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总结 | 每逢大事有静气

2020年1月总结 | 每逢大事有静气

2020年的第一个月如此艰难,时不时被魔幻感笼罩。以至于有人发问:如果有新年的重启按钮,你会按下去吗?

我打开2019年1月的总结,看完心情很复杂——谁能想到满怀期待的项目到现在陷入一片泥沼?接下来我会经历一年财政赤字?感觉身体有起色,结果反反复复,依然没有恢复到自以为可以恢复的状态?妈妈从文中记录的古北水镇之行后就持续被慢性病折磨?文中出现的寿星朋友在当时我以为幸福快乐的当下,其实正经历着恋情危机,而接下来几乎用了一整年来疗伤? 

道家的观点里,福祸相依,好坏参半,无常本是日常。每一篇看似风平浪静、岁月静好的月度总结背后,都有着千变万化的可能,那些被我们定义为“意外”的事件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不一定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我不会按下2020的重启按钮。这一年开始得确实不顺,但也因此让我警醒——无常就在不远处,每一天都不应该放任。只有安定下来,好好对待自己了,才能有余量保护身边的人,也才可以发光发热继续爱这个世界。 

因为没有了一切外出活动,作息调整得很规律,安排了很多事都逐一完成了。8点起床做一小时瑜伽,用咖啡机打一杯咖啡,吃一点早饭,这个时候拿手机看看新闻,包括前一天的朋友圈。但说实话,越到后来越只是粗略地刷一刷,很多消息不敢打开来看,怕一天刚开始就精神崩溃。然后写两页小篆,如果阳光好就站桩半个小时。吃完午饭,睡一个小时。下午工作——写完了一版新的大纲,可能也是这个项目的最后一版了。有时候也会挑一些喜欢的电影拉拉片。晚饭之后是娱乐时间,看书或者看电影,睡前静坐15分钟。一般十点多上床,但是睡着的情况在11点至1点的区间内,睡不着的话,就在床上看漫画。

1月份完成了两个心愿,一个是去东京跨年,一个是去台北做全麻的肠胃镜检查。尤其是后者,一直是自己的一个心病,在确定肠胃器官都健康的情况下,可以踏实调养了。今年还有一个心愿,是可以长胖10斤吧。


#书 

1月读了6本书,主要是关于民国初期的历史和一些那个时期的名人自传。 

这个时期读那段历史,颇有意思。在战争的笼罩下——无论这场战争是来自外来侵略者还是来自疫情——执政者的思想,百姓的思想,学者的思想,西方的思想;对学问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对人权的态度,对人性的态度……很多都并不新鲜,也不稀奇。太阳底下无新事。一点没错。 

另外这个月本来想读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但是读了四分之一,实在是撑不住,放弃了。转而读他的《都柏林人》,没想到很喜欢。

每一篇现实感、画面感都很强,但厉害的是作者同时还能营造出一种与人物之间的疏离感。一颗颗爱尔兰孤独的灵魂最终被大雪覆盖,宛如最后一篇《死者》的结尾写得那样: 

“……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乔伊斯显然不是那种情感泛滥的人,从他在《尤利西斯》里面设置的无穷无尽的语言与文化的“谜题”就能看出,他对自己才华有多么自负。我对这种人是有一点好感的:他让时代追赶自己,不肯放慢速度,直到精疲力竭。他孤独地倒在文学纬度的最高点,等待着普世文化的阴影一点点覆上来。


#影剧

本月看了6部电影,1部剧。电影很喜欢Jojo Rabbit。先是看了一遍下载的,去台湾的时候在电影院又看了一遍。虽然从儿童眼中描绘战争不是什么新鲜手法,但只要拍得有趣就还是会很好看。不是喜欢那种童话滤镜,是喜欢在小孩子天真的衬托下,不合理变合理,合理变极致,那种反转很荒谬,也很有趣。尤其喜欢jojo的好友眼镜小胖,迷迷糊糊,又永远自带天降的好运。 

失去自由的人,重获自由的时候最想做什么呢?必须是——谈谈情,跳跳舞。那些什么丧文化、宅文化都是和平时代滋生的东西。人还是需要充满活力的事情来证明自己活着,证明还可以掌控很多。

