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从此爱上作文课》一书包括八章内容。一、打开作文教学的“心结”。二、教我们能教的作文。三、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四、作文不仅是作文课教好的。五、作文课是条多行道。六、作文课是座立交桥。七、作文课就是大家一起讲故事。八、站在门里教作文。
打开作文教学的“心结”
一、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积极地认识生活、表达健康的思想感情,是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基本途径。写文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表达需要,应该是负责任的思想呈示。任何由外在概念出发的写作,都不是真情实感的表现,任何无节制的自我宣泄都是缺乏责任的自私表达。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产物,表达真情实感,文章才能感人。
首先,表达真情实感并不是原始情感的实录,它和适当的加工并不矛盾。真情实感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美丽的,应该是一种负责任的表达。
其次,文章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发自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来自外在的概念,应该是来自真诚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思想。
再次,表达真情实感当然要以“我”为写作的中心,但又不是在认识世界上一切以“我”为标准,一切服从于我的意志,而是在文章中表达我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的感动,我的感恩,我的同情,我的怜悯等,写出我的丰富生活,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长,我的烦恼,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二、什么是“个性化表达”
个性化表达是以语言规范为基础的高品位表达,必须以遵守语言的基本规则为前提。用僵死的语言规则去框范学生鲜活的语言,必然使学生的语言苍白而没有活力。
个性化表达,追求摆脱千人一面的学生腔的表达,更在于表达的言之有物。表面看起来是形式问题,实际上是内容问题。所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没有思想,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无论语言怎样有文采,怎样地讲究形式和修辞,只能是没有血色的皮肤,不管白皙还是黑红,都不是健康的,就像没有内在的修养的模特或明星,无论线条和五官是怎样的经得住推敲,都算不上艺术家。
个性化表达以个性化阅读为支撑。“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外从不读书,课本也没有好好读的人,谈什么语言的个性化表达,只能是痴人说梦。就像好的身体不是依靠吃药和进补,而首先是饮食结构的合理,个性化的表达,首先是要有良好的阅读。在广泛阅读,尽可能多读的前提下,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读好一类书,读好一个人的书,读好一本书。这样既能培养阅读的兴趣,也能加强有效积累,更容易内化为写作的素养,对语言的作用更为明显。
三、为什么要“多元化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坚持一元化标准,在貌似公正的背后,是对一部分学生学习权利的牺牲。强调多元化评价要求,我们不能用既定的框框约束学生的写作,也不能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习作。尊重学生的写作劳动是多元化评价的本质,在宽容中引导是多元化评价的基本要义。
实行多元化评价,是作文教学其他新的理念能够真正在教学中得到体现的保证和前提。
倡导多元化评价,首先应该明确:作文教学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在于分出优劣中差,也不在于挑选;评价的目的自然也在于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会不会写,写的好不好的结论,给学生一个能得多少分的判决。我们的教育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写作教学就不能只为少数写作尖子服务,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成长,享受写作的快乐和成功,而坚持所谓的一元化标准是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
多元化评价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标准,使所有同学(至少是绝大多数)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功。
多元化评价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写作劳动。当然,多元化评价不是一种简单的包容甚至纵容,而要在宽容中引导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都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只能宽容,否则便束手无策。但要宽容,更要引导。如果不能宽容,就会扼杀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个性,甚至扼杀了写作的天才;如果不引导,问题就不能得到矫正,学生就不能提高。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学生学习写作,如同孩子学习走路,摔跤是难免的,该摔的时候让他摔去,但完全放手,没有老师的扶助和引导,或许会把孩子摔坏。其实,在我们头疼的问题后面都潜藏着这些孩子的写作潜能,关键就在于引导得法。粗暴简单的否定,或者使这些孩子更加偏激、更加另类,走上一种完全自我的写作;或者使他们丧失了可贵的才气和个性而泯然众人。可以说,在宽容中引导是多元化评价的基本要义,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有效方法。
作文课就是大家一起讲故事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有一个发言,题目是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作文写得好的人都是会讲故事的人。要讲别人的故事,也要讲自己的故事。要会讲故事,首先要会编故事,要乐于大家一起讲故事,更要乐于大家一起编故事。所以,语文老师在跟学生讲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故事意识。什么叫共生写作呢?简单说就是大家一起写作文,大家一起讲故事。
一个人积累的材料往往都是很有限的,善于利用别人的材料,拥有材料就会更加丰富,说不定在考场上我用的就是某个同学的材料,而这位同学说不定用的是其他同学的材料,那么这就是共生写作了。
共生写作就是大家一起写作文,就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写作文。
共生写作教学的基本主张
一、在写作中学写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渔”就是方法,我们语文教学就在讲方法,阅读如此,作文更是如此。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学会写作呢?因为作文课上没有写作,总是老师讲怎么写,总是读别人的文章。在作文课上,学生不写,老师不写,老师也不带着学生写。老师只是说你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老师就是说谁写的好,谁写的不好;老师就是说哪篇作文好,哪篇作文不好。而共生写作就是把课堂变成写的过程,老师写,学生写,大家一起写。就是在写作中学会写作。作文课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写作的过程,丰富写作的感受,感悟写作的规律,获得写作的积累,形成写作的经验,总结写作的方法。共生写作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去感受,去积累,去感悟,去学方法。
二、用写作教写作
首先是教师用自己的写作教学生写作,用自己的写作感受激活学生的写作感受,用自己的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这样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也是具有个性色彩的、鲜活的、来自自己写作实践的方法,而不是照搬书本的,抄袭别人的现成的死的方法。
其次是用学生的写作教学生写作。怎样才能让写的好的同学引导和影响其他同学呢?要充分分享他们写作的感受和写作经验,要通过他们来引导和影响其他同学的写作。可以用名家的写作来教学生写作,可以用名家的写作体验来激活同学们的写作,也可以借助名家的作品来设计和组织具体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和名家一起写,让名家带着学生一起写。
三、带着种子进课堂
什么叫写作的种子呢?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能够激活学生写作体验,能够把学生带进并且能够推进学生写作过程的写作教学原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情景,一个素材,一个案例,一种心情,一个矛盾,一句名言等。写作种子极其丰富,随处都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几乎什么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种子。
如果老师的脑子里有了很鲜活的思路,那么就可能激活学生更多的思路。即使是题目,老师也要带着活的思路进课堂,即使是题目,也要带着活的素材到课堂。倘若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就是共生写作了。
四、大家一起讲故事
我们传统的写作和写作教学都是个人化的,都是相对封闭的。而共生教学,开放了个体的写作空间,把个人化的写作行为集体化。它充分发挥了教学现场的作用,利用教学境界激发学生参与写作活动,丰富写作体验,优化学生过程中的同伴关系,让不想写的会被带进写的境界,让不会写的也能融进写的过程。
共生教学就是一种以交流、讨论、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大家一起讲故事,人人都能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大家一起写作文,会让人人喜欢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