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众人口中的“好圣孙”,朱棣不为人知的真实意图

时间来到了公元1399年,也是大明洪武三十一年的二月初。

那时候的燕王世子朱高炽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嫡长子,取名朱瞻基。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明宣宗朱瞻基,永乐年间大明五子之一。

朱瞻基自小就生活在北京城,与他爹不一样,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士。

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朱瞻基出生的时候,还传出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传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

其实,这只是后来朱棣为了显示一下他正统的地位,故意传出去的一个故事而已。

且不说那是个虚无缥缈的梦,就算朱元璋会托梦给朱棣,料想也是一些“听话,别乱动,否则咱揍死你”之类的警告之语,怎么可能还去鼓励儿子朱棣去造孙子朱允炆的反呢?

当然,朱棣为了彰显他的正统地位远不止这一个措施。

比如:废除建文四年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登基。

和太子朱高炽两个人红白脸对唱,一个叫嚣着要剐了那帮迂腐的大臣,一个“跪地”苦苦哀求放过他们,好让那些大臣们好好收收心,从心里承认他朱棣已经是皇帝的事实。

那个时候,朱瞻基是帮不上什么忙的,毕竟他年纪还小。

年少英武非凡,颇有祖父之风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永乐九年的时候,朱瞻基已经是一个十几岁的偏偏少年了。

他完美地继承了他爷爷的缺点,就是懒。哪里懒?懒得动脑筋。

同时,不同于朱高炽的是,朱瞻基打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却对诗词歌赋、孔孟之道不感兴趣。

朱棣也很喜欢这个孙子,除了第一次亲征漠北没有带他之外,之后的日子里不论是巡幸北京还是远征漠北都有朱瞻基跟随左右。

当然,随行队伍还少不了他的两位叔叔,汉王朱高煦和赵简王朱高燧。

同年十一月,朱瞻基被朱棣封为皇太孙。

皇太孙并不等于好圣孙

青年朱瞻基(朱亚文饰)

在明朝,朱瞻基并不是第一个皇太孙。

第一个皇太孙是朱元璋长房一脉的嫡长孙朱允炆,也是他爷爷朱棣亲自推翻的那个建文皇帝。

那么,为什么朱棣会不顾前朝那种悲惨结局,反而会立一个皇长孙呢?

我们来对比一下他们的人物关系。

太祖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崩,于是在其长房一脉中挑选了朱允炆为皇太孙,饶过了他的儿子们,选择隔代传位。

当时朱元璋有很多儿子在世,其中甚至还有嫡系的晋王、秦王二人,就更不用说燕王朱棣了。

当时朱元璋这一举动直接就是打翻了他们所有兄弟的醋坛子,原本都想着自己大哥死了,看能不能得到老爷子的青睐,赏个太子啥的。结果却是被他们的侄子给抢了先。

这直接就是把他们那些兄弟推到了朱允炆的对立面。

自古以来皇室之间为了争夺皇位都是无所不用其极,更何况在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下?

所以才有了后来朱棣的靖难之举,只因为双方早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而成祖朱棣呢?情况跟朱元璋是一模一样。

朱棣有三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其中长子朱高炽跟朱允炆性格相似,都是以仁德著称,老二老三却练得一身好武艺,打小跟着朱棣南征北战。

永乐二年,朱棣就确认的太子的人选,就是嫡长子朱高炽。

太子朱高炽

但是朱高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也跟朱标一样,身体不好。

据史料记载,朱高炽身宽体胖,走路都是三步一喘,并且时不时地冒虚汗。

一个身体不好的人,代表着他随时都会西游而去,为什么朱棣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要立朱瞻基为皇太孙呢?

这明显就是不符合逻辑。

当时那种情况,在老二老三眼里看,就是自己的大哥也会和洪武朝的太子一样随时挂掉。

那么也就代表着他们兄弟二人有了可以继承皇位的资格。

毕竟是个正常人都会这么想。

可是朱棣不按套路出牌,他跟朱元璋是如出一辙,直接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

这不就是明摆着让老二老三心里郁闷又嫉妒吗?

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

难道靖难之役的发生还没让朱棣警醒?

