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量化还是质化?

近日,某学校启用智慧课堂管理系统引来了广泛争议。该校在教室内安装多个高清摄像头,把学生们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全部转化成数据,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间行为量化打分,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管理。

网友们对此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只要不泄漏学生隐私就可以采取这种管理方法,有的却认为不尊重学生应该予以撤销。

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内心只有一个念头:21世纪我国的教育为何还是如此落后?

教育学生如果需要像监视犯人一样那不如取消学校的牌匾,改挂某某看守所较为贴切。将学生的行为量化为数据,用数据评价学生。这种只见符号不见人性的东西,真是教育之毒!

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数据分析为准,这是典型的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的逻辑是验证,即先有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数据证实或证伪这个假设。该学校采用监控设备搜集数据,就是为了方便将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美其名曰智慧教育,其实质却是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从认知主义再到人本主义,每一次的发展都是对人性的尊重与解放。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的智慧教育就是为了尊重师生的人性。可是有的人还是要将经念歪。至于原因何在,不在乎水平不够机器来凑。

这一事件也非无半点益处,它让我又想到一个要批判的东西。这样东西不论在老师那里还是在家长那里都广为称颂——一定要和学生(孩子)斗智斗勇,然后将他们拿下。听话成了好孩子的标准。前几年在教师圈还风行着一本叫做什么兵法的书,将与学生的相处过程变成了行军打仗,在内心深处将学生变成了敌人。对此我是极端反感的!教育不是谁制服谁,教育是见贤思齐。老师贤,学生学。学生贤,老师也学。贤者为师,而不要执着于空虚的身份。

教育不是量化的,那应该是什么呢?我以为教育是质化的。所谓质化就是没有假设,没有前提,老师不去验证学生的好坏,而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探索人性的美好与苦涩。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为万物之灵,我们应该相信人性的力量。

《论语》载“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侮之。”不知我们的教育想将自己定位为几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量化还是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