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逻辑下,如何判断一份工作的好坏

提前声明:不是老生常谈,没有鸡汤。

如果你同意“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那么就间接默认了它的前提——认定“人往高处走”的合理性。

即承认:我们将忙忙碌碌的个人奋斗,理解为一段单一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在物理上,努力是一种势能,而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所谓“关注努力和方向哪一个更有效”,实际上讨论的是“如何设置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使得位移最长”的问题。

先说参考系。

参考系的变化

“我招聘的时候,不太喜欢一个班里面从小到大是前三名的学生,前三名的学生是平庸的职场人。”

——马云

在一个绝对空间里,比较每一个个体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就是中国教育。

这个理论在我们的父母一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赛跑”、“不要输在起跑线”等口头语广为流传的原因,是默认了“竞争是一个直线运动”这个前提。

绝对参考系下,尽可能领先的方法包括且不限于:增加跑道的光滑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实验体提供更强大的推进装置补习班)、延长运动时间减少停留熬夜看书)等。

高考分数的公布,仿佛赛道终点的红线。最先冲到终点的人,得到的是几乎全部的关注与赞美。不同程度的愉悦感,随着名次的推移而递减。双非学生,从此背负上看似永久的心里负担。

那年暑假,是很多人这辈子最巅峰的回忆。当然,也伴随着一些人的难过。

而参考系的改变,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几乎就在一瞬间。

大学,是成就、也是毁灭一批人的场所。

曾经高中因为上课说话而耽误学习的李话痨,在大学荣升院辩论队长,赢得掌声和名誉;曾经因为翘课打球而被罚站的郭三分,成为院队主力受到众异性追捧;曾经语文课打王者被老师没收手机的张青铜,带领宿舍打进校赛前十,在班级选举中积累大量人气,成为班长。

迅速呈现的多维度的参考系,没有给闷声学习的人一丝机会。

在新的参考系中,学习成绩的江湖地位大减,成为一个与其他新生指标同权重的影响因子,和多数曾经不在参考系中的坐标一起,为每个人画出一条独特的空间曲线,直接或者间接的为一个人的影响力、人脉构成、性格塑造和自我认定埋下伏笔。

离开校园,玩家们领取新人礼包,游戏正式开始。

而这一次,参考系的维度多到模糊。

从学校走出来,有些人说我为情怀工作,有些人说我为爱好工作,大多数人找不到理由,只好说,我为了更好的自己。

习惯了在标准参考系下生存的个体,面对自定义参考系的生存环境颇不适应。他们急切的需要重塑一个社会公认(或称为“世俗”)的衡量标准,找到目标,开始新一轮的直线运动,同时重获安全感。

养家糊口”是个好理由,“买房”是个好目标,“年薪百万”是个好口号。

因此,找一份“好工作”成为通往目标理所当然的最佳路径。

绝大多数人逃不过世俗的参考系,因为我们都在争取求职加薪,都在仰慕创业神话,都在股市等资本游戏中跃跃欲试。

问题是,参考系找到了,方向是对的,也够努力,但为什么仍然觉得活得鸡肋?

【生产力】与【生产方式】

让中国人最早了解生产力概念的,是亚当斯密和马克思。

用马克思《资本论》的原始观点,生产力所描述的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且必须具备“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项要素。

当社会总产量低于需求量时,经济学用单一商品“产出/投入”的比值来衡量狭义生产力,或言之生产率

说人话:其实任何一份工作,其本质,都是我作为一个劳动者,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在进行劳动生产。我的生产量,和其他所有同事一样,被计入了公司的总产量。

我劳动的生产率,对公司而言,是“我所创造的价值/工作时间”,而于我个人而言,是“工资/时间”。

创造的,和到手的,并不对等。

小王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职员,他的基本工作为忽悠散户开户,以及购买各种金融产品。|今年的小王的个人业绩突破千万,加上年终奖共拿到40万的年薪。我们假设在千万的营收下,小王今年为公司创造了300万的净利润,而他拿到的仅仅只有40,剩下的260,归股东所有。

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默认,并且不追究这样的机制本身存在问题?

因为个体不具备构建生产方式的能力。

小王离开证券公司,便不再有了给散户开会、忽悠散户购买金融资产的条件。公司赋予了小王作为一个劳动者,进行生产的所有必备条件,而这些条件个人是无法实现的。正如工人没有机器,无法进行生产。

绝大多数人,在走向社会的开始,没有选择的权力。

社会中各类生产关系眼花缭乱,集团性质的大型盈利体令人望而生畏。对生产方式的认知缺失,和对既定参考系的依赖,使得大多数人必须先通过作为一个劳动者的角色进入社会,而不是毕业就创业。这时候,即牵扯到一个“工资/时间”的问题。

换句话说,你打算把自己“卖给谁”,以及打算“多少钱卖了自己的时间”?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出售时间和精力的观点:

他认为任何一份工作的本质都是将自己的时间和体力“打包”卖给了公司。而如果你的时间和体力可以进行“多次贩卖”则好过一次贩卖。他提到,“写书”就是一次性生产、多次贩卖的经典案例。

那么究竟“怎么卖”才最好,究竟什么样的工作算是好工作?

