人的认识有很大的盲区。

 人们的认识与工具有关,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工具和自己对话的结果。人的认识并不直接和真实的世界进行对话。

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比如媒介。媒介是人们发明创造出来的获得信息、互相交流的工具。

媒介的特点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就像我们读书、看电视或看手机时候,对于自己的大脑如何被这些行为所左右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思考一下书、电视或手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影响了。

电视、手机或电脑已经赢得了“元媒介”的地位。元媒介是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

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电脑、手机看到的一切,不会意识到它们提供给的特殊视角,甚至连“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也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奇怪的问题,就像有人问耳朵和眼睛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样。

我们不再谈论电视、手机、电脑本身,我们只谈论它们的内容。

例二:比如钟表。钟表是人们发明看时间的工具。

这里要说到一个伟大的观察者,刘易斯·芒福德。他不是那种为了看时间才看钟表的人,他对于对钟表显示的几点几分时间不感兴趣,而是对钟表怎样表现“分分秒秒”这个概念更感兴趣。

他思考钟表的哲学意义和隐喻象征,而这些正是我们的教育不甚了了的地方。

芒福德总结说:“钟表是一种动力机械,其产品是分和秒。”

在制造分秒的时候,钟表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开来,并且使人们相信时间是可以以精确而可计量的单位独立存在的。

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在芒福德的著作《技术与文明》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从14世纪开始,钟表是怎样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拘役于时间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因为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已经被取代了。

确实,正如芒福德所指出的,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

自然也许是永恒的,与之对比,人类是渺小和短暂的。但因为有了钟表,人们只看到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漠视了永恒。所以,钟表不懈的嘀嗒声代表的是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日渐削弱。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的是人们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是受到工具的限制和引导的。

媒介这种工具,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归根到底是因为媒介对人、对人的认识产生了影响。

正如人类对于真理的认识,往往是用经过修辞过的文字表达出来的,需要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即工具)呈现出来。如果使用了不合适的表达方式,真理可能就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可能就是另一个观点。

这种受到工具的影响形成的偏见、限制很难被彻底摆脱。

 但是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是带有偏见、是有局限的,便会因“自知之明”而心存敬畏。

 不时的警醒自己,采用各种方法,努力往真实、正确的道路行进。避免自我陶醉、沉湎于快乐的人性欲望沼泽里,一陷到底。


写在最后:

我们现在看这本书,回头研究从印刷文字到电视图像、再到手机视频的社会变化。

技术的发展带来工具的进化,工具的进化影响人、社会和文化的演变。

为什么我们要回头看,探究这些演变呢,意义在哪里?

 在于了解、理解我们人类的认知是怎么改变的。

因为我们所谓的思考都在认知的范围里,也就是我们只能思考自己知道的,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不会纳入思考范围的。

 所以拓展认知范围、承认自己有一定的“偏见”是获得更正确认知的最重要前提。

 另外,

看了此书后,我更加理解,为什么我和身边的人,会变成这样思考、这样娱乐,这样情绪反应、这样看待世界。

更加理解这个社会,是怎样的,一步一步变成现在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