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问孔子关于排兵布阵的事情。孔子回答说:“礼乐相关的事情,我曾经了解过。军旅相关的事情,我们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
孔子不反对军事,但是感到卫灵公无仁政志向,而且向开动战争,所以孔子就离开了。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陈国断粮了,跟从的人病了,爬不起来。子路面有怒色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但是小人在走投无路时就开始胡来了。”
子路看到孔子陷入困境,感叹君子怎么也会有穷途末路之时,因而心有不平和怨恨。所以怒气冲冲来见孔子。孔子承认君子也有力不从心之时,但是君子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要坚守道义,这是君子能做的。相反地,同样困难下小人则会不择手段地肆意妄为。
孔子的天命之学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偶然性的接受,真正以身示范“不怨天,不尤人”,坚守自己的操守和原则。子路的心性修养没有到这个程度,所以会因环境困窘而生气发怒。
孔门也有类似佛家的修心的功夫。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回答:“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穿所学。”
孔子要学生博学多闻,但仅靠多学多记是不够的,所以启发子贡思考学习方法,孔子是用一个基本脉络结构贯穿所有的知识。
但是孔子没有说明这个基本脉络结构具体是什么。不同的知识体系需要的脉络结构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必揣测孔子的“一”,而是要构建我们自己的“一”。
我们只能认为这个“一”不是来自上天和神授,而是来自与孔子在“多学”过程中的总结和提升。没有经过多学,是不能“上达”到一以贯之的地步的。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说:“子路啊,懂得德行的人很少了。”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说:“能自己不亲自做事而治理天下的,只有舜了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恭敬地面南而坐而已。”
儒家的“无为而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意义不同,儒家更接近管理学的定义,通过分工授权让整个组织自动运行。领导者所做的就是呈现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即可。这样做到的,孔子认为只有舜。
从治理国家到管理企业,领导者应当向舜学习,让“群贤分职”,自己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体现了组织的无限潜力。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问如何办事才能成功。孔子说:“说话要忠诚可信,行为要敦厚恭敬,即使在蛮荒地方也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为不恭敬,虽然在邻里也未行得通吧?站立时好像就在面前,乘车时好像就在车辆木板上,这样就行得通。”子张把这段话写在自己长衫的带子上。
办事成功的条件有很多,而孔子看到的不是外部的条件,而是自己内在的心态和行为。与其外求不如内求。
孔子把具体的操作方式告诉子张了,就是要念念不忘“忠、信、笃、敬”这四个字,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落实,不会有成就。子张欣然接受,还抄在自己的衣服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孔子似乎只有笨办法,没有当今成功学的捷径。每个人不妨听从孔子建议,开始自己的人生实践?
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qú]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孔子说:“真耿直啊,史鱼!国家政治清明,如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昏暗,也像箭一样直。真是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正直清明就做官。国家政治昏暗,就把自己收藏起来。”
关键是天下黑暗的时候,史鱼和蘧伯玉选择不同。但是孔子对他们的不同选择都很赞赏。这并不矛盾,孔子赞叹史鱼耿直的同时,也赞赏蘧伯玉识时务,保全自身的变通。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说:“可以跟他讲道理,但是没讲,就失去了人才。不可以跟他讲道理,但是讲了,浪费了言语。有智慧的人不错失人才,也不白费口舌。”
道理浅显,但实践中难以把握,所以说是智者才能掌握。但就错失人才和白费口舌相比,人才难得,所以贵在识人。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苟全性命损害仁,会舍身以成全仁。”
孔子之学讲求如何生,明白如何生也就知道如何死。有志于仁,则在必要时舍身成仁。
“志”又当“智”讲,所以面对生死需要不仅是勇气更需要智慧。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如何做才能达到仁。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一个国家居住,就要侍奉有贤德的长官,要和知识分子中有仁德的交朋友。”
工具不磨砺是不会锋利的,人的德行也需要朋友的切磋熏陶才能成就。
朋友圈和社会环境如同磨刀石一样,锻造人的品行。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很有必要的方法就是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颜渊问如何建立国家制度。孔子说就:“用夏朝的历法,乘殷朝的车,戴周代的帽子,音乐舞蹈采用舜时的韶乐。放弃郑国的音乐,远离谄媚之人。郑国的音乐过于放纵,谄媚的人会带来灾害。”
这是讨论制度建设的问题。孔子建议博采各个时代的长处,为己所用。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制度建设既包括民生,也包括礼仪,还有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工程。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不做长远考虑,必然会为眼前的事情忧愁。”
从大处着眼,这章是在阐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从注意力着眼,因为少有“远虑",所以才有“近忧”。即时间管理中的经典理论,不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就会不得不去做“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
从现象描述着眼,人时时刻刻都在忧虑,不是为将来,就是为现在。所以要有解脱的办法。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喜欢道德生活喜欢美貌的人啊!”
