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万古人间四月天

1928年3月21日,在温哥华的一处教堂里,一对来自中国的新人正在举行婚礼。这对幸福的新人,正是留学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林徽因并没有穿白婚纱,而是身着自己设计的带有中国元素的礼服。梁思成身着黑色燕尾西装,神采奕奕。梁思成把一枚戒指戴在了林徽因的无名指上,温文尔雅亲吻了林徽因,许下了这长达一生的诺言。林徽因宛然一笑,露出幸福和甜蜜。

林徽因婚纱照

他在婚前曾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会是我?”,她答道“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梁思成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林徽因身边有着众多的追求者。狂热的徐志摩,对她念念不忘的哲学家金岳霖等等,而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梁思成并不是最优秀的一个,可是林徽因却选择了他。林徽因用一生做出的回答,究竟是怎样的呢?


林徽因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晚清著名政治家林长民。林徽因从小便是漂亮聪颖,乖巧懂事,深得父亲爱护。15岁那年,林徽因便已经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1904年出生在日本东京,比林徽因大了两岁,是一个十足十的青年才俊。14岁的梁思成就已经顺利考入清华学堂,也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开始展现自己各方便的才能。

梁思成擅长画钢笔画,在《清华年报》担任美术编辑,爱好音乐,擅长钢琴、小提琴、小号、长笛等四门乐器,是清华管乐队的队长。

时间流到1919年,林长民与梁启超是多年老友,这年夏天,两位父亲悄悄安排了他们的相见,希望结为儿女亲家。但是,他们也是比较开明的父亲,虽然安排了两个孩子的见面,但没有提及婚嫁之事。

当梁思成在书房第一眼见到林徽因,就被这个梳着长辫子的女孩深深吸引。她漂亮,聪明,落落大方,落在梁思成眼中,这个女孩宛若天使。

林徽因在小说中写道,“一头微卷的黑发,两个伶俐的眼珠。老带着顽皮的笑,消瘦的脸却健硕白皙。他的两只手真有性格,并且意外的灵动。”,这是她对梁思成的第一印象。

虽然两人彼此第一印象非常好,但也止步于此,依旧在各自的世界里忙碌,没有了交集。1919年,林长民被迫卸任司法总长,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会长的名义远赴欧洲游历,带上了林徽因一起出行。在伦敦,林徽因遇见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让林徽因的情感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让林徽因陷入了惶恐。

这个人,就是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

那一天,徐志摩的书房遍地纸团,书桌上一张信纸始终没有写下一个字。他几乎一夜未眠,沉默良久,才缓缓取出钢笔,在崭新的纸上,写下了七个字——徐志摩离婚通告。写好之后,徐志摩第一时间将离婚通告发给了当时国内的《新浙江》报社,但他那时并没有想到,这份匆忙的通告将会引发巨大的舆论风波。

1922年11月22日,《新浙江》刊登了这篇离婚通告,舆论一片哗然,不夸张的说,整个中国为之震动。他在文章末尾写道“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在此之前,中国少有离婚的说法,这个消息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在那个年代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社会一片躁动中,徐志摩静静地等待着一个女人的反应,这篇离婚通告,也正是为这个女人而写。这个女人,就是当时年仅17岁的林徽因。

当时,初到英国的徐志摩经常去拜访林长民,对林徽因一见钟情。那时23岁的他刚刚开始写诗,他觉得和林徽因谈话时常能激发出他的灵感。而林徽因面对这样以为才情兼具的兄长,也心生了朦胧的好感。海德公园,便出现了一对年轻的身影。

徐志摩为这名女子的美丽和才情所惊讶,林徽因所有美好的样子,都在不知不觉中投映在了徐志摩的心尖上。而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强悍的样子,逐渐也令徐志摩生厌。与林徽因的才情和志趣比起来,发妻张幼仪根本毫无立足之地。

然而,林徽因并不感到幸福和甜蜜,内心里反而充满了惶恐和不安。父亲林长民看在眼里,代替女儿写给了徐志摩一封信,信中写道“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而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讽之意,想是足下误解了。” 信末附言,徽徽问候。从内容来看,这是林长民替女儿写了一封拒绝信给徐志摩。

事实上,在徐志摩与林徽因相识之初,她也为徐志摩浪漫的才情所吸引,但她得知了徐志摩已有家室的事实,并且和妻子有一个未满三岁的儿子。这是林徽因无法接受的,这个事实,狠狠地击碎了林徽因作为少女对爱情的幻想和憧憬。从那时起,她决定斩断这份不该有的爱情。

