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一直以来
都有着期盼和求索,这便是轻松舒展和自由。在物欲横流心浮气躁的环境下,如果依然飘浮着,被无形的欲望牵引着,随波逐流,仍将于世俗潮流中颠沛流浪,虚度时光,苦海无边。
圣人说;心定则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静方能入禅道,心定才能天地宽。心定了,方有定力,心定了方能神闲。如何神闲在解惑、在能虑,方得入道法。
人们都知道有我,但是又有谁真正能够说得清楚这个我的内涵;一般意义而说的我是指色身,包含了能够思维、能够思量、能够处理问题、能够处处做主的心,是这个身心能够让我们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能够学习、能够行、住、坐、卧,吃饭、睡觉及种种所行。这一色身犹如一部精密的机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能力?是谁在驾驭他?显然是有能驾驭与所驾驭之分,是谁在思考问题?是谁在处理问题?是释迦佛陀所传法(简称;佛法)让诸多的问题有了答案;
众生所知的我在佛法中说为识藏,含有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因为人们色身都有六个根,也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佛法说;根尘触,生识。人们有色身六根,当外法于色身有对时,由第八识如来藏识出生内尘,为色身六根所触,而由如来藏中流注识种生六识,从而如此说诸识的产生机制。如果能够对此八识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则会对于你的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亦能解诸多的疑惑。
众生的八个识,简要地来说八识的功能体性时,前六识是不恒而审,那第七末那识则是恒审思量,还有第八识则是恒而不审。八个识中只有末那识有思量的功能,其它七个识则都没有思量的功能,不会作主、作决定;在这八个识中,前七识运作的关系就是由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去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然后由第六意识从前五识分别五尘得到的讯息中去加以归纳、分析、判断,甚至意识认为应该如何如何而下定了决心,可是这些都只能作为提供第七末那识参考的信息,实际要如何作为,还是由末那识最后来作决定。就好像一家公司,有五个员工专门到外面去搜集各种市场信息,拿回公司交给负责人或业务经理来作分析、归纳、判断,然后整理成营销策略的建议案提交公司总经理,但是总经理最后作决定的时候,却不一定完全按照负责人或业务经理的建议,他除了参考这些建议之外,还是会参酌自己过去长时间累积的经验,再作出最后的决定。这五个搜集信息的员工,就像众生的前五识;而将员工搜集来的资料加以分析、归纳、判断,然后提出建议案的负责人或业务经理,就像众生的意识心;最后作决断的总经理,则犹如众生的末那识。所以说,众生处处作主、作决定的心是末那识,不是那个想事情的意识。
第七识作意根,是十八界法(六根、六尘、六识)的六根中的一根;在唯识系列的经典中,就称这个第七识是恒审思量的末那识。恒审思量,恒是恒不间断的意思,审则是分别审查,而思量就是会思虑、会量度,用口语来讲就是作主、作决定的意思。就是说,末那识祂会恒不间断地时时刻刻在分别、审度,并且也时时刻刻在作主、作决定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要不要继续或要不要停止等。例如要不要继续吃,要不要继续睡觉,甚至于决定要不要发脾气、起瞋或骂人。
