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的演讲对我们个人有什么用?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圈里疯传刘润的年度演讲——“进化的力量”。

润总做的是商业咨询,分享的内容多是针对做生意的人。而我看了他的演讲后——当然之后也关注了他的公众号,又读了几篇——我发现这些商业上的洞察,对个人发展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所以记录下一些自己读完年度演讲之后的思考和感受,权当学习笔记~

达尔文雀

我的理解

1    我一直深信,做一件事,要先确立目标,再看达到目标需要什么,再采取相应行动。

达尔文雀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目标是难以明确的。比如找另一半,怎么确定目标是谁,在哪里?卖消费品的,客户在哪里?是什么人?

对于那些难以量化、且一直在快速变化的事,确立目标似乎成功率不高,且费时费力。

所以应对的方法,就是用“量”去博一个“概率”。

2    “量”落实到行为上,就是求“多”——频率加快,范围拓宽。

我过去一直以为,多做事情、多练习,是为了磨练技能。现在看来,做多一点,还能增加“被看见”的机会。无论是在公司里多做事,还是找更多渠道投放广告,抑或求职时多投几份简历,“被看见”多一次,就能提高一分成功概率。

个人实践:

1    明确自己想要改善的事

比如:我最想取得成绩的事是,绘画、写作、大学生职业咨询

2    判断这件事是否有具体的目标可以设定(在能够设立具体目标和努力方向的情况下,行动效率一定是更高的)

比如:这三件事,我都难以设立目标。绘画和写作,获得多少粉丝多少赞?还是能卖出去?还是要拿什么奖?职业咨询,目标是积累案例数量还是赚多少钱?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我来说都很模糊。无论理智还是情绪上,我也不觉得有什么目标是非想要达到的。

(说句题外话。这三件事,包括阅读,我从来都只是在“做”,而并未取得任何一丁点成绩。我一度为此深受打击,常常纠结,一件事,是只要享受就好了吗?可是,自己一个人的隐秘的从事,真的能够完完全全独自“享受”吗?从始至终,都可以不在意这世界的眼光吗?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在乎什么世俗回报,另一方面又感觉需要这个世界的注目。如今这一份纠结似乎可以尝试着去解决了。既然我对于回报/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期望,那就让自己守株待兔,不停地去做,多做,看最终会得到什么吧!)

3    一件没法设定明确目标的事,就用两个字对付它,那就是“多做”——增加练习/操作的次数,并且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做。

以绘画为例。自从学素描以后我已经很久没画水彩,总觉得没东西可画,画得不好心里不舒服,就又不想画。写作也是一样。所以我想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下午的时间留给绘画。不试图创作,不想那些虚无缥缈的写意,那些都是给高手玩儿的。我就每次画一件物品,画仔细了,练习手感和色彩。

并且,除了原来的豆瓣和lofter,我还准备听从一个朋友的建议,把画放到小红书上去。不管怎么说,多点人看到,有批评就知道自己哪里可以改。有称赞就能增强信心更有动力,总而言之没有什么坏处。

总之,用海量的实践,应对复杂的阅读者的喜好。

当然,多做不代表埋头傻干,而是要积极参考别人的好的操作实践,看是否有规律/逻辑可以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数据石油

我的理解

数字化不是什么高级的概念,本质上还是在讲,如何对客观信息加以利用。

过去,信息在书上,在人的嘴里。现在,信息在网上,在人的行为背后。只不过现在信息的量更大,更倾向于以数据的形式,也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才能得到。

润总在这里讲的数字化,就是这个概念。用石油开采的方式去比喻,更形象些。

根本的逻辑是:

-       找到原始信息/数据(知道去哪里找,用什么方法找)

-       从海量的原始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尽可能使用量化的、“可度量”的数据)

-       整合有用信息,得到“发现”(两个思路:1 带着目的去整合信息,也就是在整合的时候只考虑那些会影响目的的因素。所以怀着不同的目的去整合,就能得到不同的“发现”;2 开放地探索,看数据说了些什么)

-       根据“发现”,思考行动方案(基于整个知识库和他人的优秀操作)

因此,所谓数字化水平的高低,也就是你有多少水平使用数据,在多大程度上让数据帮助你达到目标。而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一个人/公司的思考逻辑➕足够的案例/知识储备(负责借鉴)或灵活的富有创造力的头脑(负责创新)。

个人实践:

