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系统学设计之《平面构成》

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研究什么

视觉形象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与表现,通过思维方式的锻炼和对视觉语言的理解,领会视觉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念,如综合诸要素和规律,寻求形象在空间中的合理位置、形象与形象之间的组合、重构形成的新视觉效果等。

平面构成能解决什么问题

1.对抽象形象的理解,学会分析各种形象的结构、特征,掌握形象变化的过程,并能将具象形象概括提炼,用点、线、面构造成抽象形象;

2.对美的原理和形式法则的理解,并进一步尝试对它的展开和应用;

3.理解空间与形象、形象与形象的关系,并能将其关系运用于实际设计作品中。

平面构成的四大要素

A.形态要素:点、线、面

点是平面构成中最小、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点有位置和大小体积,大小是相对的。对于其它形体和空间而言,超过限度就会失去点的性质而成为面,所以形状没有限定,在于面积比重。也无所谓大小、虚实、颜色深浅、清晰还是模糊、文字或者图形、具象还是抽象,相对一个范围内它们的存在足够小,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点。无论点的外形扩展到多大,凡有中心点的形状及块面,内在表现始终是点。

点的特征

点是力的中心,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在平面二维空间中,一个点可以表明位置,吸引人的注意力;两个点具有稳定作用,两点之间受张力作用构成视觉心理连线;三个点可以加强点的力量,构成直线或三角连线;多个点可使注意力分散,画面出现动感。

一点、两点在版面中的不同位置产生的感受

三点、多点在版面中的不同位置产生的感受

点的错视

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明度、环境条件等的变化,会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一些错视现象。

线是平面构成中最具变化、最具个性的构成元素,分直线和曲线,不仅有长短,也有粗细;粗细超过一定限度或密集排列会转化成为面。

线的特征

大体上粗的、长的、实的线有向前突出感,给人距离较近、有力的感觉;细的、短的、虚的线有向后退缩感,给人距离较远、锐利的感觉。

直线:简洁、明快、力量、通畅,有速度感和紧张感,有男性化倾向,表示静。

曲线:轻快、丰满、优雅、流动、柔和、节奏感,有女性化倾向,表示动。

粗线:厚重、醒目、有力、粗犷、壮实、敦厚。

细线:纤细、锐利、微弱、精致、挺拔、锐利。

长线:顺畅、延续、快速、有运动感。

短线:短促、紧张、缓慢、有延缓感。

水平线:安定、平静、广阔、具左右方向运动感,具有开阔、延伸、稳定感、呆板的感觉。

垂直线:严肃、庄重、竖立、具有上升、下降、稳定、挺拔、崇高的感觉,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

斜线:倾斜、不安、运动感、速度。

折线:具有节奏、危险、不安定的感觉,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几何曲线:具有节奏、运动、弹力、紧张度强,体现规则美的感觉。

自由曲线:具有浪漫、韵律、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的感觉。


线的错视

线的错视指一种直接的画线间接地制造了另一种线的感觉。

相同的线,由于环境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错视

面是比点感觉大、比线感觉宽的大块形态,具有长度、宽度的二维空间,是平面构成形态中面积最大,同时具有一定表现力的构成元素。在画面中起到衬托点和线的作用。面可以是有形的,如图形、图片、文字,也可以是虚无的,如空白的画面、图形间隙等。

面的分类

直线形的面:用直线任意构成的形态,轮廓有明显的规律性。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五角形、多边形等,给人的感觉坚硬、锐利、具稳定感,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曲线(有机)形的面:用自由的弧线构成的形态。如圆形、椭圆形等,给人柔和、自然、舒适、抽象。

不规则形态的面:用直线和自由弧线随意构成的形态。如高山、花草、水墨的形状等,给人自然、生动、有灵性的视觉感受。

偶然形态的面:用特殊技法或偶然形成的形态,如敲打、泼墨、自流、断裂、书写等,是不完全受主观意念制约的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面的错视

