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员工在酒局上该如何破局?(上)

 前段时间厦门国际银行的一名新员工因为不喝领导敬酒而被打耳光、辱骂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对这名新员工的遭遇表示同情,也有不少人对他敢于说“不”的胆量表示钦佩。

微信截图(来自网络)

        事后,该银行发表了一份说明,称对涉事领导和员工做出了警告和扣罚绩效工资的处分。

银行说明(来自网络)

餐桌上敬酒本是一种人们相互间表达尊重的方式,它能为烘托聚餐氛围、增进人际关系服务。只是这些年来有一股不正之风在酒桌上蔓延,例如“宁可胃上烂个洞,也不愿感情裂条缝。”“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你不喝这杯酒就是看不起我XX”等。人们俨然将喝酒的多少当成衡量感情深浅的标准。所以无数人明知喝酒伤身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哪怕醉倒大街不省人事、哪怕呕吐物满地也无伤大雅、哪怕可能住院丢命也在所不辞。

酒局陋习

今天奉老师想分享一些与酒有关的故事,咱们一起回溯一下宴请饮酒礼仪的初衷。

一、酒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欢乐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宴请桌上适量的酒可以让人放松,舒缓紧张情绪,拉近彼此距离、活跃宴请气氛。 古希腊有一个传说:每到粮食丰收的时候狄俄涅索斯就会酿酒给大家喝,因此大家尊称狄俄涅索斯为酒神,也叫欢乐之神。中国自古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可见酒与欢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饮酒宴请是联络情感、教化民众的手段

宴请时饮酒并不是一种陋习,甚至是一种教化民众尊老爱幼、联络情感的手段。我国古代曾非常盛行一乡之人尊贤养老的乡饮酒礼和贵族为联络下属感情而在政余闲暇时举办的“燕礼”。

乡饮酒礼是乡人的一种聚会方式。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乡大夫在乡学中举办,目的是尊贤,因为人才是治国之本。另一种是州、党行政长官主持,目的是宣扬尊老养老思想,这是安邦之本。在清道光二十三年,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军饷,下令废止,至此始于周代前后沿袭3000多年的乡饮酒礼才宣告结束。

 《乡饮酒义》有言:“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整个乡饮酒礼,宾客尊卑分明;礼数的高低有别;一乡之人快乐而不放肆;无论长幼都得到惠泽,没有人被遗忘;安乐而有秩序。做到这五条,就足以正身安国。能做到正身安国,天下也就安定了。

《燕礼》:燕礼者,明君臣之义也。臣下为国建功立业,国君用爵禄表报答,用“燕礼”增感情。如此,臣下会更努力回报国君。君臣和谐,国家就会长治久安。

  可见,饮酒宴请是联络情感,传递思想,教化民众的手段;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

三、酒是珍贵资源,敬酒是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

 在缺衣少食的时代,一瓶酒就是特别珍贵的资源。《褚时健自传》中提到:褚时健年轻时曾酿酒赚取家用,他说“两斤半苞谷才能出一斤酒”。如果你特别尊重一个人,喝酒时你就会想法设法让对方多喝一点自己少喝一点。通过向别人敬酒、劝酒就可以达到目的。所以餐桌上敬酒是向对方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

《燕礼》中说:“礼无不答”。若一方虔诚敬酒施礼,而另一方毫无表示,那也是失礼的。所以宴请双方在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中情感得到升华,如此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但是若你不懂得敬酒的规则,不仅无法有效联络情感,办不成事,还可能让人觉得你不值得交往。敬酒时究竟有哪些讲究呢?且见下回分晓。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入职员工在酒局上该如何破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