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爱丘山

图片发自App

出差的路上看了《小森林》这部日剧,本来是冲着清新的风景和美食而来,不曾想它于我有如此强烈的代入感。

刚一开始,市子介绍小森,一眼望去的绿树青山,笼罩在潮湿的雾里,接着一片稻田在山前,一瞬间想起我的老家,雨天笼罩在雾里,山前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而我的家隐匿在绿树与竹林间。

然后市子开始做饭了,只有面粉和发酵粉的面包,在柴火烧的炉子里烘培。米和酒曲发酵成的米酒。

等到开始做果酱时,市子开始讲一个事事亲为的故事。

小时候就跟着母亲和小朋友摘胡颓子的市子,长大后看着腐烂在地上的果实,深感浪费,索性做成了果酱,没有添加剂,只有大量的白砂糖,然后开始回忆母亲。

母亲的玩笑,让小时候的市子信以为真,母亲的酱油,在小时候的市子眼里独一无二。

我们小时候也这样,奶奶和母亲做的饭菜让我常常以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条街的凉皮都和奶奶做的味道不一样,直到很多年后在杭州一家拉面馆买了两份凉皮,和姐姐一起吃完后,互相看着对方,大呼像奶奶做的味道。西红柿蛋饼汤,加点牛油,好像也是独一无二的,直到前不久月子里的表姐说想吃西红柿蛋饼汤,才知道别的家里也有这样的做法。

市子种了西红柿,稻子,萝卜,土豆,红豆,菠菜,豆角,番薯。稻子要除草,如同麦田也要除草。市子拿着镰刀割稻田就好像小时候家里人在地里割麦子,割下一把后,再用几根面子把它们捆起来,一束一束再背到道场里,用拿竹竿和麻做的长方形的耙,一边站着一人,一下一下打散麦穗。麦秆堆成小山,可以喂牛羊,可以生火做饭。

市子吃着去年的米做的饭团收割当年的水稻就好像我们吃着前一年麦子做的锅盔蒸馍收割当年的麦子。

接着让我惊讶的是通草果,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在山里摘的八月炸么,市子和纪子在门口吃着通草果吐出籽假想它们能在长出来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吃樱桃吐出胡以为明年会在长出来。

而关于栗子,让我想起很少做饭的爷爷,每一年都会和奶奶把屋子前后的两树板栗用竹竿敲下来,放在楼上的木柜子里。每年回家,我们有一项任务就是蜕栗子,将栗子从外面的刺壳里取出来,开始是我们姐弟三人,后来就变成了我一个人,蜕出来洗好,再寄给远方的姐姐弟弟。爷爷总是会放一些栗子风干起来,或者放在炕席下面的稻草里,每到过年回家总是能吃到甜甜的有点筋道的栗子,某一年爷爷把栗子煮了给我们吃,很甜。也许爷爷也放了糖。

而市子处理山核桃就让我想起每一年因为处理核桃,双手被染的发黑久久难以去掉的奶奶,真想把市子的方法普及一下,可惜家里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核桃,奶奶也年事已高。

还有红薯干,挂在市子屋前的市子,埋在雪地里的萝卜土豆,豆包,蕨,香椿。我们也曾这样在冬天里保存食物,在春天,在雨后,在山里找蕨,找地软,割香椿。

市子事事亲为,将母亲的食物在做一遍,炒青菜的时候发现了母亲的小心思。这就好像奶奶闲暇时用一个小勺仔细地煎鸡蛋饼,然后放上肉馅,做成蛋饺。好像婶婶因为我们不爱吃鱼皮做了没有鱼皮的水煮鱼。爸爸做的油煎荷包蛋。妈妈做的蔬菜饼。他们都花费心思变着花样给你惊喜。我们长大后开始做饭,在奶奶母亲婶婶爸爸以及一切给你做过美食的人的味道上注入自己的味道。

我也想起小时候一家人集体行动一起做点心,做月饼,做芝麻饼,包饺子,每个小孩都可以动手做成自己的专属形状。

稻子熟时剧集里的老奶奶说,把新米送给城里照顾你的人吧。食物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我们也常常在吃到美味时迫不及待分享给家人好友,好像一点美味就可以让我们化解尴尬,感情增进。食物的分享总是最美好的。刚工作的时候,我有几个同事,我们常常在休假时一起做饭,大概能一起欣赏美食的人才能渐渐走进心里的吧。

纪子和市子前一天发生了争执,第二天纪子带着咖喱去找市子,原本打算做面片的市子将面团做成了薄饼,两人完成了一套印度经典套餐。好朋友大概就是产生矛盾时你让一步,那我就进你一步,一起分享,一起开心。

剧集里市子和纪子的友情也是另人羡慕的,从小一起摘果子,长大一起劈柴,做菜。某某,我们小时候也是一起去河里洗衣服,长大一起做好吃的哦。

我经常跟老马说以后退休了就回老家种块地,就种蔬菜,每天自给自足就足够了。

有时我也想现在就回老家,就像市子的感觉一样,总觉得在一个城市无法真正立足,总是在牵挂着一个温暖安全的港湾。

我们也很久没有小时候的乐趣了,没有去山里拾柴火,捡野鸡蛋,摘榛子,挖药材。

我们都在努力生活却并不自由。

去年过年时我和弟弟说想吃锅巴肉片,弟弟去市场和超市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那种可以做菜的锅巴,也和老马说了好几次,终于在一家看到锅巴肉片,结果上桌时,竟然是道凉菜,而锅巴也只是平时的零食锅巴。

但是,我还是会再做这道菜,还想在听汤汁浇在锅巴上的声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本爱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