正形:是指画面上最吸引人注意的图形,通常也称为“图”。

负形:是指画面正形之外的空间形象,通常也称为“底”。负形起到衬托正形的作用。


面的作用

1.提升画面设计感、层次感和丰富度。

2.作为信息承载体,可以强化与聚集内容。


B.视觉要素

视觉要素包括形象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肌理。要把概念的要素见之于画面,须通过形象并借其形象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肌理才能体现。这些要素是人们实际见到的,所以,视觉要素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

形状:凡是具有位置、方向、明暗、色彩和肌理等因素构成的形,都是人的视觉所感知的形状。无论是自然形、人造形还是有机形、无机形,都构成了有“形”的世界。任何可见东西必定有形状,形状是可见的物体的外貌。

大小:形状的大小是比较而言的,而对比则是构成中形式美的要素之一。例如,花生和土豆相比,花生小;土豆和南瓜相比,土豆则小。这种比较是可以用尺测量出来的。

色彩:有了色彩,才能从环境中看清形状,所有的视觉形象都是由色彩和明度造成的。

肌理:肌理是物象表面的组织结构,可以是平而匀的一片,也可是粗糙的有触觉感。


C.关系要素

关系要素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视觉要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要素决定的。

方向:形象的方向决定于观者的视觉方位,同时也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与其他形象的关系。

位置:形象的位置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骨骼单位的关系,任何一个形态的位置都和其他形态相比较而存在。

空间:形象的骨骼或框架中占有的空间。设计中某些形象可能有前进或后退的感觉,或在其他形象前面与后面。在平面设计中,空间是指幻觉的深度与立体感。

重心:受重力作用的影响,人们对形象会产生轻重、稳定与不稳定的感觉。在平面构成中,重心一般泛指人对形态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均衡,自然界中一切形态绐终处在一种均衡的状态之中,人的行走或奔跑、飞鸟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都保持着其重心的平衡性,这也是一安定性。平面构成中的形状、色彩、肌理、大小等不同的视觉因素,都能对形象的重心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应。


D.实用要素

实用要素包括:具象、意义、功能。实用要素是指设计的内容及功能方面,这方面在设计中万万不可忽视。

具象:如果形象是由自然或经人工所创造的各类物体所演变而成的, 就称之为具象。具象可以非常写实或装饰化,或近似抽象。

意义:是指设计有特别的含义,例如民间的一些图画蝶恋花、莲生贵子、连年有余、连升三级、马上封侯、喜上眉梢、吉祥如意、封侯挂印等等。

功能:设计的目的方面或使用方面所考虑的实用要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人体工程学方面的有关尺寸要求。


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重复:同一基本形有规律地反复排列组合。重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既起到整体强化作用又加深了印象和记忆,重复的目的在于强调,强调形象的连续性和秩序性。重复构成由骨骼和基本型两部分组成。有些设计直接用重复形式来表现形象:如招贴中的图形编排、包装中的系列包装等。

近似: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是在重复基础上的轻度变异,它没有重复那样的严谨规律,比重复更生动、活泼,也更丰富,但又不失规律感。

渐变: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的构成形式。是表现节奏和韵律最为突出的形式之一。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有离心式发射、向心式发射、同心式发射、移心式发射、多心式发射,是表现节奏和韵律最为突出的形式之一。

空间: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特异: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密集: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对比: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可分为空间对比、聚散对比、大小对比、曲直对比、方向对比、明暗对比。

打散:打散重构是以变异为原则,将形象进行分解,再根据美的形式法则进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打散重构是在不断地运动中求得变化,又在不断的变化中获得新的美感。打散,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破坏、实质是一种提炼的方法。重构,将提炼的元素根据美的形式和需要重新组合构成新形象。

肌理:肌理是指形象表面的纹理。有干、湿、粗糙、细腻、软、硬、规律和无规律、光泽、无光泽等。分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适当合理的运用肌理效果,能起到装饰、丰富设计的作用。肌理的表现技法有手绘、拓印法、压印法、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喷洒法、自流、渍染法、擦刮法、拼贴法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零基础系统学设计之《平面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