日剧《续·倒数第二次恋爱》要比它的第一部还要好看,第一部还是有很多冲突要强作,比如男女主角要强行吵架,而第二部就自然更多了,尤其喜欢看两个主演喝酒聊天的状态,非常治愈。人与人的关系千变万化,不只是恋爱、结婚一种可能,那些难以预料但又十分亲密的关系,都很有趣。日本电影电视剧很擅长细致描摹这种关系,还起了个文艺腔的总称,叫作“羁绊”哈哈。


#写字

这个月在交替写《谦卦铭》《三坟记》《峄山刻石》。《谦卦铭》最难写,但很好看,像一种古代平面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文字密码,非常有想象力。

李阳冰《谦卦铭》
李阳冰《三坟记》

#美食 

因为去了东京和台北,这个月的美食总结感觉长得要破纪录了。 

到达东京第一顿是去表参道吃的Luke’s Lobster,这家网红店我之前两次都因为太饱吃不下,给遗珠了。 

天气很冷,虽然排了半天队,但是吃到的一刻——外表虽然镇定,内心却跳起了popping。龙虾分量又足又新鲜,关键是面包又热又脆又香,这一点赢了纽约ChelseaMarket的龙虾三明治。

啊,以后每次来都要留quota给它。

这次就突然很想吃蛋包饭,于是最后一天独自逛自由之丘的时候,专门搜了一下,然后在一家地下室小店(FELICE)吃了很特别的蛋包饭。

蛋包饭被端上来,薄薄的蛋饼被当面切开,凝固得刚刚好的蛋液流下来包裹住米饭,再浇上炖牛肉。喝一口咖啡。哇~ 感觉自己瞬间化身五郎,耳边奏响了战歌。

大众点评上有朋友拍了切下去的过程,厉害。

因为是元旦假期,自由之丘一些有名的甜品店没有开门。随便进了一家店,点餐的时候发现是资生堂旗下的店(Shiseido Parlour)。点了一个柚子味的提拉米苏,配抹茶的冰淇淋。服务员给我茶水单,我看了看放下,问有没有酒。服务员有点没想到,立刻跑去拿酒单——明明已经下午了,喝香槟不过分呀。

说到喝酒,这次在东京挖到了宝藏酒馆。也是一个人无聊,从表参道溜达到新宿,走累了,先是去海产店点了金枪鱼盖饭,本来约好友接下来去《迷失东京》里的柏悦酒店喝酒,结果觉得有点累,取消了。谁想到我吃完饭恢复了体力,拿手机搜到200米内评价最好的一家小酒吧(Spirits Bar Surface)。


网上找的图

还好是一个人,吧台还有一个位置。又被误认为是日本人,沟通之后酒保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后来观察,这个酒保真的很厉害,他调的每杯酒看起来都很想尝一下,而且他喜欢用不同滴管里的特殊液体调味,像化学家做实验一样。

还是网上找的图

虽然酒吧很小,但是翻台很快,有一半是外国人。可能是听到我跟酒保沟通了,旁边一个日本小哥临走的时候问我喜不喜欢whisky打底的酒,我说喜欢。他问是喜欢sweet一点的还是dry一点的,我回答dry。他竖起大拇指,然后让我一定要尝尝这家的penicillin。我听他的,第二杯点了penicillin。果然惊艳!我后来回国,包括在台湾都再点penicillin,可是没有一次比这个好喝。怎么说呢,确实是dry的,但又很清爽,不甜也不酸,应该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呜呜,说起来还是很怀念。谢谢热心的日本小哥,虽然已经结婚了。

厕所门背面贴的酒保代言的广告

除此之外,在超市买到了白桃杏仁味儿的奶茶,希望不是限量款,因为不太甜,挺好喝了。

ねぎし(negidhi)的烤牛舌套餐也不错。

接下来说台湾的好吃的了。第一顿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茂园餐厅”,要说为什么念念不忘呢?因为我一口没吃到!!!

因为第二天要做肠胃镜检查,前一天只能吃流食,朋友们也挺心疼我的,所以一边吃一边纷纷说“好难吃哦!”