这种情况可以说就是朱元璋立皇太孙的翻版。

如果朱棣和朱高炽一旦死去,那么朱瞻基就是下一个朱允炆没得跑。

大明又会重演一场侄子与叔叔大战的戏码。

但是,在这种相同的情况之中,又带有一丝丝的不同。

首先,永乐二年,朱棣的两个儿子在各自被封为汉王和赵简王的时候就没去过封地,一直闹着要留在京城。

这个举动就很明显地证明了,老二老三是有野心的,他们虽然还不至于有胆子去造反,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在京城苦等,或许有朝一日能熬死大哥朱高炽也说不定,毕竟他身体不好。

其次,永乐九年,朱瞻基在被封为皇太孙的时候,朱高炽还活着,老二老三就算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也不敢明着在自己的爹和哥哥面前显露出来,只能暗中结交勋贵,以图后算。

再者,当时那种情况老二老三完全可以抄朱棣的作业,大不了就熬死他们,等朱瞻基上台的时候再来一次靖难之役就行。

但事实,却远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

朱棣自身是靖难的最大利益获得者,他当然不可能会让昔日的故事重演。

但是,朱高炽不是朱标,他手狠着呢。

朱高炽在靖难集团中算是一个异类,其他人都是征战沙场,就他一个人留守后方。

因为朱高炽就是个文人,他根本就不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他更擅长的是用儒家之道来拉拢人心、控制人心,壮大自己的实力。

永乐二年,朱棣在多方权衡之下,只能选择立朱高炽为太子。

因为当时的靖难功臣大部分都是武将,并且与老二老三交好。

而那些建文朝留下来的臣子们,也需要一个白脸去糊弄,去拉拢。

而且,朱棣也并不打算让勋贵们一家独大。

他自己就是藩王出身,他当然知道勋贵们一旦做大甚至有时候比藩王还恐怖。

所以变成了皇帝的朱棣就开始暗中布局了,他选择再拉起一支势力来跟勋贵们抗衡,这就是朱高炽,太子一脉,也可以说是文臣一脉。

可让朱棣万万没想到的是,朱高炽打了所有人一个响当当的耳光。

朱棣和朱高炽

原本朱棣以为,就算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自己在暗中帮他一把,最多也就做到刚好能够跟勋贵们抗衡,至于自保能力嘛,朱棣是没算在里面的,反正他也没有真的希望哪一方能够彻底做大,只希望他们互相掐架就好。

但是,朱高炽的恐怖之处就显露出来了。

他充分地利用了人性。

朱高炽深刻地认识到,前朝留下的文臣们大多心里还是害怕朱棣会清算的,于是他在监国期间,慢慢地连消带打、连哄带骗的把那些文臣们彻底的拉拢在了自己门下。

到了那个时候,朱棣其实是不太敢去动这个太子了的。

这里可以理解为,皇帝派、太子派、藩王派三派互相争斗。

其中,作为皇帝派的朱棣是始作俑者,他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勋贵。

但是反而被朱高炽摆了一道,这一举动彻底地让朱高炽一家独大,甚至有时候可以力压他们两派。

但是朱高炽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没有,什么好处都没有。

按理来说,一个身体本就不好的人,干嘛还这么兢兢业业,还经常在文臣、勋贵之间周旋,还经常得面对那个杀神老爹的猜忌?

唯一符合逻辑的说法,就是朱高炽在为自己的儿子朱瞻基铺路。

他在自身状况堪忧的情况下,选择了让长子朱瞻基提前下场角逐,让朱瞻基为自己分担一点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朱瞻基。

那么,朱棣在永乐九年封皇太孙之举,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朱高炽与朱棣的政治博弈,使朱棣不得不捏着鼻子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

朱棣的权衡之策

前面说到,朱棣在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之后,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带着朱瞻基的。

但是大家不要错误地以为这是爱护朱瞻基的表现。

没有,各位不要把他老朱家当成普通人家的父慈子孝,隔代亲。

其实,这是朱棣在向朱高炽妥协之后的一个权衡之策。

你朱高炽不是翅膀硬了吗?不是想立儿子为太孙吗?不是想要将长房这一脉彻底做大吗?

我偏偏就不如你的意,我要把孙子带在身边,就是想让你朱高炽有朝一日在发难的时候投鼠忌器。

这就是朱高炽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在儿子朱瞻基被册立成皇太孙之后,非但不把他留在身边言传身教,反而把他送到自己爹手里的原因。

这里可以理解为,朱瞻基就是朱高炽放在朱棣身边的质子,有了朱瞻基,朱高炽不管做什么都要瞻前顾后,这样朱棣才能放心的让朱高炽去监国,自己才能全心全意地北上去找蒙元残余势力的麻烦。

并且,朱棣越是对朱瞻基看重,朱高炽就越觉得危险,他深知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性格,也明白他爹不是非要把皇位传给自己不可,毕竟还有老二老三在呢。

这朱家五子,在大明活生生地上演了一出夺嫡大戏。

说到这里,恐怕有些人又要反驳了。

别老是搞这些阴谋论,说不定人家真的是父慈子孝呢?

我只能表示呵呵。

朱瞻基后面的做法跟朱高炽如出一辙。

废话不多说,上证据。

第二个“靖难之役”

登基后的朱瞻基

朱高炽在朱棣驾崩之后,马上登基做了皇帝。

其实对于他来说,就是换了个身份而已,毕竟这么多年监国下来,朝堂哪一部分他不熟悉?

