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972天。
今天分享下张天翼先生最好的儿童讽刺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大林和小林》。
它是中国长篇童话的开山之作,同时也奠定了张天翼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拓荒者的卓越地位。这本书出版于1933年,解放前后多次再版,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研究者达成共识:它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
其中奇思异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每一个孩子放进书架,珍藏一生。张天翼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在回忆自己的创作历程时曾经说过,从1932年,他创作的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大林和小林》,到1956年《宝葫芦的秘密》,这20几年间,他是按照自己规定的“两条标准”来写作的:
其一,要让孩子们看了能得到一些益处,例如使孩子们能在思想方面和情操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和教育,这是为孩子们写东西的目的。其二,要让孩子们爱看,看得进,能够领会。
这“两条标准”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有益、有趣。也就是儿童文学作品应当对小读者在思想道德情操,人格完善上有益,同时要写得生动有趣,才能对孩子们有吸引力,使他们更加乐意阅读。
比较过去的童话,张天翼的作品更加清晰明确。集合了嬉笑怒骂,玩世不恭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辅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儿童文学的创作独树一帜,成为了难以突破的文学高峰。而故事的趣味性,直观地决定了书籍的可读性。
张天翼的童话巧妙融合了现实和幻想的世界。让人明知有些故事情节是艺术夸张却又觉得合情合理。这就是张天翼独具魅力的创作特色。
书的开头,大林和小林在父母死后外出找活干。可恶的妖怪不肯放过他们,小林问“一定得吃我们吗”。怪物说“不吃你们也可以,可是你们得送我几件珠宝”。大林和小林哪有珠宝,赶紧逃掉了,只有麻袋还丢在地上。怪物饿了,拾起麻袋就吃了下去,可是嘴太大,麻袋太小。麻袋塞进了他的牙缝,他只好拔起一棵大松树当牙签才剔了出来。
这样夸张的写法,铺开了作者肆意遨游的想象世界。孩子们遇见怪兽没有立刻逃跑,而是和怪兽面对面地谈起条件。这也会让人产生代入感,觉得这个架空世界就应该是这样。先谈一谈,谈不拢再说。
到了城市,小林被绅士狗皮皮抓住,皮皮说“我们的法律这么规定的。我既然拾起了你,你就归我”。小林不服,就和皮皮去问国王。国王拿出法律书翻了半天也说,法律第38864条,皮皮如果在地上拾得小林,小林即为皮皮所有。
这段似乎现场编写的法律,让人不禁联想穷人失去人身自由的惨状,而绅士们的恶行竟然还有法律保护。你说荒唐不荒唐。此外,张天翼在情节塑造当中,更加突出地使用了类似于传统漫画的创作手法。故事每个个体的行动,思维的跳跃,都在他的艺术加工下变得无比生动。一个个看似荒诞无稽的情节,竟然写出了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
一个人如果跑得快,帽子飞上了天还怎么办。一般人可能会说伸手抓回来呗。张天翼可不这么想,在这本书里,狐狸平平追小林的时候,帽子被风吹上了天,但他的帽子却挂在了弯弯的月亮尖上。只有等月亮圆了,挂不住的时候才能拿回帽子。
这样的情节充满了孩子式的夸张和想象。绅士狗皮皮抓到小林后,曾把小林扔到一个水桶里。站在拍卖台上大声叫着,第一桶有小林一只,墨水一瓶。这种充满京味叫卖方式是不是像极了当铺朝奉那一句“虫蛀鼠咬破皮烂袄一件,破铜烂铁老旧怀表一块”。
要是只有小林一个,哪会有这种幽默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大朋友也许会问。为什么在张天翼之前,近代中国就没有像模像样的长篇童话呢?