再次出现这样的感慨,这是增加了“已矣乎”的感叹。孔子认识到的现实,时至今日依然不能违抗。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孔子说:“藏文中,他的官位是偷来的吧!明知柳下惠有贤才却不给他职位。”
有意打压有能力的人,总是给人感觉“德不配位”,位子是偷来的感觉,至少是缺乏自信。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说:“对自己严苛要求,对他人的少责备,就会远离抱怨。”
管理他人以“仁”为主,管理自己以“义”为先。既可以减少他人对自己的抱怨,也可以减少自己对他人的抱怨。
严以律己的同时,也没有太多闲工夫责备他人了。
这是修身、治家、管理团队的重要法则。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第一,总说“没问题,没问题”的人,可能有大问题。第二,不去想“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是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第三,只有经常琢磨“怎么办”,才有可能有办法。
孔子生动有趣的语言,放在今天也有力量。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不干正经事,好显摆小聪明,不好办了!”
当今很多聚会都是如此,要有所提防。同时也可作为自我检查的条目,万不可犯类似毛病。
本章是从反面阐述,从正面阐述则是朋友聚会应当以志向和道想切磋,相互指点,共同进步。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内在实质,行为有礼仪,言语谦逊,成事靠信用,这就是君子啊!”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
孔子说:“君子为自己无能犯愁,不因别人不知道自己犯愁。”
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社会,这就是孔子的积极性。想让别人知道吗?那就让自己有本事。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君子烦忧其身后名声没有传扬下去。”
人死后唯名声可以流传于世。所以君子担忧的是身后名声不能传。
人之常情啊,纵然不指望在社会中流传美名,至少希望能够被家族子嗣传扬吧。
所以,“以终为始”来看自己当前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反思,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精神和情感遗产,除了物质遗产之外。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虽然成就事业需要诸多外部条件和机缘,但是君子始终把成功的关键抓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寄希望与他人。这是对事业的主动权,也是责任感。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与人无所争,和群而不拉帮结派。”
君子行为中正,个性举止没有怪异、别扭之处,内心公正,不偏袒私立,所以与人无争,不必也不会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但凡办公室政治严重的组织,大多有机会通过阿比奉承谋得私利,或有乖戾独特领导,前者有制度原因,后者有个人特质原因。
和一群君子共事,岂不快哉!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某人的话语而推荐他,也不会因为人的原因而否定他讲的话。”
只看语言过于片面,所以不足以作为推荐的理由,必须配合行动和德行。反之,某人德行和行动不佳,也不能就此否定他有道理的话。
工作当中,尤其是牵扯人际关系的复杂工作,能否就事论事是很重要的思维品质。不要轻易给人贴标签,不要把人的标签和他的行为和语言划等号。始终保持灵活的洞察是领导者必须磨练的品质!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贡提问水平极高,问出这样一个千古命题。“仁”当然可以作为备选答案,但仁更强调内心的感受和境界,不容易行之。孔子给出“恕”,是仁在行动中的体现,并可以行之,而且给出来具体一个行动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是境界,是内心感受,恕是表象,是具体行动。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同时代的人,批判了谁?赞扬了谁?如果我称赞了谁,那就是有值得称赞的事实。夏商周三代的人就是这样正直做事的。”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
孔子说:“我还能看到史书上空缺的文字,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骑乘,现在已经没有了。”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说:“花言巧语扰乱道德,小事不忍会搅乱大计谋。”
