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窘境

7月14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的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将全面推进社区医院的建设工作。


据卫健委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其中医院3435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个。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6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2亿人次,不足总诊疗人次的60%。国家的最终目标是要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人次80%以上。

虽然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每年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就要投入将近150个亿,但是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情况仍不容乐观,大部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处于亏损状态,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设备不完善、医疗工作人员水平低等各种因素导致了患者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度极低。


“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是群众患者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普遍评价。

目前有6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手术条件,大的手术和检查都没办法进行操作。由于基层医疗人员缺少培养、实践又少,导致的水平有限,所以一些常规的疾病也有很多无法有效的处理。

“信任危机”是目前阻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最大障碍,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掉人的问题,即使投入再多的时间和金钱,也无法解决掉目前的窘境。


即使现在将一个社区卫生中心按照一家三甲医院的标准进行设备配套,也无法满足患者的真正需求—看病。

我见过很多小诊所每天都人排着队去看病的情况,原因就是人家真的能治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心理状态大部分是以混为主,大病我也看不了,小病看好看不好反正对我自身影响也不大。


我在这里再努力也没有太大的发展,也不需要我解决太多的问题,就这样吧。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从上到下都没有一个上进的态度,最终也就造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

如果国家要解决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那么一定就是解决掉人的问题,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水平,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的囧境。

从提高医疗卫生人员水平来说,医共体的实施就是最有效直接的办法。由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医院成立医疗共同体,两者合并成了一个整体,由县医院作为主导,统一管理,医疗设备的分配管理,医疗机构的建设都会大大的加强。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的调配管理,医共体下一步最重点的核心必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和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统一管理。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将作为一个整体,会进行定期的轮换,县级医院医护人员要求每月必须到各个乡镇卫生院去坐诊,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也定期到县级医院去学习,这样就解决了乡镇卫生院人员水平低的问题,从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看的医生都是一样的,大家为何要再跑到县城去看病呢。


除了要提升基层医护人员水平之外,调动基层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也格外的重要。浙江省此次医改的内容就包括基层医疗医务人员将实行年薪制,年薪在8万左右,除浙江,福建、山西、江苏等地也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薪酬考核、绩效奖金等,都是为了提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只有有了积极性,才能让这些人在工作中更有活力和创新性。



随着医疗制度的深入改革,国家对于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视,基层医疗市场的水平和境况肯定会大大的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必将看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愿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才能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