纵观儿童文学史,我们会发现,上世纪30年代初的儿童文学界,要么从封建礼教里面去寻找素材,要么直接生搬硬套国外的童话,充满了阴阳怪气、妖魔鬼怪,变得这也不像,那也不像。
张天翼就像是一位拓荒者。他主张描绘“真的世界”,刻画真的人,讲真的道理,从而将讽刺文学与儿童文学进行了完美的重塑。写得既趣味又真实,相对马克·吐温温和宽厚的讽刺方式,张天翼的手法更加直接,更加锋利泼辣,仿佛是一把尖刀,直戳人心。
《大林和小林》就是用幻想的框架,讲一个真实存在的故事。例如,故事一开始采用了双线写法,让大林和小林被妖怪追逐,分头逃命,实则是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成长环境,给他们的生活进行对照。别看大林和小林双胞胎,亲兄弟,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小林诚恳踏实,希望用劳动创造财富,又极具正义感。即便是王国的贵族、首富纷纷下令,要身为火车司机的他,卸下送往灾区的粮食,给公主运送香粉时,他也不向权势妥协,坚决不开火车。这时的小林和他的朋友巧巧乔乔,中麦伯伯一样,代表着旧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大林崇尚金钱、奢侈浪费,寄希望于不劳而获。为了给富翁叭哈先生当儿子,舍弃了原本父母给的名字,参加奢侈的聚会,上毫无意义的学校。命令手下做这个,做那个,把自己也吃成一个大胖子,谁也认不出他来。其实被金钱腐蚀掉灵魂的大林,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吃掉了原本的自己,变成了一只蛀虫。
这种对照式的写法并不局限于两兄弟,张天翼还划分了故事中的善与恶,通过对“有钱人”和“穷人”之间命运的对比和反差,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用儿童能够接受的喜剧方式呈现了出来。比如把小林买走的四四格老板,一直让小林工作。他对小林说“你早晨三点钟起来,替我到厨房里把早饭拿来,然后你给我剃胡子,然后你去做工,然后休息一秒钟,然后再做工,再做工”。
这些重复表面上看,是因为四四格的鼻子大有回音,实际读起来,它暗喻了剥削者“吃人”的心理和状态。当孩子们失去利用价值之后,四四格就会把他们变成鸡蛋吃掉。人会变成“鸡蛋”被吃掉,大朋友是不是觉得张天翼的幻想世界很夸张。
别急,还有更夸张的。为了对抗黑心老板,小林打死了第一个四四格,结果第二个四四格站了出来。打死了第二个四四格,第三个四四格又站了出来。每一个四四格都有着相同的容貌,让人觉得既滑稽又不解。为什么这些坏家伙这么难缠呢?
其实这些杀不光打不死的坏“小强”,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剥削者。作者也借小林之口说出了民众的觉醒。泥土是我们掘的,汗是我们流的,桶子是我们搅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卖金刚钻了。
虽然小林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可最终,偷偷拿着金刚钻去卖的他,还是遭到了黑心老板的毒打。四四格依旧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张天翼笔下的王公贵族是这样的。王子在观看运动会的时候,偷窃了一个老人的帽子,老人刚刚叫出声,王子就对老人又踢又打。巡警们却不分青红皂白抓住了老人,罪名是老人用胸口,打了王子的拳头和脚尖。这不是完完全全的颠倒黑白吗。
这种夸张的讽刺手法,把王子、巡警等人的丑陋恶毒的嘴脸,深深地印在了这段文字上了。这样生动巧妙的夸张,尖刻精准的讽刺,诙谐地剥开了残酷社会的真实面貌,就像一颗刚摘的樱桃,入口时只能感受到童话世界的滋润与甘甜。但慢慢回味,那些蕴含着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与思考,便一幕幕地显现出来了。
这就是张天翼的高明之处。他将现实社会的人生百态,不仅置换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还预示了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家长朋友可能会问,这本书有这样强烈的现实讽刺意味,应该是给成人看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孩子的各种必读书单上面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大林和小林》不仅传达了文学思考,还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比如,在故事最后,流落富翁岛的大林,效仿着周围不肯出力,不肯改变的其他富翁,躺在金山上面慢慢等死。而贫穷的小林却和其他工人团结起来,即将推翻新国王的昏庸统治。明明是一对双胞胎亲兄弟,为什么最终会走向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呢?
其实,大林和小林的差异,绝不仅仅是性格造成的。他们的成长环境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林是一个不幸的孩子,被绅士狗皮皮拐卖,被黑心的四四格老板压榨,但他也是幸运的。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保留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心。而当小林被怪物追捕时,善良的火车司机中麦收留了他。即便自己生活窘迫,中麦也没有抛弃小林。这种互相关爱的环境,给了小林最好的教育。
反观大林,他的首富爸爸叭哈先生替他安排好了一切。不让孩子劳动,不让孩子学习,还命令二百个听差,把大林要做的事情统统做完,替他上学,替他吃饭,甚至动动眉毛,动动嘴巴,都要仆人帮忙。这样糟糕的家庭教育,自然让大林迷失了原本的自己。
社会教育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关注和时间、精力投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本。教育的根源,首先在于家庭及其家长。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过度的赏识教育,不足的挫折教育,对于儿童健康性格的塑造是完全不利的。大朋友有没有反思过,我们是否也已经为孩子铺垫好了一切,不知不觉变成无限溺爱,毫无原则的叭哈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