1    找到原始信息/数据

-       最要紧的不是如何找到信息,而是要找到真正的“信息”。我认为“信息”一定是客观的,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数据,但一定是客观存在,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认为的。很多人问这个公司怎么样,这个职位/老板怎么样,然后得到“好”或者“不好”,这份实习“有用”或者“很水”的答案。这种主观的、描述性的回答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

客观信息 ➕ 人的主观思考/感受 人的看法/观点

主观的、描述性的看法/观点,往往是基于说话者自身的性格/经历/倾向而产生的。所以,面对这样的回答,永远都要记得问一个“为什么”。也就是,要找到等式左边的“客观信息”,看是什么信息让对方产生了某某看法/观点。然后再去思考,这个信息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2    从海量的原始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

-       什么才算是“有用”信息?润总的演讲里并没有定义。而我觉得,判断一个信息是否有用,还得根据目的来。例如医生想判断病人是否得了糖尿病,就按照糖尿病的症状去提问,寻找信息。照片中的体重体脂血压是有用信息,穿了什么衣服是无用信息。当我想判断一个职位要不要去,老板的工作习惯是有用信息,老板叫什么名字是无用信息。

-       当没有一个特定目的的时候,所有有效信息都可能是有用的。

3    整合有用信息,得到“发现”

-       很多时候当真正有用的信息放在眼前,稍具分析力的人,很自然就能得到一些发现了。

-       这个过程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逻辑思考能力。除了依靠天生脑子聪明之外,锻炼的方法还是“多练习”。例如分析商业模式,那就做完一个再做一个,同一类型的公司做10个,慢慢就能摸到规律。聪明人能够发现规律,不够聪明就靠大量的输入去熟悉别人发现的规律。做多了自然印在脑子里,渐渐地驾轻就熟,也就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聪明人。

4    根据“发现”,思考行动方案

-       同上文,聪明人能够想出方法,不够聪明就靠大量的输入去学习别人的方法。


活力老人

我的理解

社会可能迎来新的分工。指一些对体力要求不很高的岗位,会慢慢倾向雇佣老年人,比如客服、空乘、司机等。

这件事在我们的社会中是否行得通,可能还得打个问号。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当一个人处在被服务的位置,不可避免地容易缺乏耐心。整个社会处于环环相扣、处处相逼的状态。吃饭上菜慢了火大。线上客服回复慢了更火大。老年人无论是动作灵敏度还是精力的集中程度都逊色于年轻人,是否能应对步步紧逼的顾客?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当服务自己的是一位长者,人们是否会相应地变得更宽容,更有耐心?从而整个社会都缓和下来,戾气没那么重?

个人实践:

1    活力老人计划一旦实施,意味着一些年轻人的饭碗要被端走了。让饭碗更牢靠的方式只有给自己装备上更多的本领。我碰到过很多大学生,为了长远的职业着想,决定要做一份很难被人工智能代替的工作。我看现在要加一个条件,也就是既难以被人工智能代替,也难以被活力老人代替。

什么样的工作难以被老人和人工智能代替?

-       一个是需要体力的,短时间高强度(比如搬运)或者持续的强度(比如频繁出差)。但短时高强度完全可以由机器代替。持续的、分散的体力要求,老年人一般难以完成。

-       一个是高度集中注意力➕持续的专注思考。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已经可以由机器代替比如手术机器人。但再加上持续专注思考如何应对的话,应该暂时还是无可代替的,比如非常复杂的手术,或者实验和研究。有些老人到了八九十还是特别厉害的就暂且不谈,我们只讲普通老人。

-       还有就是需要充沛的心态、强烈斗志和渴望的,比如销售、业务拓展等需要人冲着指标扑上去的。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年人大抵容易淡和,不适合这种工作。

2    老年人增多,其实也意味着会有很多新的职业机遇。年轻人租老人的房子,以陪伴折算房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幼儿园和养老院开在一起,老年人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老师管了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且更多有活力的老人,不一定要上班的嘛。他们拿着退休金,如果带孙子的话就需要帮手。不带孙子的话就需要消遣。所以将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无论是日常吃穿住玩,还是旅行,学习,交友,医疗保健,都一定会催生各种岗位,这些也就是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了。所以,学医的不妨多关注老年疾病,教画画音乐写字的,也可以琢磨一下老年人的需求。卖衣服的卖彩妆的卖车的,更可以开发老年人市场。