我把菜都拍下来了,下次来必须都再点一遍

到台湾的前两天我是看什么都想吃,那种心情,瞬间理解了别人减肥的痛苦。做完检查的第一顿午饭,立刻冲去吃五灯奖猪脚卤肉饭。

晚上去吃了杨祐宁家的私房菜——元锅。他家的酸辣面真是暴风哭泣得好吃。之后在黑武士吃的酸辣面也很好吃,但只是好吃得让人感叹,不是元锅好吃得让人哭泣。

因为朋友是yoyo的经纪人,杨爸爸来请我们喝whisky,大家前一晚都喝多了,关键时刻我只好挺身而出。朋友跟杨爸爸介绍我是《喜欢你》的编剧,我发自内心地夸赞yoyo在里面演得太好了!结果杨爸爸说:“我没看过《喜欢你》,我只看过《都挺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可爱

我说看完自己健康干净的大肠,突然很想吃卤煮,于是朋友点了姜丝大肠。

台菜名菜红糟肉

这次住的酒店太舒服了,并且含早的餐厅是隔壁一家入选黑珍珠推荐的餐厅(Le Blanc),据说他家的牛排非常好,连载我们回酒店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说经常载客人来。

住了四晚,但因为前两天不能吃,只吃了后两天的早餐,觉得实在是太亏了。一上来先是一排复合果汁,每一杯都是复合的哦,比如黄瓜苹果,百香果凤梨……面包也是一下上一排,四个每个都好吃,第二天的早餐竟然面包全换了不同的。主菜有班尼迪克蛋、omelette、鸡排、煎鱼很多款,哪一款都好吃。

这么用心的餐厅,下次一定要尝一下他家的正餐。

去机场前的最后一顿,我心心念念想吃先进水产的煎猪肝,但是没有订到位,当地的朋友帮我们搜了“猪肝最好吃排行榜”,最后订了一家客家菜(家家客家菜)。

哎,台湾的猪肝太好吃了!
葱姜腰花是为了弥补我没吃上的麻油腰花,但是我觉得心中还是空虚的。
吃臭豆腐去坐飞机是不是不太好,算了,反正会戴口罩。

在台北的光点电影院看完《小妇人》,出来在露天咖啡馆喝茶,点了一壶“不孤单”,一壶“去烦恼”。这两壶茶的主题既呼应了刚刚看完的电影,又给了我们即将从世外桃源回到“战乱”之地的勇气。

 #好物

在日本买了个一次性相机,逛街的时候边走边拍。当然对于我的拍照技术我是心里有数的,试片的时候我大喊:“糟糕,浪费了一张”,朋友在一边安慰:“不用紧张,你还会浪费很多张的。”

果不其然,回国我在淘宝一家店洗印,除了电子版还兴致勃勃地选了胶片洗印。结果等人家给我发来网盘,我看过之后,跟店家说不用洗胶片了,拍得太差了。有多差呢?就是能看清的愣是凑不齐9张发朋友圈……

但是胶片拍出来的光线真是太美了,仅有的几张还是被人夸说喜欢。而且拿着相机在街头寻找目标,精心构图,屏气凝神按下快门,又不能立刻看到的延迟喜悦,以及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悸动的瞬间,让人很难忘。

在台北买了很多书,发现了除诚品之外,非常好逛的艺文书店和二手书店,买了一个喜欢的书挡。

#好时光

在涩谷count down结束我们直接坐地铁去了浅草寺,好多好多人来通宵祈福,就像北京大年初一的雍和宫。但是,和雍和宫安排了几乎全市警力,且绕圈排队排到簋街的严控方式不同,来浅草寺祈福的人就是乌央乌央,毫无秩序地往前蹭。这在中国不敢想象,一定会担心发生踩踏。可能是擅长排队的日本人平时被训练得比较有耐心,大家都能安之若素地一点点随人潮往前拱。停一会儿走一会儿,真的像浪潮一样。虽然很冷,不过我们也跟着队伍,聊着天,挪动着……如果一整年都可以这样不慌不忙,又前有目标,心有期待就好了。

上次来浅草抽了一个大凶,这次有点紧张,生怕新年第一天被打击到。结果没想到是大吉!耶~



《少年的你》上映时做了一个网站,请大家一起完成“给20年后自己的一封信”。没想到有很多人都用这个时空胶囊一样的网站留下了对未来自己的话。监制给编剧布置了作业——分别给挑出来的一封信的主人回信。于是2020的第一天,朋友们在抢福袋,我在新宿街边的咖啡馆写作文。

不知道是自己太投入,还是新年伊始的气氛在催化,我竟然把自己写哭了。挑出里面不涉及收信人隐私的一句话,觉得这句话适合给所有人。希望2040年的我还在写着每月总结,那时候可以对自己说——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你已经披荆斩棘、拼命努力地多活了7300天。辛苦了!谢谢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年1月总结 | 每逢大事有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