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 之孟子《齐桓晋文事章》随笔

       孟子出生的时代已经属于春秋战国晚期了,秦国已经开始走向大一统战略了。孟子学了一肚子的儒学道理,施仁政,宽牧民。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就因为他坚定地宣传以仁治国的观点。在这篇文章里他劝说齐宣王罢兵锋,对百姓施仁政,以民为本,通过仁政强国,最终成为新霸主的故事。

       孟子放在现代,就是一个超级演说家,更是一个谈判高手,也可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师。他有一肚子的知识,能讲典故,增强他的说服力,会编段子,增加他的感染力,没有干吧的陈述,没有站在德道高地的说教,面对君王,侃侃而谈,循循善诱,成功的把自己的思想装进了别人的脑袋里。 站在今天,我们拥有了几千年的知识积累,更有那么多历史事实为鉴,所以对孟子的那一套学说的优劣已经完全明白。会认为他的主张不合时宜,不能解决社会问题,面对强敌环侍的局面是该富国强兵,时刻备战,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经验我们全民族都深有体会。

         同样的道理,在战国时期,仁政治国是会有人赞成,但真正能接受施实的一家也没有。孔子就一直在宣传他的仁治思想,他还出身在鲁国,向前追溯,鲁国还是正统的周室后裔建立的,一直沿用周礼周制治国,而周朝之初就是以仁义立国,周公都被后世尊为圣王,是孟子倡导的儒家典范。周天子领导各诸候国数百年,随时各诸候国强大起来后,周朝的政策也就随形势的变化而走向消亡。各诸候国在争战过程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实际的利益,这些实在的城池和土地是单单讲仁义换不来的,所以才有了春秋无义战之说,也才有了战国七雄的产生,这就是周朝统治力弱化后,各诸候大国吞并小国,强国侵蚀弱国的后的结果。

       自三家分晋之后,周朝实际已经没有了存在感,也标志着周朝统治的终结。所以,进入战国时代的各诸候国面对的局势已经不是周朝政策能解决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都在寻求成为领导者,所以才有了齐桓公、晋文公的功绩。他们用事实证明,强大的武力才是号令诸候的保证,单纯讲仁义的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孔子周游列国虽有满腹经纶却找不到栖身之地,他的观点有弟子三千学习却无一君王接受,他的儒家观点得不到所有君王们的采纳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他们的当时的治国强国没有立见的益处。

       诸候国中改革最彻底的是秦国,采纳法家的办法,以军功立国,以战养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吞并六国最终一统天下。武力可以打天下,但武力不能治天下。实事也证明了,秦始皇虽然有野心,但秦二世就亡,要治国,还是需要孔孟之道,特别是孟子的民生观点,要把仁义推行到百姓身上,自然就有民安国泰的景象。

        孟子在这一篇里讲仁政,更讲爱民,要求国君把仁义推行到民间,君王以身做则引导百姓安居乐业。由君王发给百姓土地,盖房种地,发展副业,这样民有恒产就有恒心,就能安心过日子。百姓富足了,国家会跟着强大起来,会吸引人才来投靠,会被诸候所敬重,自然就可以称王天下。这些观点看上去很美好,他关注民生,切实为百姓的生活着想,可他给出的建议是君王分土地给百姓盖房种地,把土地由君王的私产变成百姓的私产,通过这种方式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这均穷富的思想有点超前,没有被当成疯子抓起来真是万幸。

       只能说孟子是一个理想家,一直为理想奔走,但就是没有市场,只能说明他的观点与时代脱节了。看不清当时的天下大势,不能因地制宜,不能因势利导,而是一味推销自己的观念,这样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是不是有点傻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 之孟子《齐桓晋文事章》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