新的消费

我的理解

几个关键词:

1    用户的代言人

产品要能切实满足用户真正的需求,以及,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

2    信息

短视频➕直播,可以用来做任何产品的宣传。但要直接促成现场购买,恐怕更适用于以下这些产品:

-       平价的(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       快速消费品/满足一时需求的物品(再不好也是一时的)

-       视频更适合展现产品卖点的(有些东西想要真实体验一下,比如打开柜子看一看,听一听声音之类的,图文难以表现)

-       贵的东西必须是用户已经熟悉的

3    私域

-       感觉就是过去几十年的vip/会员俱乐部换个名称和形式?以前奢侈品店员自己维护自己的客户名单,记录客户的生日、喜好、购买记录之类的信息。现在变成线上,数据更多,玩儿的方式更多了。

-       好处是: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更个人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而非人和公司的关系),且能够真正做到用户的洞察,听到用户真正的反馈,比花大钱找公司提供数据或者做什么focus group来得有用多了。

-       从这个角度来说,进行私域的维护,更有利于成为用户的代言人。

个人实践:

如果你是买家:

1卖家在私域的维护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产品的机会。比如我,在看家具的同时就通过卖家的知乎文章和公众号学习了很多木材知识。

同时,通过与卖家(常常同时是设计者和生产者)直接的沟通,甚至能够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得到一款完美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比方说我就在一个熟悉的卖家那里买了很多定制的首饰和衣服!

2在看直播的时候,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购物冲动。有些产品冲动一下无妨,比如李佳琦卖的冻干面膜,再不合适扔掉就扔掉了,或者用完也就结束了。有些东西千万别冲动,那些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一定便宜的东西,比如按摩椅之类的,还是扔到购物车里,过两个月想想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再说吧!

如果你是卖家

1    判断自己的产品是什么类型,是要利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还是促成销售。

2    根据产品类型(价格以及购买频率),思考是否需要以及如何维护你的私域

-       低频:蔬菜、生鲜、卷纸、衣服等消费品,或者虚拟产品如音乐电影读书的订阅服务等,每天都要接触,定期需要购买。如何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让他们愿意持续购买,甚至为你宣传。

-       低频:耐用的小物品如剪刀针线、镜框之类,买一个可以用上几年十几年,就像刘润说的,“太难了”。也许只能从产品的设计创新、或者外观上下功夫。

-       高频:比较贵的电器、房子、车等。应该很少有人在直播间冲动消费的吧?对这样的产品,用户可能会想要了解清楚,或者通过可信的渠道询问使用感受。那么,在自己的平台上,传播真实的买家秀和买家体验,鼓励老客户介绍新客户,就会比较有用了。

-       高频:又贵又频繁购买的东西,我觉得一般都不是那么在乎产品本身,而更多是出于心理的需求,比如追求产品背后的身份认同,审美、尝新的需求,或者一些保值升值的金融属性,比如表中的茅台、iphone,还有黄金,奢侈品等。一般而言品牌自身的吸引力远远大于顾客遇到的某个销售人员的好坏,或者公司的服务方式怎样。所以我个人觉得对这样的品牌来说,公域的维护更重要。


疑惑

获取数据和冒犯隐私,边界在哪里?

第一,哪些数据是商家在提供商品/服务过程中理所应当可得的,哪些是必须取得用户同意的?

第二,哪些获取数据的方式是正当的,哪些不是?

便利店店员在收银的时候目测顾客的年龄然后输入系统,用于之后的分析。这是合理的。

便利店店员要求顾客扫二维码填写出生年月不然没法结账。这恐怕不合理。

那么,是否只要征得了用户的同意,就是正当的获取数据的方式?

第三,商家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增加盈利,那么当商家以正当方式取得了用户的数据,对于该数据要怎么使用算是合理,怎么使用是不合理?

比如用户同意打车平台记录打车路线和习惯、常用地址,那么打车平台针对某些用车急迫的顾客,认定他/她在匆忙中不会仔细比价,因此给他一个高价,这为什么是不合理的?这和特斯拉推出的usage based insurance,基于驾驶习惯的保险计划,有什么区别?算不算“用我的数据来对付我”?

基于用户过去的打车习惯来调整价格,还算是基于“既成事实”呢。而特斯拉的这个保费制定,只是基于“可能性”——不良驾驶习惯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是否算是“用我的数据来对付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润的演讲对我们个人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