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通常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外在环境。通常表现为发生了某件不好的事情,它作为导火索,引爆了整个人的负面情绪,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此看来,负面情绪的爆发必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
而具体是怎么引爆的呢?首当其冲是事件本身给当事人的感受。比如准备了很长时间的考试,最后却落榜了。这可能会让人当场emo。比这更容易让人emo的则是身边的人尤其是亲近之人对于这件事和当事人的道德评判。注意,是道德评判。仍以考试为例,在名落孙山后,诸如“你要是更努力一点肯定就过了”的态度,并不会让当事人感到安慰。
另一方面是内在因素。《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中提到了一个概念“人生坐标”,是用坐标系的形式来展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因为我们对于外在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影响我们的内在情绪。
那么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又是受什么影响的呢?童年是主要因素。正如书中所言:“想要理解你的现在,就必须回顾你的过去”。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我们影响极大,甚至影响到我们在之后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童年的经历让我们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独有看法,从那时起,我们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所以,若我们童年时的经历让我们习惯以悲观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可能会更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二、童年如何影响现在?
为什么童年经历对我们如此重要?它又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心理咨询会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TA理论。TA理论把人们在沟通中的自我状态分为三种:父母、成人、儿童。即“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且每个人都具有这三位一体的状态,只是各部分所占比重不同。
三种状态简单来讲,即已经长大的我们,如果表现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就像小时候时,任性、胆小,我们就处在儿童状态中;如果我们是在模仿父母或与父母形象相似的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不自觉地扮演或严厉或慈爱的“父母”,我们就处在父母状态;如果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是针对此时此地所发生事件做出的反应,那我们就处在成人状态。
成人状态可细分为挑剔型父母状态和养育型父母状态两种。挑剔型父母口头禅多含批评、愤怒及严厉字眼和情绪,养育型父母多为不分场合的过度照顾。比如书中所描述的蛤蟆的父亲“会用非常不满的眼神看着我并叫我的大名说:‘西奥费勒斯,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许这么做!’”是典型的挑剔型父母。而蛤蟆的母亲“总是在其他男生面前叫我小西奥,还要给我梳头发”,甚至“有一次当着我朋友的面问我有没有穿干净的内衣”,则是养育型父母。无论是哪一种,本质上都没有将孩子首先看作是独立的人,而是将孩子单纯视作附庸,没有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忽略了孩子的真实需求。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孩子渴望逃离,因为在这里,父母都是对的,自己都是错的。
在父母状态中,挑剔型父母状态容易被误解和忽视。它如我们内心的一个法官,他的职责就是控诉、批判、谴责。当一个适应型儿童状态比重大于挑剔型父母状态的人,他更容易批判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他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谴责自己、甚至折磨自己。
儿童状态可分为自然型儿童状态和适应型儿童状态。自然型儿童具备快乐与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这些与生俱来的情感。我们在婴儿或儿童阶段,总是通过这些基本的情感来获得父母的关注,父母在大多数的时候也总是会给我们积极的回应。但由于教育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可能会觉得太多关注会宠坏了孩子,也可能会因孩子频繁吵闹而厌烦等等。此时为了“生存”,孩子就必须学会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产生的后果。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情况,这就是适应型儿童。
倘若孩子选择用激烈防抗,结果显然会不如人意,毕竟孩子面对的是两个身高、体重、智力等都远超自己的成年人。所以适应性儿童往往会选择顺从,比如不争辩且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通过炫耀自己的闪光点来取悦父母、为了安抚父母而选择先道歉等等。这些看似妥协与忏悔是行为,实则是在防御父母的攻击,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所以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由此可见,从幼年开始,父母的某些反应,就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以至于在成年后,我们还会因为某些词或某些场景而触发童年的感受。正如作者所言:“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
三、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虽然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生活中的每一天,没有人在逼迫我们一定要产生什么感受,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我们,但最后终究是我们自己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感受。我们选择了“快乐”,选择了“愤怒”,选择了“悲伤”。只不过这一切的选择都是无意识的。
当我们处于儿童或父母状态时,我们的行事几乎是不需要思考的,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就像是在演戏,此时我们选择的情绪也更多是负面的。而当我们处于成人状态时,我们可以计划、考虑、决定、行动,可以理性而合理地行事。我们所有的知识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是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我们可以真正联结并理解自己的情绪。
成人状态的难点在于必须从情绪中学习而非在情绪化中沉沦,当然这需要更多的方法论需要我们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之外去探索。不过作者也提供给我们一个方法,那就是认识人们玩的心理游戏和他们人生坐标之间的关联。
我们的生活就像是连续不断的心理游戏,不同坐标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心理游戏。比如处于以儿童状态为主的二三象限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就喜欢玩诸如“可怜弱小的我”、“我真不幸”等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处于以父母状态为主的第四象限的人则喜欢玩诸如“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等将自己置于权力和权威制高点的游戏。
当我们认识到心理游戏与人生坐标的关联,反求诸己,辨识他人的感受,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真诚对待当下与自我,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你想别人怎么爱你,就怎么去爱别人,更要学会怎么去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