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花终结爱果

曾经看到过一则对青少年犯罪的采访,问:“如果可以选择,你希望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那些不足十八岁的孩子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低头沉默不语,后又慢慢抬起他们稚嫩的脸庞,说出他们充满了失落的期望。

  “我希望爸爸妈妈不会天天吵架砸东西”,“我希望爸爸妈妈能比爱工作更爱我一点”,“我希望爸爸妈妈多笑一笑,而不是天天愁眉苦脸”……那些孩子们说着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期望,或许那些是别人的爸爸妈妈有的很平常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却很奢侈。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十二岁小男孩的回答,他说:“我希望爸爸妈妈离婚。”就在记者和周围的人都震惊的时候,他慢慢道出了原因:“在我记忆里爸爸妈妈很少在一起,爸爸工作很忙,偶尔回来一次也是对妈妈爱理不理。有的时候生气甚至会对妈妈动手,我想亲近一下爸爸,他也是很排斥我。”说着小男孩眼里闪着泪光,又继续说了下去:“有的时候我希望我没有出生,希望我妈妈能够离开我爸爸,开开心心的生活。”后来才知,他是因为不小心碰到了别人,对方骂他有娘生没爹教的时候,他忍不住拿起路边的石头砸了过去。

  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近年来甚至增加了许多。有的是冲动,有的亦是无心之失,可追本溯源,往往是他们成长的环境导致了他们如今的样子。

  我们常说一种观念一代人,现代人的经济水平提高,思想也逐渐开放。很多人觉得婚姻是我的自由,所以闪婚闪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没有孩子的还好,如果有,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孩子。

    17年的北京高考状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别人问他爸爸妈妈平常是怎么教育他的。他说:“我爸妈也没有特别管我什么,偶尔我惹妈妈生气,爸爸就会过来教育我,说你妈妈是我们俩的公主,你要是惹她生气,我就惹你生气。我以前也贪玩,后来觉得爸爸太厉害,我想像他一样厉害,所以我就会努力学习。”说完,他就开心的和记者讨论爸爸妈妈会带他去哪儿玩。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原生家庭出来的孩子,不以偏概全的说,最起码大部分都是自信开朗的,因为他们在爸爸妈妈身上感受到的是爱。一个男孩看到爸爸爱妈妈,爸爸对家庭的责任感,他长大之后自然就有这种家庭归属感。而女孩也一样,妈妈的温柔勤劳,相夫教子自然是孩子看在眼里的。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下成长,不说孩子以后会是多么有出息,最起码从家里得到的爱和安全感,自信和乐观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反观离异家庭的孩子,有的自尊心强又自卑,胆怯懦弱,这种大多数是单亲孩子,他们缺少父爱或者母爱,或者来自于父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导致他们在社会中觉得“低人一等”,没有自信没有胆量去勇敢表现自己。还有一种就是重组家庭,婚姻生活不美好离异可以理解,但是请衡量好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的关系,无论是哪方的孩子,要尽父母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感受到爱。否则我们要么看到羞怯胆小的孩子,要么看到的是浑身充满戾气的孩子。孩子无过,请不要用家长的错误让孩子承担最后的结果。

  或许有的人疑问,有的人明明是生活在原生家庭里,为什么依旧过得不开心。相信大家对前几年的“狼爸虎妈”印象颇深。在教育学上来说,他们属于专制型的家庭。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的消极情绪,或者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有个节目曾经采访过一个在狼爸家庭成长的孩子,她后来从国外著名大学博士毕业,工作收入自然是很好。主持人问:“你获得这么高的成就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她哽咽着说:“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自己,是我自己能够在这样狠的家庭中忍受过来,好在,我现在独立了,我最希望的是我以后的孩子不要和我有一样的遭遇。”底下她的父母早已泣不成声。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么优秀的她父母的教育肯定很好,殊不知父母给她带来的伤害却比成就更牢记于心。正向的管教是没错的,但千万不要把“棍棒”变成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棍棒”会打没孩子的欢乐、打没了孩子的个性、创造性,最重要的是,打没了孩子的所想要的爱。爱有千千万种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并能身体力行,感受过爱的人,才会去更好爱别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可以理解,但是选择一种让孩子可以开心成长的教养方式不是更好吗?可以管教,可以严厉,但凡事有个度,让孩子在宽容理解的环境下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民主型的家庭不仅仅是教养方式的民主,它所呈现出来的家庭氛围都是轻松自由的。有的家长属于恨铁不成钢,于是每天家里都是“乌云笼罩”。孩子在这样压抑的氛围怎么能够开心,时间久了就不仅仅是不开心而是抑郁。小学生中学生抑郁跳楼的现象越来越多,孩子虽小不代表他们不懂,或许他们想要的只是爸爸妈妈对他们鼓励的笑一笑。而爱笑的家庭,必定也有爱笑的孩子,这笑中有鼓励有支持有接受,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记住抱怨会生抱怨,乐观会生乐观,家长所营造的氛围,亦是孩子以后所展现的样子。

最后,想问一句家长是怎样看待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呢?是家庭里的最底层,一切需要长辈控制,还是可以有自己的主见还是平等对待呢?最近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开播又收获了一大批粉丝,里面的杜江嗯哼父子更让我喜欢。因为杜江对嗯哼说,我是你的爸爸也是你的朋友,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商量。杜江能用平等的身份和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像很多爸爸习惯性以“长辈”自居,用“父亲”的身份去压制孩子。传统的中国式爸爸喜欢给孩子灌输成人世界的标准,要求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懂礼貌、学乖巧,人前不能大哭,不能嬉闹,不能给你老爸丢脸。而杜江恰恰与之相反,嗯哼是个活泼好动,有点话痨,又热情奔放的小男孩,杜江很尊重儿子的天性,只要不过分,都鼓励嗯哼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尊重孩子的意见,不代表就是纵容犯错,嗯哼做错的时候,杜江也会认真地教育。所以家长要掌握好平衡度。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给予他们宽容和理解,孩子回报的是信任和爱。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不必强行灌输要察言观色,要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会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方式,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尊重中获得信任感,安全感,自信感。

我们无法得知未来会遇见怎样的生活,碰到怎样的事情,如果可以预知,你的孩子是否有勇气去面对?

所以,让孩子在爱中开心,在爱中自信,在爱中乐观,在爱中去过好他们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花终结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