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的答案是抹杀真相的帮凶

这两天加了一个调剂群,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心思去调剂,只是想着看看调剂里面有什么门道罢了。打心底里还是想着二战。

恰巧看到一个跟我专业相关,而且也还不错的调剂信息,便去私聊了那个群成员。把信息推给我后,她说我成绩也不低,要是能走个好调剂就不要二战了,以后的考研形势只会越来越难的。我很感谢萍水相逢的人能够给予我慷慨的善意。

面对是否要二战的问题也不是没有过顾虑,想得最多的便是再来一年胜算能有多大,以及自己能否承担得起再次考研失败的后果。朋友昨天打电话给我,说没有想到考研失败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会这么大。在考前我立誓只考一年,也宽慰自己考不上就找工作呗,那时的我并不排斥走入社会,反倒对进出于写字楼的生活带有梦幻的憧憬。但当我走到需要开始投简历找工作的这个节点时,我的排斥心理逐渐水涨船高,漫过了我所能承受的阈值。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但平平无奇的技能与经历却无法支撑我拿到一份理想大厂的offer,我排斥的是需要面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这一事实。

平庸的女孩子总会被家人规劝着去考公务员,我对此并没有过多的热情,只是想着能少听到一些叨扰的话,就拿起书看了起来。于是最近的日子就被准备考公、投简历面试以及修改毕业论文填满了,期间还在等待着武大最后的复试线。单纯的在某个时间内只要把自己投身于一件事情当中是轻松而简单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分出好几个自己来去同时解决不同的事,同等重要且不容有误。

我翻看了一会调剂群里的信息,关于能走就走二战更难的疾呼从未间断,这些字眼都被我敏锐地捕捉到了,并在我的心里滋长,使我开始动摇。晚上洗个澡让自己暂时从杂乱的情绪里抽离,氤氲的水汽包裹着肌肤,脑子里却禁不住去想一些白天摄入的讯息,“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猛地掉入这些讯息中。它也被称为“沉默的数据”,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我所听闻的疾呼都来自于迫切希望能够调剂的人,因此相关的讯息是未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也不够客观充分,只是在那一刻我选择了听信并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其他信息,我的思考也是不够充分的。幸存者的答案是抹杀真相的帮凶,只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克服幸存者偏差。

在想通了这点后,我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胜算大吗?能承担得起再次考研失败所要面临的或许会更加严重的蝴蝶效应吗?理性思考后,我依然用过去一年支撑自己的话说服了自己:尽人事,而后听天命。如果困难不会轻易地放过每一个人,那就勇敢地和生活正面刚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存者的答案是抹杀真相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