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光抵达心灵深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37—42篇导读

        教育是怎样发生的?在无法窥见的心灵深处,教育究竟改变了什么?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能否看清那些行为背后的真相?如果爱是一缕阳光,这温暖是否能抵达孩子的心灵深处?作为教育者,既要读有字书,更要学着读懂人心,为教育注入灵泉活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中提到的“禁果效应”,正是人的逆反心理。人人都有一颗好奇心,这是探究、求知的原始动力,加以巧用,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但是当一个人被禁止、强迫、压制或不被理解的时候,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做好前期的沟通疏导,将好奇心引向正确的方向,成为主动探究的动力源泉。

      《戴着镣铐亦能舞》从“强迫症行为”入手,阐释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这既是性格使然,也与经历、生活背景有关。改善的方式一是接受、悦纳自己,而是“为所当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调整状态,走出自我局限。

      《给学生一件有价值的“睡袍”》中提到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身上。从得到一件华贵的睡袍开始,家具、地毯、书房……都变得不对劲,为了跟上睡袍的档次,旧的东西不停地更新,以至于他感觉“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狄德罗效应”又被称作“配套效应”,可以说,配套效应为整个事物的变化提供动因,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和更新。配套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取决于所参照的“睡袍”的价值 。教育的智慧正是在此,给学生良好的参照,并加以强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奖励的艺术》中提到的“扇贝效应”,揭示了奖励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奖励、表扬、赞美能够使一种行为频繁出现,这就是强化。但间隔多少时间、以何为强化物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教师如果能关注学生的心理期待,恰当选择物质、精神等不同层面的强化物,就会产生改造行为的巨大力量。

      《解读算命先生的天书》中的“巴纳姆效应”,反映了个体在进行自我知觉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按时,从而出现知觉偏差。就像有人听到模棱两可的话,很容易往自己身上联系。这种心理现象加以运用,可以让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当老师用关爱的口吻讲述一些故事和道理的时候,有心无痕的爱更容易抵达学生心灵。

      《绝望的体验》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习得性无助”的原因,这种心理对人的发展很有影响。当一个人总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看不到未来的时候,很难拥有改变的力量。这就提醒我们要善待所有的学生,要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给遇到失败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会从“挫折”、“失败”中汲取智慧,在改变中获得自信和力量。教师要能够站立在高处,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去看待学生,帮助学生找到再次起跳的动力。

        “我想写一首关于世界的诗/其中没有美妙之物/这不大可能/无论主题是什么/清晨的太阳/都照耀着它……”这是美国著名诗人玛丽·奥利弗笔下的诗句。世间万物无处不在的生机与欢欣,都能与心灵契合。学会读懂人心,让爱的阳光抵达心灵深处,就能唤醒孩子向上生长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爱的阳光抵达心灵深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37—42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