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
当你读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知青岁月’’ 就此画句号了。我1968年被上山下乡插队落户,1976年末侥幸回城,始终就职一家建筑单位,工作到退休。
1978年初,我工作的主管局抽调我参加了本县北部战区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在黄土岗子破皮黄,三年不打一年粮的地方,我包的公社粮食产量跨‘’纲要’’。运动结束后,领导拟提拔我为‘’双突’’干部,留在公社任职。但是,我选择了回原单位工作。
我书写的‘‘我的知青岁月’’八万余字,仅仅是我八年知青岁月的一部分。文章实录,真实记录了我的知青生活中的事实,吞咽了很多心里话。每当想到那段难忘的蹉跎岁月,还有中断学业逝去的血色年华,情到深处时,都是含着泪水在叙述着陈年旧事。
回首插队生活往事,我没有上天堂,也没有被下地狱。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被中段学业,在广阔天地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在获得荣誉时,我高兴过;在取得成绩时,我没有沾沾自喜过。在遇到困难时,我没有退缩过;在蒙受不白之冤、受到委屈时,我要自杀过。在遭受围攻、陷害、打击报复时,我抗争过。在面对腐败等不正之风时,为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不受侵犯时,为知青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真理、正义的尊严,我不只一次坚持正能量过。
我觉得生活苦和累是可以克服的,不算啥。但思想负担是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难释重负。我插队八年,八年啊!比起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沉重的修理地球十年,或者十多年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老 知青来讲,我还是幸运的。但是,人生有几个八年、十年啊!当有人说青春无悔时,有相当多的老知青非常的气愤,他们跳着脚的去与无悔者争论。时过境迁,煮豆燃豆箕式的争论其实已经没有啥意义了。都好自为之吧!
2018年,是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全国各地没有人组织、策划,很多老知以不同形式的活动重回热带雨林,生产建设兵团、农场、牧场、林场和集体户……凡是曾经有知青驻足的场所,到处都有知青的信息,祭奠逝去的血色年华。
古稀之年的知青,回到自己曾经抛洒青春血汗的地方。回去干什么?看着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回望以往的知青岁月,想想那场知青运动的意义,反思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有思想、有灵魂的知青一定会思绪万千。时过半个世纪的再次聚首,苍苍白发的知青命运各异,回顾岁月苍桑和逝去的芳华,互诉衷肠感慨呀!
我也再次回到了自己曾插队落户的地方。站在九峰的中峰之巓环视,远眺重叠的山峰,俯视山脚下插队时的村庄,往事万千浮现在眼前,触景伤情,思绪起伏……
肃目在‘’响铃公主遗址‘’,看着碑文,心情十分沉重。山河依旧在,美人无影踪。公主啊!你的青春葬在了这里,而我们逝去的美好年华去哪里寻找。上帝啊!
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这阵风已刮过去半个世纪之多。从1968年老三届知青下乡开始,到1978历经十年。这十年浩劫期间,全国有1700万中学生被中断学业,被卷入这场政治运动。由此牵连着全国的各级党政机关,地方组织和知青家长、亲人以及服务、参与这场政治运动的人员更是人物众多,关系复杂。
关于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评论,在这个多元社会中众说纷纭,没有明朗的说法。但有一点,祸国殃民的文革早在1981年中共中央的《决议》中已有定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的产物,没有文革哪里会有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老三届中断学业的知青,就是文革中一代知青的先躯。这一代人为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是出工出力的,正如钱文忠教授所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这一代人干出来的……。知青返城后,是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有很多知青在以后的发展中成为企业家、作家……更有精英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首脑。当代人不修当代史,如何评价这一代人,怎么样定位?
地位与身份不同,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定会有差异。首先,看一下中央政府及有关高层领导、专家、学者的说法。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解散前,曾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知青上山下乡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给出了基本看法。
第一.知青上山下乡是五十年代根椐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
第二.知青上山下乡本来就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的失误,造成劳民伤财,人民很不满意,也损坏了上山下乡的声誉……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在1981谈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以‘’三个不满意‘’言简意赅的做出了历史性的总评价:‘’国家花了三百多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知青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同志又加了一句:‘’国家也不满意!‘’
扬州大学研究生教授程开华先生也曾留言:‘’上山下乡运动,就是一场政治大笑话,把一个不懂事的学生娃娃,驱赶到贫困山区,交给一群无知的人手里,说句连鬼都不信的话,去接受他们的再教育,能教育出什么样的优秀人才呢……‘’
文革是祸国殃民的一次 政治运动,在十年浩劫中,国家学校不能正常招生。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人才断流,推迟了中国现代四化的进程,使我国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 这样的运动国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从多角度看利弊关系都有目共睹!
文革动荡的年代,给国家和民族制造了一个大灾难,我们要牢记这段沉甸甸的历史。虽然知青有少数‘’成功‘’人士走上了社会的高层,这不能归结为知青运动陪养了人才。如果把这部分人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存对国家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关于怎样评价知青,站在为历史负责的高度,应该客观、公正的对待知青,给知青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知青文化有很多的学者、教授、专家不断的在研究和续写,相信有识之士定会用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把知青的历史公正、公平的落尊!!!
在,虽然我很谨言,说的都是大实话,却还是多次被锁文。我非常感谢喜欢的读者及社会各届人士多次阅读了我的知青岁月,更感谢关注、支持我的友友。谢谢你们伴随着我一路走来,也是我写完了 ‘‘我的知青岁月’’ 的动力。
再次谢谢!
在此,分享我在我的老三届知青50周年大聚首时写的一首诗:
贺新郎.老三届聚会抒怀
少时读书苦。居寒舍、朝夕痴痴,习字不误。国门求学立壮志,满腔抱负朴素。“大浩劫” 时运舛忤,白驹过隙五十载,霜染鬓,书生情怀复。寻往事,泪簌簌。
夜来幽梦回学府。望星空、闻鸡起舞,吟诗作赋。颈系领巾抒豪情,人生价再塑。思报国,重新起步。而今古稀心未老,梦在瑶台曲难谱。言呓语,衷肠诉。
——潺潺流水于己亥年四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