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

透过《面纱》觉察女性的自我成长

                            ——毛姆的《面纱》读后感

作者毛姆号称是英国的张爱玲,果然不同凡响,尽管看的不是英文原著,但也能感觉到其功力。该书写的是女性的自我成长,揭开生活的面纱,找回自立自尊的自己。小说发生的时间在20世纪20年代,距今一百年,但是对于今天的女性而言,还是很有借鉴性的。

女主由于25岁年纪大了被母亲逼婚,而妹妹又率先订婚,于是为了赶在妹妹前出嫁,为了摆脱刻薄世俗的母亲于是不加选择地嫁给了向自己求婚的男主。可偏偏男主是个理工直男,细菌学家,话少、没情趣,所以像大多肤浅的女人一样,女主很轻易地就被花言巧语、仪表堂堂的查理诱惑了,发展了婚外情。不巧,女主的偷情技艺生疏,很快就被丈夫发现了。愤怒绝望的丈夫让她做出两个选择:如果查理愿意离婚并答应在一周内娶她的话,他定会成全;否则的话,她只能跟丈夫去霍乱疫区研究疫情。显然查理只是拿女主当调剂用的,从无离婚之意,于是女主踏上了赶往死亡之地的霍乱疫区——湄潭府。

文中男主对女主的评价倒是很贴切的:愚蠢、轻佻、头脑空虚,势利、庸俗,这也不能怪她,毕竟人是环境的产物。

在湄潭府,女主了解了丈夫受人尊敬、敬业尽职且富有爱心的一面,但很遗憾,她始终不爱他。她接触了孤儿院里的诸多修女,发现她们背井离乡做着公益事业是因为有信仰支撑着。她经历了诸多猝不及防面对的死亡,以及新生儿的出生。女主发现自己怀孕了,却不知道孩子是谁的,本来就陷入冰点的夫妻关系更是每况愈下。

紧接着女主又经历了人生不幸——他的丈夫死于瘟疫,也许深爱他的丈夫在发现她出轨之后心就已经死了,进入疫区更是迅速求死。于是她成了无依无靠的人,辗转香港回到了英国,最终与父亲一起生活。

经历了诸多的苦难与波折,女主渐渐反思过去,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所谓的面纱不是男女主互不了解而产生的隔膜,而是她对生活认知的懵懂,最终她重新建立了比较正的价值观。

文末女主借对未出世的孩子的期待表达出来,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期待,更是女主对自己的期待:成为一个自立自由的女人,不依附于男人。愿每一个女人都能够揭开生活的面纱,穿越迷雾,认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