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记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百宝盒

教育既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
既需要具备某种天赋,
也需要对其本身进行研究。

~ 阿尔弗雷德.怀特海 ~

观课和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学校、学科或教师个人在进行教研活动的观课和议课时,最常见的就是在观课时使用录制设备,把教学活动拍摄下来,议课时播放录制的视频来分解、剖析教学过程。许多学校还建设了录播教室(或称微格教室),专门做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说:“强烈建议老师能录下每一节课堂教学的情况,把它像矿藏一样存储起来,将来技术成熟的时候也许很有挖掘价值”,可见课堂录播在许多教育主管眼里是多么宝贵的资产。

在教学尚未信息化的时代,课堂录播可说是最好的教研工具。即使像信息化教学几乎已经达到普及的现在,进行教研活动时,录播也还是主要手段。有些学校甚至会把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录下来,保存成学校的教学影像数据库。

课堂影像记录之不足

由于完整一节课的时间介于40到50分钟,录完课之后重新看过一遍也要花费相同时间,若在一些关键环节需要反复观看,就得要前后搜寻到定位再播放重看,这样完成一堂课的深究经常要花超过一个小时以上时间。这使得观看课堂影像记录只能“偶尔为之”,在每周或定期性的教研活动中才派得上用场。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基本上不可能常态性的,每天耗费大量时间观看自己当天的课堂录像,借以发现教学问题,精进教学能力。

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和对问题的答题数据都可以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但在影像记录中却没有办法看到这些数据。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要求全班学生作答,答题后的统计结果可以在录像中清楚看见,但个别学生反馈的作答记录则是看不到的。这也就使得教师无法“回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遑论进行个别补救教学。

显然,单靠课堂录像并不足以达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目标。

课堂记录记了什么?

在互动型、以生为本的课堂上,教师会经常性地获取学习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实时调整教学的方式与内容。此外,教师操作教学系统各项功能组合出他在一堂课中的“教学行为”,将教学行为数据和学生反馈的学习数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课堂记录。

一份完整的课堂记录包括两部分,首先是教师使用教学系统各项功能的统计信息,例如下图是53班在2021年6月11日14:34:22开始的一节课中,老师使用了2次提问后“投票”的反馈活动,做了7次“选项挑人”,拍摄了1张学生“作品上传”,一共使用了8.4分钟的“倒计时”,并做了22次的“个人计分”。

教师使用各项功能的统计信息

第二部分则是以时间轴形式显示每一项操作的详细内容,时间轴上清楚记载每一个教学行为,通过它,教师就能回顾教学过程,也能回忆起课堂当时的师生互动与对话情景。下图就是这一堂从14:34:22开始,到15:21:38结束,总时长47分16秒的课堂完整记录。老师在14:35:39拍摄一张学生作品上传,接着用这张作品在14:36:08启动投票,后续接着在14:57:54对同一题进行二次作答。

以时间轴形式呈现完整操作过程和内容

课堂记录中内容最丰富的是在一张张的统计图里。在课堂记录中点开任意一张统计图,可以展开和课堂上看到的一模一样的画面,进而切换不同图表类型。在统计图中点击选项长柱,可以列出课堂上选择该选项的学生列表,还可以选取任何一名学生,查看他的作答历程。

从统计图中可以查询学生作答历程

课堂上老师若是拍摄学生作品上传,也可以从记录中查询到所有拍摄的照片。使用计分功能,也能显示完整的计分表,便于课后记录奖励。

完整的计分结果

课堂记录是教学行为宝库

有了清晰且完整的课堂记录,教学者可以回顾教学过程,结合留存的课堂当时的记忆,反思所实行教学决策的妥适性。查看记录的人则能从中解读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教学当下教师决定使用任何一项功能一定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思考,我们就有机会从行为组合推论出教师所秉持的教学哲学。

那么老师执行各项功能可能代表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课堂上启动一次投票反馈,其目的不外乎教师希望检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或是通过反馈数据开启一次教师与学生基于特定材料的对话。又比如,在倒计时时间里,课堂上有很大概率是在进行学生彼此之间的对话研讨,或是阅读材料等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上面所举的课堂记录中,教师一开始拍摄了一张照片上传,从记录中点开这张照片会发现这是一张试卷的部分内容。

教师拍摄试卷上传显示屏

随后以这张试卷中的第2题向学生提问并让他们使用反馈器投票作答,第一次作答的数据显示四个选项分别有64%、16%、14%和6%的学生选择。由于这是一个单选题,数据显示答对的比例并不高,因此教师接下来就从个别选项中挑选学生起来说明所做选择的理由。选项挑人顺序是D、C、C、C、C、B、A,其中只有第四次的C选项挑人是教师查看作答者清单后自己来决定回答的人选,其他都是由电脑随机挑人。由于学生并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答案,但每一个人都先做出了选择,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听着不同选项同学的想法。每一个人的说法都会让他们自动地去对照自己的想法,从而产生认知的调适和同化,使得二次作答时数据产生了变化。

当老师点开二次作答统计图时,从作答清单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学生改变答案的情形:蓝色代表和前一次回答的是相同答案,橙色表示改变了答案。点选任一个学生可以显示他的作答历程。

作答清单用颜色标示学生答题状态并可查询历程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除了45号学生选择B之外(蓝色显示他两次都选了B),所有人都选择了A。二次作答后老师先是查看了选择B的列表,然后从A选项中挑人起来说明。

检视这份课堂记录可以联想到几个问题:首先,教师一整节课只围绕一个问题做教学,合适吗?其次,一次作答后挑选多达7名学生起来说明理由,会不会太多了?挑人说明的顺序安排合理吗?第三,二次作答后所做的,查看B选项列表和从A选项中挑人说明,有必要吗?

是不是不必人在现场,单从课堂记录就几乎能在眼前快速地将整堂课完整的“播放”一遍,而且花不了多少时间呢?

用课堂记录促进专业成长

《做好信息化教学的四件事》一文中提出教师要通过做好品读、实践、深思、写作这四件事来不断提高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四件事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个人专业能力提升方法,称之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螺旋”。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螺旋

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伴随性数据采集技术将课堂记录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些详实记录的流程和无所缺漏的数据便成为“提升螺旋”中深思与写作时最好的素材来源,例如福州江南水都中学陈雪娟老师在她的这篇《数据会说话,但是我们听懂了吗?》写作文章中,针对一个教学环节,自己在课堂上的处理方式和课后解读数据的感知,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比较。

通过积累下来的课堂数据,一次次的深思与写作,教师便能进行螺旋式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练习,经由刻意练习来打造个人的教学专业。

记录课堂行为与数据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费用、时间与工作负担,但对个人专业成长却有莫大的帮助。相比课堂影像录制课后回看所需时间与数据挖掘所得的结果,反思课堂记录所需的时间更短,且数据处理显然面向更广。不必等到影像数据开采技术的成熟,现在就能开始挖掘一堂堂课堂数据里贮存的宝贵教学资产,科学化地发展符合数字时代的创新教学模式。


注:感谢福州鼓楼中山小学黄小海老师提供课堂数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记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百宝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