也许会有疑问:“会思考、会记忆、还会演算、分析、归纳的第六识意识,不是也会作分别、审查、会作主、作决定吗?意识确实也有分别、审查的功能,而也可以反观到自己有一个心在作主、作决定,像常常会在心里面作了决定说:我下定决心要如何如何。例如觉得太胖了,就下定决心,也就是作决定要开始减肥,每餐要少吃一碗饭菜;或者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就下定决心要戒烟,这也是作了决定;又比如说:只要一看书、念书,没多久就打瞌睡,觉得自己实在太懈怠,下定决心要用功,从此不再打瞌睡;甚至于还有自己订了一些严厉的规则,在违反前面这些决心的时候要自我惩罚,这同样是作了决定。这个在经过思惟、分析之后下定决心的心,这些思维、分析、以及下定决心(但不是哪个思量的)是自己的第六识意识,而不是恒审思量的末那识;因为能够这样反观,知道自己在下定决心,就表示这个心祂有证自证分,而末那识并无证自证分,不能反观自己;因此说,这个会想要下定决心的心不是第七识末那识,而是第六识意识。然而如果再仔细观察,则会发觉:意识虽然这样坚决地作了决定,下定决心要如何如何,可是实际的成效又怎么样呢?下定决心要减肥每餐要少吃一碗饭菜的人,不也常常因为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肴,不仅无法控制少吃一碗,甚至还会被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而多吃了几碗;又下了决心要戒烟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也还是会常常不自觉地去接别人递给的香烟;而下定决心看书、念书不再打瞌睡的人,纵使看书前还再三地警惕自己,不也还是书本一翻开没看几页甚至没几行,眼皮就越来越沉重,就越来越想打瞌睡,然后就点起头来打起瞌睡。这就可以看出来,在最后的那一刹那真正作主、作决定的,并不是意识等前六识觉知心,而是另外有一个心识。
就是时时做主、处处做主的与意识混合在一起的意根。最后一刹那真正做主的另外一个心就是意根;比如贪吃这件事,意识总是理性的(有证自证分),觉得学佛了不应该贪求好吃的,我所的贪爱亦应断除,可是意根总是不理性,祂是随着自己的习惯去做事的,家中平淡的食物没办法每天吃,就想下馆子改善,以前意识总是很想的,也知道那个味道很好,但是现在则想不要再贪了(其实意识以前也很贪的),但是身体还是不自觉的去饭馆了,为什么?这就表示是意根在主导,是意根不接受意识的理智判断(对贪求的执着),于是脚步就去了饭馆。这个意根的自我与意识不一样,如当自己睡着了,意识就灭了,觉知心就不在了,可是意根还在,所以半夜会做梦,梦完了又睡,睡到天亮了,意识又会起来。这就是因为意根的存在。
很多事情意根都是直接决定的,当意识分别完成祂就自动决定,例如;我拿一个石头突然向你丢去,你的反应就只有两种,一是闪开、二是身手接住,意识在见的当下就分别完成了,然后意根立刻下决定“接了”(也可能是闪开),意识并没有告诉意根“我应该往那边闪或是接住”,但意根凭着意识那个认知,祂就直接下了决定,那个作决定的就是(你或我)意根。可知这个自己是无时不刻的存在的。
凡是于六尘中起见闻觉知境界,于定境法尘中起定中境界,都是意识的境界。凡是觉与知,不论如何的微细都是意识境界。有的书中说;要人于一切时中观照妄想灭,而心不随之,说这个不随起灭的就是真心,认为意识心的另一面也就是无妄想的一面就是真心,而不知此心仍是意识。因为能观妄想之心是依于别境心所法而起观照之用,不离五别境心所法作用,道种智中说为意识。方广经中说“第一义谛离诸觉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凡能观照之心,不离觉观,觉观之心就是意识心,依他起性,每日现起,眠熟断灭,非是第一义谛、非本来自在之心(真心或自在之心指的是如来藏),无觉观者谓自在之心。