在我的逻辑中,我自己用三个层次来判断一份工作的好坏:

【第一层次】

大量时间投入生产,而生产力增长为零

首先来聊聊工作时间。

如果一份工作本身占用了你将近90%的时间,剩下的时间睡觉。无论是什么工作,不要干。不是因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或者“还有诗和远方”这种鬼话。而是你已经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

其次最要命的是生产力的增长为零。

简单说,就是作为劳动者本身的价值,不会随着劳动时间增长而增长。这样劳动下去,收入不会大涨,时间平白流逝,从事这份工作2年后的你和今天也无甚区别,资本家没有任何理由以更高的价钱购买你的时间。

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的工作(没有任何恶意的罗列,我尊重每一位辛苦劳作的人):

餐厅收银员,饿了么骑手,滴滴司机,空乘人员……

这些工作尽管出现在不同场合,有一些往往也有着高的准入门槛和标价,但本质没有区别,就是生产力不会随着工作时长的增长而增长。一些短视者往往认为这是不错的开始,实际上在这样工作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对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的依赖性约强。温水煮青蛙,逐渐丧失成为一个高生产力劳动者的机会。

【第二层次】

生产力有序增长,但不涉及生产资源的配置

如何判定一份工作使个体的生产力得到增长?

两个维度:“知识结构是否升级”和“是否与各类高级生产资源产生联系”

对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四大”是一份好的工作。除了外企的优越口碑,核心CBD的办公场所,更关键的是“知识结构的升级”。都说四大是离开校园后的另一所大学,或者“Corporate Finance界的黄埔军校”,实际上都是在指向四大对人才的培养。在四大3年的工作经历,可以打造出一个熟练的高级财务人员,经验伴随着知识结构的完善,生产力大幅提高。

用人单位理所当然的为你支付更多的工资,因为你的价值提升。

“是否与各类生产资源产生联系”的这个维度上讲,四大的服务直接对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团队成员也都是素养很好的一群人,工作中积累的人际关系未来会去向投行、企业投融资部、咨询、风控等端口。形成这个体系下所独有的人脉圈,非第一层次工作者所能及。

类似的工作如教授学者、工程师、银行家、投行从业者、500强管培、互联网产品经理等。但是这些人永远无法摆脱作为中产阶级一份子的命运,如果长期停留在 “对生产力的过度追逐中”

【第三层次】

极少时间在贡献生产,更多时间在配置资源

对高生产力的追逐,是教育制度下标准化产品的思维定式。我们的教育高度强调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但却忽略对构建高效生产方式直觉的培养。

通过提高生产力来丰富自己的竞争能力,这是中国学生最擅长的。

从小到大,我们最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成为第一名”“如何拿到计算机二级”“如何学好英语”“如何减肥”等等。“博士出来一辈子不愁”“不好好上学将来要饭”等观点,就是这种模式思维下的愚蠢论断。

高生产力者可以活的很好,成为许多人羡慕的对象没错,但距离真正世俗标准下的成功还有很长距离。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行为停止,收入停止

无论你以多高的价钱卖出自己的时间,本质上都还在卖。一旦停止工作,收入立刻失去来源。因此成功的企业家也是成功的买家。

的确,从卖时间到买时间,是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与普通上班族的区别。但是归根结底,买卖只是表面现象,出发点和购买力才是本质上的不同。

出发点——高生产力打工者工作的出发点,在于获得工资,积累个人财富。而创业者或者企业家的出发点,在于组建团队,构建商业团体,间接积累个人财富。

购买力,关乎一个好的生产模式,或者说好的商业模式。

2005年,时年42岁的刘炽平从高盛离职,进入他亲自扶持上市的腾讯担任首席战略投资官。此时加入腾讯的工资不及他在高盛和麦肯锡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腾讯巨大潜在的商业价值,使得马化腾以低于市场三分之二的市场价,购买了刘炽平这位高生产力人才加入团队。这个买卖对刘来说值不值——后来的13年里,腾讯的市值翻了500倍。近乎相似的故事发生在蔡崇信和阿里之间。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具有强势的购买力,但识别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需要经验,构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却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

需要广泛的信息来源做判断、与深度的生产资源产生联系、需要有构建领导团队的能力、需要产品思维、需要快速的学习能力、需要胆魄和风险意识……

为终有一天达到如此程度,这份工作本身不要求参与机械劳动,而是要求:第一,有大量时间接触各类信息,产生思考,从而具有高于普通人的判断决策能力。第二,协调内外各类生产资源,以期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

听起来更像是领导干的事,而非职场小白。

坦白说,这样的工作少之又少。

没有企业愿意支付高额工资,来成为一个未来企业家起飞的跑道。但是,如果你有一份只占用8小时的工作,同时有一个长远的梦想。为什么不利用剩下的4小时,和工作8小时中积累的生产资源、不断升级的知识结构,为自己构建一条起飞的跑道呢。

【结束语】

好工作的三个建议:

1、首先关注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收入

找一份工作意味着你将在接下来至少1-3年的时间内,每天8-10个小时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完成一些相关的工作任务。这些具体事项的本身是否带来你所关注维度上的生产力的提高?是否带来知识结构的升级”“与各类高质量生产资源产生交集”的条件?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事情。

2、关注收入的唯一理由:盈余资产的投资机会

对一个农民来说,同样一笔钱用来买电视,就是消费,而用来买拖拉机才是投资。如果你可以有效的控制资产负债表,用每三个月才能凑齐买一个包的钱,投入到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方式上去,几年以后你会比其他人有更多闲置资金来买包了。程前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在上海2号线沿途租房的人。除去必要的生活成本,我每个月仅有几千块盈余资产,几乎全部投入在请人吃饭上。当然,比盈余资金更重要的,是时间。

3、足够的非工作时间

已经在工作中损耗了大量精力的你,无法做到下班后持续输入信息,并产生思考和判断。你只希望回家躺尸吃鸡或者刷抖音,而这些行为本身是无效的。持续的输入信息、以此为依据做出各类决策,才拥有自主的人生。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全部卖掉。省下来一部分,一些留给家人,更多的留给自己。为了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你可能需要在信息的获取渠道上花些时间,有效社交因此显得非常必要。

关注我的公众号“陆家嘴的豆浆油条”,30万年轻商科从业者的灵魂伴侣,有价值的商业思维,都在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的逻辑下,如何判断一份工作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