徐志摩原配妻子张幼仪和儿子

林徽因的生母何氏始终是父亲的小妾,由于林家没有男丁继承香火,所以在林徽因八岁那年,父亲又娶了程氏,之后生下了一女四子,何氏从此失宠。因此,林徽因深知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可悲。

她不愿徐志摩的离婚造成张幼仪和儿子的不幸,她也不能接受徐志摩不离婚就娶她。所以,她决绝离徐志摩而去,与父亲提前回国。临行前,徐志摩对林徽因说“等着我,等我再次追寻你,我一定已经是一个自由之身。”可林徽因依旧坚决离去。

作为父亲的林长民也深知,从家庭考量,梁思成比徐志摩更适合自己的女儿。梁启超不只是自己的老友,也是学界的重量级人物,中国思想运动的领袖,梁思成也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人品端正,腹有诗书。但令父女二人没想到的是,徐志摩真的离婚了,为了林徽因。

徐志摩离婚回国,发表了那篇石破天惊的“徐志摩离婚通告”。当他再见林徽因,他还是低估了家庭对林徽因的影响。最终,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纪念这段情: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回国之后的林徽因其实并不开心,她度过了一段精神萎靡,情绪低沉的日子。父亲为女儿担忧不已,但不敢提起女儿这段伤神的情。林徽因不忍心让父亲为自己焦虑,半年后,她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再次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梁思成。

梁思成与林徽因多年不见,两个人在相貌和心境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梁思成知道林徽因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但从来没有开口过问。在他看来,最长情的爱莫过于默默地陪伴。

交往一段时间后,林徽因发现,虽然梁思成不够浪漫,在别人眼中更是一个“书呆子”,但是他身上的沉稳和成熟却能带给自己无尽的安全感。

梁思成会带着她一起去看清华学堂的音乐演出,会陪着她逛太庙,这些让林徽因渐渐地走出了阴霾,感受到了温暖和灿烂。当时的梁启超正在筹办松坡图书馆,给了自己的儿子梁思成一把钥匙,让梁思成带着林徽因常去看看。林徽因花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抹去了徐志摩在生命里留下的光辉。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应梁启超及蔡元培以北京讲学社的名义,率领国际访问团抵达上海。泰戈尔此行始终由林徽因陪同,徐志摩担任翻译。这让这对昔日的恋人再次有了接触的机会,打破了林徽因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的生活。

泰戈尔看出了这对年轻人之间的默契,想要牵起这份姻缘,成就这段佳话。泰戈尔离开前送给了林徽因一首诗: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轻叹了一生“哎”

右两人为徐志摩与林徽因

5月20日,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启程前往太原,林徽因前往车站送行。两个月后,林徽因陪伴梁思成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在海面上的日子,林徽因时常望着远处沉默不语,这都被身边的梁思成看在眼里。也就是这一次,梁思成问了那句“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深知,婚姻不止要有爱,更要有幸福,她想要的幸福,只有梁思成能给,所以,她对梁思成托付了自己的一生,选择了这个男人成为自己的丈夫。她向往的伴侣是忠诚可靠的,梁思成是,徐志摩不是。

留学的日子里,林徽因与梁思成相依相守,梁思成每次都会为了一场约会,在林徽因的宿舍楼下早早等候,等林徽因打扮好了再出来。弟弟梁思勇为兄长送了一副对联:

上联: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

下联: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

横批:诚心诚意

留学期间与同学们的合影

这对才子佳人的日子羡煞旁人,但生活中也常常伴随着各种摩擦。林徽因比较爽朗,而梁思成相对内敛。两人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在学术上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林徽因长于想象、富有创意,而梁思成以精美的绘图技巧著称。

梁思成手稿

美国学者费慰梅说:“满脑子都是创意的林徽因常常先画出一幅草图或建筑图样,然后一边做一边修改,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点子,前面的便一股脑丢开,等到交图的最后期限将至,即使在画图板上不眠不休地赶工也来不及了。这时思成就插进来,以他准确而熟练的绘图功夫把那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整洁漂亮能够交卷的作品。”

这段共同留学的日子,成为了林徽因一生中最甜蜜的时光,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城市,二人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步入了婚姻,走过了蜜月期。结束学业后,二人选择回国发展自己的事业。


1931年11月19日,北平东单协和小礼堂,座无虚席,十几个国家的驻华使节目光凝聚在台上,听着一位沉着大气有条不紊的女士侃侃而谈。这是林徽因回国后参加的第一个重大活动,她整整花了九个月的时间,为“论中国古典建筑美学”的这个演讲做准备。在每一个停顿处,她都下意识扫视台下,寻找一个身影。