佛法说;“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生,习气长养藏识(如来藏),意俱,我,我所计着,思维因缘生;”为什么意识习气会长养藏识,皆因意识与意根同时同处,意识以意为根,秉意根作意而现起,秉意根作意而断灭及作种种分别,乃至秉意根而做出种种世间法之闻思修证,离开意根,意识觉知心无所能为。意识触六尘运为时有三具有依;如来藏、意根、五色根,缺一则不能现行,何况能觉知?意识现行必以藏识为俱有依,由藏识秉意根作意而流注意识种子,令意识现行。由此可知意识与藏识非一非异;意识的种种熏习,必定影响意根之习气种子即执着性;如是由意识之种种熏习使意识意根习气转变,有世人的贪嗔痴慢,修行人的清净有智。其根本还是藏识种子的改变(人们都以想事的这个心为我,其实细分后才清楚是意根,意识秉意根而思、而行,意根是具有依。而如来藏也是唯意根而行,那么这个想事的我还是意根,但是意根则是生灭的,是如来藏的种子流注才能显现作用)。意识既然有三个具有依,也就是此一世的意识是有五根和意根为缘而由藏识流注意识种子才能出现,由于此一世出生后尚要经由熏习诸法记于胜义根(大脑)所以出生时懵无所知,而必须经由熏习才能形成知识的累积,前世所记忆的诸法,由于前世五根已坏,不复记忆,转入藏识中成为随眠,须具他缘才能现行方能与此世意识相应。执著意识心为常不坏灭者既是妄想相;有人现见意识心夜夜断灭,误以为意识于眠熟位为休息不动故不起觉知,此名妄想相;误认意识可以眠熟后復醒,以为意识可以去到后世,然而现见意识不能知晓过去世,不能如醒来一样知到昨日事,而编造孟婆汤之故事,令其可以往来三世之妄想合理化。以如是妄想建立孟婆汤情事,如是建立意识为不灭之心,建立意识可以往来三世,成为轮回的主角;建立已,摄受如是邪见不舍,随生计著,是名佛所说的“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见”。
有人认为处处做主的那个心就是真心,岂不知此心与我贪我见我痴我慢而共相应,处处做主,显性我执,一切贪嗔痴慢的境界悉是此心所变。道种智中说此心为第二能变识—我执末那识--即意根。有人认此心为真心,想要死时做主不受轮回,殊不知此心之存在不灭正是轮回之根本。只有随同觉知心一同灭去才能圆证涅槃寂静。意根末那恒于相分相应,无有中断时,无始劫时恒常运转,未有刹那间断,所以说此心恒、审、思量。是有作用、有变异的生灭有为之法,非能自在。
如果有人说我把意识觉知心修成一心不乱,不打妄想了或者是能够净念相续了这个就是开悟了,这是错将意识妄心的离念境界想成真如了、这个仍然不是禅宗的证悟,还是意识心的境界。因为这个还是能知能觉的心,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还有那个处处做主的心是意根也叫末那识也是存在的。如果说这个无念的境界是把第六识变成真心后的境界,那就是说这时的意识妄心没有了,只剩下恒而不审的真心第八识了,那么这时是不是就变成痴呆状态,变成不审一切境界的心了,显然不是,当意识觉知心修除妄想后,虽然能够入定出定,其实还是落在两边的,入定是一边出定是一边,而真心是没有入定和出定的。是中道心。
意根以具遍计执性故,恒审思量、处处做主,时时做主,不肯令自己消失,无始以来一向如是,令自心如来藏随之受诸生死。然意根分别慧极劣,离开意识就拙于分别,意识又不能触及藏识业种,只有意根方能触及,若离开意识唯能执有不能分别,当恶业受报时遂随恶业境风做主,而牵自心藏识受傍生等身。若造善业之人,正死位中则现善业境界,末那即于其中做主,受生三善道。共业世界国土之形成坏灭也如是,需由末那方能示现。凡此皆须依于末那之功能(非唯藏识自心所能现起,祂一切皆不做主,不起分别),故意根又名现识,所以佛法说;“受用、建立、身、是众生现识”。
