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美国新版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一经发布,立即得到了全球医师的讨论,高血压的标准从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45%以上的人口都是高血压患者!
“血压线就是生命线”这句话真的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也成了闻之色变的魔鬼,然而,许多高血压,却都是由于生活习惯引起的!
快节奏的生活、不规律的作息、饮食结构的变化、抽烟喝酒、熬夜加班,都会导致身体内环境紊乱,从而出现肥胖或营养过剩,诱发高血压!
01
高血压的亚洲特色
前不久,由日本自治医科大学苅尾七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发布的首个“亚洲动态血压监测专家共识”指出,亚洲高血压患者有其独特表现。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高血压的表现也有所不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梅颜也说,高血压表现不同,治疗手段就必然有所差异。
亚洲高血压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
(1)中风比冠心病更普遍
西方人群冠心病更多,而亚洲人群脑卒中更多。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刊文指出,中国是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中风风险十分突出。
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50/10万,冠心病事件年发病率为50/10万,前者是后者的5倍;而在西方国家,两者的发病比例大致为1∶1。
(2)引发疾病的危险更高
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关联性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更强。
血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和31%,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分别增加24%和21%。
不过,与西方人群相比,血压降低的有益影响在亚洲人中也更明显。
(3)对盐更加敏感
亚洲人可能具有遗传倾向的盐敏感性,即摄入高盐饮食后,血压增高幅度高于欧美人。
调查显示,中国六成高血压患者都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这种敏感可能与国人本身吃盐多的习惯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而在中国,南方人每天吃7~8克盐,北方人则高达12~18克。
相应的,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南低北高”。
(4)肥胖因素影响不同
肥胖对血压的影响在亚洲人和欧美人中也有所不同。
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可能会在体重指数(BMI)较低且BMI增幅较小的情况下,出现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
(5)隐匿性高血压更常见
隐匿性高血压是指在诊室测量血压是正常的,而在诊室外血压升高,包括清晨、日间和(或)夜间血压升高。
亚洲人隐匿性高血压患病率高,究其原因,与血压晨峰现象、睡眠呼吸暂停及睡眠障碍等导致的夜间血压高有关。
02
高血压如何预防?
高血压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群体现象,中国数亿高血压患者,成为了慢病主力大军。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回应我们该如何降压呢?
(1)调整生活方式
减盐对控制血压尤为重要,盐摄入量过高会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风险。
减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干预措施之一,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改善人口健康的方法之一。
对于口味较重者,可尝试阶段性减盐,即每月或每年减少5%的盐摄入量。
以下食物要少吃:
加工肉制品、腌制食品、果脯类、腐乳等高盐食物。
酱油、番茄酱、甜面酱、味精、鸡精等含钠量较高的调味品。
白面包片、方便面、披萨饼等高盐主食。
(2)控制体重
超重、肥胖是升高血压和引起心脑血管病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在40~50岁肥胖者中,高血压发生几率要比体重正常者高50%;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体重每减轻10公斤,血压就会降低5~10毫米汞柱,高血压患者控制好体重就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同时降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
控制体重的最佳方式是坚持锻炼身体和适度调整饮食,不要乱用减肥药,也不提倡过度节食减肥。
(3)控制情绪
大量案例证明,脾气是影响高血压的一个主要的因素,脾气越是不好的人,越是容易得高血压。
中医上说,高血压是肝阳上亢,意思是说,高血压是从火上来的,而生气,气之余就是火,所以经常生气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03
高血压自我监测,应注意什么?
随着对高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血压不稳定对心脑肾靶器官损害越来越受关注,家庭自我监测血压能较好地记录血压波动情况,能客观反映血压真实状态,是目前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价重要手段,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测量注意事项如下:
(1)、测量血压前应接受医务人员培训;
(2)、测量前半小时不吸烟、饮酒、咖啡和浓茶;
(3)、初诊血压不稳定,每日早晚测1次,连续测量1周后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参考;血压稳定后,每周择一天测量,早晚各1次;
(4)、当对自测血压有疑问时,请向心内科医师咨询,不要因血压值高低随意自行调整降压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