是经验,是格言,是警句。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的,必须考察,大家都喜好的,必须考察。”
或许有独立精神、超强意识的人遭众人误解诋毁,或许有沽名钓誉、八面玲珑的人讨好众人,所以“众恶”、“众好”必属非常,必有原因,必须明察。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不是道弘扬人。”
孔子此处想要表达的是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一般而言,道是人宣扬的,也是靠人实践的。就个体学习孔子之道而言,道的触达依靠的是自己的德性修养和实践,是个人化、独特的修行的事情。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了过错不改正,就是真正的过错。”
即是宽容,又是精进。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发现没有收获,不如去学。”
“思而不学则殆”的结论来自孔子亲身实践和反思。儒家倾向于在融洽的群体中共同学习,不是特别主张离群索居的独自思考。
并非禁止独自思考,只是独自思考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条件。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谋求道而不谋求吃饭。去耕种也有可能挨饿。去学习也可能得俸禄。君子担忧道不但有清贫。”
说的是当时的背景下,士人多数没有俸禄,所以需要通过其他职业谋生。孔子这句话是鼓励士人努力修学。
放在今日也是一样的道理,君子应当是所有主业,解决生计问题,将生活重心放到更高的追求中。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lì]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说:“智慧达到了,仁不足不能守住人心,即使暂时得到人心,也必定会失去。智慧达到了,仁也足够守住人心,不能庄重地出现在人民面前,则人民不会尊敬。智慧达到了,仁也足够守住人心,也能庄重地出现在人民面前,但行动不合礼制,也不够好。”
知识智慧、内心情感和现实工作方式必须都做到位,才是最完美的治理民众的领导者。所以领导者应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思考水平,调整自己的心念和心态,并注重待人接物日常举止,从三个层面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领导地位。
提升领到力,巩固领导地位的三个有效方法!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通过小事情轻易判断,但是可以委以重任。小人不可以委以重任,但也可能有一技之长。”
小技能不能展示君子底蕴深厚,但可以委以重任。所以不能通过小伎俩判断是否能派大用场。小人虽不能委派重任,但完全可以有某些才能。
人的底蕴、承受力和责任心不是通过小聪明和小才艺能判断的。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说:“仁对百姓的重要意义超过水火。我见到入水火而死的人,没有见到修学‘仁’而死的人。”
孔子苦口婆心劝人学习“仁”,大概意思是:仁这么重要,又不会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遇到追求‘仁’的事情,不必谦让老师。”
行仁义为己任,即使老师在,也不必谦让,这是勇往直前。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君子有自己的固守原则,而不以别人的体谅作为行事标准。”
自己坚信的原则不必在乎他人相信与否。或在大是大非面前,小的许诺可以不必遵守。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孔子说:“服务国君,先努力把事情做好,再谈俸禄的事情。”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说:“不管什么类别的学生都教育。”
教育平等是消除人类差异的重要方式。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各人所走的道路不同,就不要相互商量谋划了。”
反过来更有意义,要在一起讨论工作,必须要有相同的道路,或共同的目标。所以两个团队在一起先要找到共同的关注点。
15.41 子曰:“辞,达而已。”
孔子说:“外交辞令,只要能传达国家使命就可以了。”
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与乐师的交谈是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孔子时代的乐师多是盲人,所以对待乐师的礼节更细致。这是人之常情,是仁的自然流露,也是礼的规定。可见礼未必是束缚人的,又是就是真情的外在固化表现。
学生问孔子与乐师交流的过程是否是道或礼,说明学生被孔子的言语仪态感染了。仁者真心对人以礼待人,会赢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