当演讲进行至一半,那个人也没有出现。她等的,正是徐志摩。徐志摩不顾当时妻子陆小曼的反对,在电报中答应了梁林夫妇要去捧场,但一向守时的他却迟迟没有出现。活动的间隙,林徽因顾不上喝水,匆忙去见从机场接徐志摩赶回来的梁思成。

徐志摩和陆小曼

林徽因见到独自回来梁思成,马上就问是否飞机晚点太久,梁思成看着妻子,深吸一口气,让妻子做到十二分的沉着,告诉了妻子徐志摩搭乘一班邮政飞机从上海飞往北平,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触山爆炸,徐志摩已经身亡。

林徽因认认真真听完了丈夫说的每一个字,两眼一黑,倒了下去。在这个时候,林徽因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徐志摩的时候,能够在面对他心中不再泛起涟漪的时候,徐志摩偏偏去世了。事后,梁思成前往事故发生的地方,捡回了一块飞机残骸,带回了北平,交给了妻子。

林徽因一直把这块残骸挂在床头,纪念着逝去的徐志摩。这一天,距离他们在康桥的初次邂逅,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一首《再别康桥》,成了林徽因心头抹不去的忧伤。作为朋友也好,精神伴侣也好,徐志摩满足了曾经是少女时的林徽因对爱情最单纯的憧憬。


1934年11月19日,梁林夫妇路过浙江硖石徐志摩的故乡,林徽因久久的凝望窗外,梁思成知道,妻子在思念着那位特殊的老朋友。他对妻子说,下车走走走吧,他会知道我们回来看过他。他们走出了车门,在昏暗的夜色下相拥而立,梁思成隐约听到妻子在说些什么,但没有去问,也没有去想。

“凝望着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如果那个时候我的眼泪曾不由自主地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

林徽因原本虚弱的身体在徐志摩离世后变得更加糟糕,梁思成决定从东北调回北平工作,在北平的总布胡同,他们的家中满座宾朋,聚集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几乎所有的文化精英,在梁思成家里品茗论事。在这些人中,有一位,是梁思成的邻居,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金岳霖。

金岳霖

金岳霖早就知道林徽因的大名,在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时,金岳霖也在英国,他同样欣赏林徽因的才学见识。在梁林夫妇回国后,他就做了二人的邻居,林徽因喜欢吃的点心,金岳霖隔三差五就会送些过去,偶尔还会喝茶聊天。在长期接触中,金岳霖渐生爱慕之情,这份感情复杂微妙,使得金岳霖一生未婚。

梁思成告诉林徽因:“如果你选择老金,我祝福你们。”金岳霖得知梁思成的态度后,为梁思成的胸怀而感动,也知道,只有梁思成才能配得起林徽因这样的女子,最终选择了离开。虽然一生未娶,但老金与梁林夫妇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梁从诫亲切称其为“金爸”。

从1932年到1937年,他们夫妇的足迹遍及陕西、山西、河北等多地,测绘整理了二百多座建筑群,完全稿1898张,对于中国建筑科学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一套完整的稀世珍宝。在最艰难的八年抗战中,梁林夫妇也完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的编写,而林徽因并没有在书上署名,但梁思成依旧在前言部分感谢了自己的妻子、同事、同窗——林徽因,饱含感情说到了林徽因二十多年为二人共同事业贡献的力量。

梁思成手稿
梁思成手稿

1954年春天,林徽因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在北京一处四合院内,林徽因面色苍白躺在床上,这时的她因为肺病每天不停地咳嗽,已经不具当年的神采。屋外,因为灰质性脊柱炎已经驼背跛脚的梁思成在炉火旁艰难地一铲一铲将煤放到桶里,再倒进炉火。

他说,这个炉子是妻子的生命,如果温度稍微差一点,妻子就会咳嗽不止,只有他自己最明白什么温度最适合林徽因。弄好炉火,梁思成拿起了煤炉上高温蒸的一个盒子,里面放着针头。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他都会按时回家为妻子打针。这两项工作,他从不让别人帮忙。

最后,林徽因进入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但是,此时林徽因的病已经是积久难愈。1955年4月1日,梁思成握着林徽因的手,“受罪呀,徽,受罪呀,你真受罪呀。”在最后的弥留之际,林徽因微弱的声音颤抖着发出两个字——思成。

妻子去世后,梁思成悲痛不已,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碑。林徽因带走了这一辈子甜蜜的温暖,而林徽因留给梁思成的,是万古人间四月天。


推荐了解:书籍《林徽因传》、微博检索“梁思成手稿”、徐志摩诗、徐志摩与张幼仪、徐志摩与陆小曼。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徽因——万古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