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用《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孔子是如何成长为圣人的

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人。

孔子又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我们学习、被我们引用,他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

几乎可以不夸张地说,每一个中国人,再放大一点,每一个学过汉语的人,都会引用《论语》中的一两句,好像大家都很熟悉孔子。

但是,系统地了解孔子,知道他是怎么成长为千古圣人的,恐怕就没几个人了。我虽然论语全书通读过两遍,还录了一版上传到了喜马拉雅FM专业音频分享平台,也在中国大学MOOC上听过两门关于《论语》的课程,参观过全国多处文庙,但仍认为自己对孔子知之甚少。

我买了本钱穆先生的《孔子传》,读了几章,觉得学术气息太浓,放下了。看了《史记·孔子世家》,线条单一不说,次序也时有颠倒,难以理清孔子的一生。刚好儿子要一本《孔子的故事》,买来后他忙于备考,我先睹为快。

对于李长之先生,我此前曾经读过他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也上传到了喜马拉雅FM),特别喜欢他的语言和传记式批评的风格。温儒敏先生评价李长之善于将作家的“人格和风格互相辉映阐发,感同身受地进入作家的文学世界中吟咏,把创作看作是作家生命的流露,从而深入把握作家的独特的生命,把生动的人格形象写下来。”我读了他两本书后深有同感。

“我昨夜得了一梦,是坐在两柱间,受人祭奠呢。我祖上是殷人呵,我大概活不久了。”说了这句话后,孔子病倒在床上再也没起来。七天后在弟子们的悲痛中离开了他们。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可见,在孔子的内心深处,他是一直把自己当成殷人的。“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对殷也是极为推崇的。

孔子又是有发展眼光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他认识到每个年代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修改不合时宜的,增加更有效和符合实际的内容,礼乐和道德规范也越来越好,孔子更崇尚周代的制度。

孔子礼乐思想的形成,还要归功于他从小生活的鲁国。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周礼尽在鲁矣。”鲁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文化遗产却是很丰富的,保存有较完备的周朝乐歌,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就是在鲁国留存下来的。吴国贤人季札在鲁国听到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晋国使臣韩宣子在鲁国见到哲学书《易象》和鲁国的史书《春秋》后说:“周代的政治法律都保存在鲁国了,现在我才明白周公的本领以及周朝所以兴起的缘故了。”

孔子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逐渐成为一个博学多能的人。几经周折,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开始真正在鲁国从政。孔子着手实施自己设计的虽然粗略但是规模宏大的政治建设蓝图,短短三年就从中都宰做到最高的司空和司寇,国内秩序安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各国都想学孔子的治理方法。除了孔子本身的努力和谦逊淳朴外,也和鲁国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关。

齐国首先感到了恐惧,给鲁国送去美女和骏马离间孔子和鲁定公、季桓子,孔子被逼出走。

此后14年,孔子居卫、过宋、留陈、适楚……最后归鲁。无论环境怎么变化,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就算在宋国被桓魋威胁到生命,他仍然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孔子最后一次到卫国,卫出公有意请孔子担当重要职务,当子路问他:“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他的回答仍然是:“必也正名乎!”这一次连最拥护他的子路都抱怨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则严厉地批评子路:“野哉,由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尽管孔子的决心不变,但他的思想的确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了,他的主张也就不可避免地不受欢迎。回到鲁国后,他仍然关心政治,但不再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了。当有人问他:“子奚不为政?”他的回答是:“《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只要能发生政治影响,这也就是政治啊。”

孔子是怎么产生政治影响的呢?这主要就是他的众多弟子此时都在各诸侯国从政,他只需要把文化教育事业做好,自会有人代他去实现自己理想。

孔子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是在他三十岁左右,他的第一批弟子包括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子路等。

鲁国大夫孟僖子临死前让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孔子曾得到鲁昭公的允许,和南宫敬叔一起到洛阳拜见老子。此次会面,孔子不仅向老子请教了很多困扰自己的问题,还学会了更加勤勉热情,遇事冷静分析,减少主观做法等,更加地成熟和稳重。

在李长之眼中,孔子最大的进步面就是把教育从贵族所专有(官学),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给一般人(私学)。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虽说能备得起十条干肉的,绝不是最穷的人,但比起最初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获得教育相比,算得上是个大进步了。

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特点是尊重人的个性和启发人。在《论语·先进》第二十五章里,孔子和门人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谈论理想一段里,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还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能据此给出相应和及时的教育。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面对子路和冉有问的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主张很好,要不要马上实行?”孔子针对子路轻率、冉有畏缩的不同特点,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复就是很好地说明。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他最认可也最骄傲的有10人,我们称为“孔门十哲”,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是这样评价他们的:“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的故事》中,李长之按时间顺序,把孔子一生基本的轮廓给我们相当翔实生动地勾画出来了,也把《论语》给我们打乱顺序串讲了一遍,让我们理解了很多原本不理解的章节。既体现了李长之先生细致、谨严的史学态度,也表现了他高超的人物传记评论写作能力。

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李长之先生在翻译《论语》章句的过程中,没有引入原句,阅读过程中还要不时找来《论语》原文进行对照。

以上是我阅读李长之先生著《孔子故事》的一点感想,欢迎方家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长之用《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孔子是如何成长为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