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和国勋章
1.袁隆平:喜看稻菽千重浪 世界无饥袁隆平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正因为他的努力与付出,在中国粮食最匮乏的年代,大米的产量得到提升,切切实实地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他不仅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最主要的学术带头人。袁隆平一直在稻田里耕耘、拓荒,从壮年走到了老年,一路走来,梦想伴随着奋斗,既有探索的艰辛,又充满奉献的快乐。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他梦想在禾下乘凉,梦想让全世界人远离饥饿,如今,“海水稻”试种成功,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1150公斤,那个令我们永远仰视、永远崇敬的田间的身影,是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填饱了我们的肚子,更充盈了我们的心灵。
【运用方向】:梦想、创新、实践、求实、勤奋
2.屠呦呦:青蒿鹿呦呦 救治亿万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其成就跨越西。”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靠自己的奋斗、拼搏也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实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自问世以来,使数百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今年,在应对抗药性问题上及治疗红斑狼疮方面又有了新突破。屠呦呦带领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只为了治病救人,他们的存在就是人间的一道光,驱散了黑暗。
【运用方向】:坚持、创新、协作、情怀、拼搏
3. 申纪兰:素心如兰 忠诚本色 申纪兰,是一株永不褪色的青松,昂然屹立在太行山上。她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践行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宪法》,如今90高龄的她仍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
申纪兰,是一面旗帜,在历史和人生的舞台上以自己的劳动本色展现出巾帼风采。她一生不曾离开劳动,即便90岁高龄,每天还是力所能及地参加劳动。在申纪兰身上,“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初心已经化为血液。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始终在为了初心、责任、使命、荣誉而艰苦奋斗。
【运用方向】:忠诚、初心、责任、使命、奋斗
4. 于敏:敏而创新 国之锋芒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为了国家需要,几番变更研究方向,隐姓埋名30载,磨砺出“国之锋芒”。他喜爱古典文学,一言一行深深积淀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与风骨。报效祖国,不忘初心,立鸿鹄之志;个人修身,谦虚持守,行淡泊之道。独立自主,用轰动世界的“于敏方案”为中国研制氢弹,打开了一扇大门。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于敏,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一个绝密了30年的名字,一个铸核卫盾一甲子的传奇,一辈子为国家为民族保驾护航的民族脊梁!
【运用方向】:爱国、创新、立志、修身、责任
5. 孙家栋:家国情怀 国之栋梁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成了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都是属于他的传奇。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42年为中国造34颗卫星,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他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
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
【运用方向】:勤学、钻研、勤奋、梦想、热爱、奋斗
6. 黄旭华:沉潜三十年 为华铸重剑
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30岁出头的黄旭华带领20多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在人才、技术、资源短缺的境况下,进入与世隔绝的荒岛,在大海的陪伴下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近30年的时间里,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淡化亲朋关系,从未回过老家,他也从未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连通讯地址也没有告诉家里人。直到1987年,黄旭华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解密,家里人才知道,他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黄旭华眼里,国即是家,纵然需要背负太多的委屈与不理解,他也要为国倾尽所有。
【运用方向】:沉潜、责任、担当、为国、拼搏
7.李延年:革命传承英雄本色
尽管到1945年才参加革命,但是却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这20多次战役和战斗,无论是哪一个,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湘西剿匪,给以新中国人民以安宁;抗美援朝,立国之战,打出国威军威;对越自卫反击战,护卫家园和平、领土完整、祖国尊严。无论是建立新中国,还是保卫新中国,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向老兵致敬,是他们,让我们还能够用我们的青春去创造未来。 【运用方向】:英雄、勇敢、无私、无畏、奉献
8. 张富清:披肝沥胆为人民 清廉无私映初心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张富清用他近一个世纪的坚持和守望书写了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身藏赫赫战功,但他从不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更未用来换取分毫利益,转业后,他主动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忘我工作,克己奉公,心系群众,为民尽责,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
“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战争年代,面对枪林弹雨,他勇往直前,血染征袍,九死一生;“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和平岁月,继续攻坚克难,他深藏功名,无言奉献,不改本色。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当隐姓埋名人。功成之力“有我”,功成之誉“无我”,张富清的精神高度让人高山仰止。
【运用方向】:坚持、淡泊、奉公、奉献、初心
9.钟南山:中国有"南山" 白髭殊未妨他是“士之德才盖一国”的国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作为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与其他几位院士专家赶赴武汉,与前期派驻前方的工作组共同研判疫情形势,为中央提出决策参考。1月20日,他代表专家组发出新冠肺炎“人传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警示。他在疫情不同时期的发声,对疫情防控的指导、疫情走向的研判,成为国人心中的“风向标”和“定海神针”。
在面对境外少数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地抛出所谓“瞒报论”时,他霸气回应“我们不需要向他们解释,我们用事实说话!”在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讲台上,他掷地有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传染病防控领域的权威专家。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功绩卓著。疫情期间,他敢医敢言,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9月3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共同主席在成员国吹风会上宣布了专家组成员名单,钟南山入选,他在耄耋之年又被赋予新的身份。
他是持枪在前、冲锋陷阵的战士。在非典疫情期间,他就不顾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工作,彼时已67岁的他曾连续38小时未合眼,因过度疲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今年1月18日,他成为最早的逆行者,从广州赶赴武汉。因为春运期间票已售罄,他被安排在餐车里。那张他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尽显疲态的照片,至今仍让人见之泪目。
他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人。他在网上教人如何正确摘口罩的演示视频,被网友评价为既“专”又“萌”;因老伴李少芬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女篮国手,同样爱好运动的他自称是“篮球女婿”。在他担任疫情防控指导的CBA赛场,他成为“追星族”,对中国篮球名将如数家珍;他在谈到与他同龄妻子时的羞涩和腼腆,让网友直呼:“吃到最甜的‘狗粮’”…… 他为国为民的使命感,他的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医者仁心,以及生活中的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让“偶像”“男神”的称谓不再受职业和年龄的限制——“追星当追钟南山”成为全民共识。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中国速度”建造时,网民将他与之相提并论,称“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疫情初期,一首“不动谣”在网上广为流传,其最后一句“钟南山让动才能动”,于诙谐中传递出民众对他的依赖与信任。钟南山哭了、钟南山笑了、钟南山的“萌”、钟南山的“羞涩”……他的每个微表情都成为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各社交媒体的热搜“爆款”。3月,他被个别居心不良者攻击,引发全网愤怒。“您守护国人,我们守护您”……民众隔空声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尊重与爱戴。
【运用方向】:正向、积极的方向,基本都可以哈
(五)“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1.病毒猎手“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陈 薇
陈薇长期从事生物防禦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藥研究。作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逆行者”之一。1月26日,陈薇带领团队进驻武汉,紧急搭建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1月30日,陈薇团队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有力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3月16日,陈薇带领科研团队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
2.仁心接力-“在某些关键环节,中医藥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张伯礼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1月27日,张伯礼奔赴武汉,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江夏方舱中医院,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和研究中藥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取得显著成效。
张伯礼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淡然地说,“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够不上英雄,我最敬佩的是在武汉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是英雄。”
3.坚守前线--“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裏抢回更多病人。”--张定宇
2018年10月,张定宇被确诊患有罕见绝症─“渐冻症”。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成为武汉首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张定宇身先士卒带领全院600多名医护人员不分白天黑夜,硬扛20多天,一直坚守在抗疫最前线,组建隔离病区、率先採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组织动员遗体捐献,为确认新冠病毒赢得时间。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武汉取得抗疫胜利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