但终归是身体被拖垮了,登基十个月不到,朱高炽就驾鹤西去了,只留下一道命令,太子朱瞻基继承皇位。

但是,那个时候朝堂太平吗?

不,一点都不太平。

那个时候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还是存了造反的心思的。

就在朱瞻基登基的第二年,汉王朱高煦同一众勋贵们,在封地山东起兵造反。

这一次,朱高煦足足谋划了有八九年。

从他在永乐十五年被赶往封地开始,朱高煦就一直抄着朱棣的作业,他知道自己的大哥身体不好,肯定活不了多久,所以在永乐二十二年的时候,朱高煦眼睁睁地看着朱高炽登基,没有任何举动。

果然不出他所料,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就驾崩了。

这下朱高煦高兴极了,他认为老天爷都在帮他。

朱瞻基更高兴,只要朱高煦有任何举动,他都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这个隐患。

当时的情况真的跟靖难之役非常地相像。

同样都是侄子对阵叔叔,同样的都是侄子依靠朝堂的力量,叔叔背靠着勋贵们的支持。

但是,靖难之役只有一个,朱瞻基就算再傻,也不会傻成朱允炆那个样子,他可是带过兵的。

这次朱高煦造反还没出封地,就被疾驰而来的朱瞻基摁在了那里,造反之举彻底宣告破产,朱高煦成了阶下囚。

这就是朱高炽教出来的好儿子,同样还是把削藩之举认真贯彻到底,彻底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改组内阁、开办内书堂

这又是学得他爹朱高炽的权衡之道。

因为刚刚平息叛乱,反贼朱高煦背后的勋贵势力还是需要及时去清理的。

当时朱瞻基只能依靠文臣来处理这些事情。

于是,朱瞻基想了个法子,他把朱棣时期留下来的内阁制度彻底地发扬光大了。

朱棣时期的内阁职责是什么呢?相当于参谋的职业,也就是说,最初的内阁成员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只有到了机密事务的时候才有一部分决策权。

但是在朱瞻基手里,这个味道就变了。朱瞻基把所有决策权都下放到了内阁手里。

内阁权力上升图

使得当时文臣的地位被拔高了许多。

作为回报,当时的阁臣们一个个地都拼了命般的查军队的贪污、腐败之举。

像早年间朱高煦那样的吃空额的事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而勋贵们就是武将出身,他们最大的财源就是朝廷发的军费。

哪个手上没有克扣过底下士兵的呢?都有。

所以,文臣发难就从这个切入点开始,把事情闹大,大到无可调和的地步。

这样一来,朱瞻基就可以放心地剪除那些祸害了。

反正又不是他的人马,死绝了都不心疼。

于是,彻响整个大明的内阁,就在这个时候发出了它最耀眼的光芒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内阁彻底做大,整个朝堂又成了一派独大的景象。

这显然不符合朱瞻基的心理预期。

就在这个时候,朱瞻基又秀了一把他的骚操作,就是开办内书堂,允许宦官读书了。

这在当时就是一个惊天炸雷啊。

没办法,朱瞻基没有人可以相信可以用了,只能选择自己培养一方势力出来。

所以他把目光瞄准到了宦官身上。

他改组内庭十二监,让宦官们分担一部分皇帝的事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禀笔太监了。

这两个职位干嘛的?

掌印太监管着一个政令从票拟到批红的最后一道手续,那就是审核盖章。

就相当于一份文件,在经过了部门提出意见、草拟意见,交由董事长批准之后,最后盖章生效的那个程序。

如果这个掌印太监不盖章呢?不好意思,政令无效。

这权力大不大?整个内庭二十四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力最大,有“内相”之称。

禀笔太监呢?权力仅次于那个盖章的掌印太监,他的职责是负责批红。

就是皇帝偷懒,禀笔太监代理皇帝进行批复奏本。

明朝末年那个著名的权阉,魏忠贤就是禀笔太监。

因为当时的掌印太监王体乾本就是他魏忠贤的人,所以就是魏忠贤权力最大。

如果掌印太监和魏忠贤不对付的话,他魏忠贤也会抓瞎。

这,就是朱瞻基为了压制文臣,防止文臣做大的又一举措。

总结:明朝朱高炽、朱瞻基还真就是两父子,做事的风格都一模一样。

朱高炽利用文臣集团威胁朱棣立皇太孙,同时又利用朱棣反过来恐吓文臣集团。

朱瞻基先是利用文臣集团斗倒了勋贵势力,然后又开创司礼监,拔高了太监们的权力,去制衡和打压文臣集团。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一心创建起来的制度,到了一百多年后,竟成了大明灭亡最主要的原因。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大家如果喜欢看的话,不妨点个关注,多多支持一下大军。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宣宗朱瞻基:众人口中的“好圣孙”,朱棣不为人知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