关于意法关系;佛说;“意、法因缘生意识”,唯识中说,现象界中有情对镜时,必定有(相、见)二分同时存在,亦即相分现起时,见分也会同时现起(一定是先有相分后才能有见分六识心生起,不会先有见分后才有相分的),更不会没有相分而可以有见分六识单独存才。即便是离念灵知心(处于了了常知,寂而常照,其实不能常及长),也必定有相相对,这时有意识的见分,处于一念不生的寂而常照的状态中,但不能不缘意根和法尘单独存在和生起。观察七转识如何升起及运作?如何演变及消失?当你所修的动中定力成就后,身心是清净的,以思维观来观察可以感觉到身体是清透的,这时如来藏所提供的触尘让身识和意识清楚的知道是清净无妄念的,意识对于这种状态做细致的了别(能够详细地分别出身体中那一处有否有变化等,感知触尘的状态,有证自证分故也能感知意识自己在思维什么)。同样眼识看到的是色尘粗相,如眼识能分别显色—青黄赤白,而不能分别形色、表色、无表色,故意识有别于眼识(每一幅色尘的形态,连续的色尘图片的分别就是眼识与意识的识别过程),这也是意识生起运作的原因。意识所面对的是对于细相了别。同样面对于声尘、味尘、香尘,耳识、鼻识、舌识也只能了别粗相,这样意识能了别五尘的细相及其所现的法尘,因此五识须与意识具起,方能了别五尘,意识也是眼等五尘的具有依。
所见的都是藏识所提供的内相分,能见的也是藏识的功能即种子流注所显现的分别作用(能见所见都是自心所现)。当你睁眼的瞬间所见的是一幅图像,藏识透过眼根将这幅图像转为内相分似有质境,内尘的变动意根不能分别而唤起意识要进行了别,同时眼根也触及色尘(内相分)做出形象化的了别,意识做细相了别,从而看清这幅图像的真实状况。恒审思量的意根总是时时的对内尘变动去识知,但自身又了别性很差,故发现内尘的变动就唤起意识去了别。
了知六七识之自性,才能了知三界一切法相之自性;不同原因及不同外缘,必定产生无量差别法相,而一切法相皆由自心藏识转展而生,非独缘能现。藏识依色阴及不坏命根之六根,变生出内相分五尘与意根末那相触,转生出法尘,故六尘具起;六尘具起故十八界具足,万法生。此万法皆由内六尘相分而起,此六尘相分似有质境,而非如外五尘相分必有质境,故能由非色法之七转识所触知了别。七转识以能触知了别内六尘相分故,具见闻觉知体性,是故七转识现行之时,恒有能取六尘相分之性,名为能取,依此能取性而集后有种子即为识藏的集性自性。现观自心现量,故知八识心王之集性自性,则知执此能取所取境界都是妄想境界。实为自心取自心,非外法可得。证知此理则知三界一切法相悉是如此。名为了知三界一切法相自性。
综上所述;众生于三界中生活,每日之现量境界既是所取之六尘相及能取之我—七转识—能觉能知而又处处做主之心。然此能取及所取相分(我与六尘相),皆依藏识自心而幻起幻灭。当外境界风吹(外相分入),藏识便依五根现起内五尘相,七转识浪随之现起,追逐五尘及其所生法尘,相续生灭不断,藏识与其中间犹如明镜现诸等,而不分别取舍,显现能取及所取之七转识及六尘相之生灭变异,而自身是如如不动的。
能取之我所涵盖七识,即为见色的眼识、辨别声音的耳识、能分别所食味道的舌识、能嗅出气味的鼻识、能感知身体状态的身识、还有能分别五尘粗相也能分别五尘细相及法尘相的意识,还有第七识意根,在唯识中说为末那、即处处做主之心。佛陀于阿含经中说“眼、色因缘生眼识,,,,”乃至“意、法因缘生意识”;从眼识到意识等六识心体,都是根、尘、触三法和合因缘所生识,摄属识蕴中,都是所生法,是有生有灭的法;因此意识既是有生有灭是籍缘而生的法,当知必定是必灭之法,不是常住法、本住法。通过观察意根—末那与意识的区别,找出意识与末那的相互关系,全面清楚地知道二识的自性,真实证得其非有真实的自性,并于一一法界现前观察,且审细观察,弄清意识觉知心自体及其变相,比如;离念灵知心、定中的离念灵知心,一念不生时的意识心等等,都是生灭的法。色身,意识,意根都是无常之缘起性空的我,都是第八识所出生的法,本身自性生灭的,因此确认自己是虚妄的。只有第八识常驻的,我见、常见、邪见无法存在了,由于第六识透过这样微妙殊胜的观察后,发现十方法界一切有情皆以第八识为本,能这样现观自他有情无分别心的清净运为,这时身心的真实感消退了。从而断除我见,破无明,证初果,得入道矣。
�\ɲ���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