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解读文意:“齐”,齐国;《韶》,舜时的古乐曲名;“不图”就是不意,没有想到过。本章是讲孔子到了齐国,听闻了韶乐,津津有味于其中,很长时间忘却了肉的滋味,并由衷地赞叹:“我没有想到啊,韶乐之美有到如此境界啊!”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年三十五,适齐,闻韶乐,学之。”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周游到齐国听闻并学习了韶乐,为什么在齐能听到韶乐呢?有一个历史考据,《汉书·礼乐志》记载,舜帝的后人俸于陈国,春秋时期陈国的公子,陈敬仲逃到齐国,所以把韶乐带到了齐。

这章是孔子门人记录,夫子闻韶乐津津有味,完全乐在其中,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状态。这里用“不知肉味”来形容孔子的专注投入,看似平常,实则寓意甚深。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也许觉得不吃肉没什么啊,山珍海味都吃遍了,吃点素也很好。孰不知在孔子那个时代,肉是很难才吃到的。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家里也是很难得,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重要的节假日才有可能吃一次肉。大家去买肉呢,还是尽量挑肥肉。肥肉有油水啊,会用在炒菜之前擦锅底用。用完了之后呢,下次还能继续用,用到没有肥油为止。那个时候想到吃肉啊,口水就是直流的感觉。比我们年长的,都应该能理解到“三月不知肉味”,是多么的难得!进而体会到夫子对于韶乐,那是何等地沉浸、何等地乐在其中、何等的忘我的境界。那为什么韶乐能美到让夫子如此欲罢不能呢?

今天我们从三个层次去尝试理解。

首先,先从音乐本身的魅力、感染力来看。孔子,他自己是一个大音乐家,对于音乐,那一定是相当的通达,也是相当的爱好。孔子自己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八佾篇》二十三章孔子与鲁太师讨论音乐,说“乐其可知也”,意思是音乐这件事情我可以说清楚我知道。圣人自然不会无端的自诩,孔子果然几句话将音乐阐述的非常清晰。他说“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所以孔子既然对于音乐能达到如此通达的境界,他一定是音乐的乐之者,乐在其中。

《孔子学琴》的典故,更是堪称求学的典范。孔子拜师襄子为师,学习弹奏古琴。师襄子教孔子一个曲目,过些时日呢,师襄子听孔子弹琴觉得不错,说“夫子,可以进矣”,就是说你可以弹别的曲子了。孔子却说,我虽然可以熟练弹奏,却还没有通达乐曲的理数,我还要继续弹奏。又过了些时日,师襄子又对孔子说“夫子,可以进矣”。

孔子说,我虽然懂得了乐理,但是还没有领悟到这个曲子里的意境。就这样,孔子继续反复弹奏,一丝不苟,不断地深入,直到有一天,孔子兴奋地对老师说,我知道了,这是赞扬文王美德的曲子!师襄子大为惊叹说,这首曲子的名字就是《文王操》。

每次读到这个典故都很受触动,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这种为学的境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无比的敬仰。想想我们平时学习或者做事,常常是应付了之,很少做到一件事可以尽心尽力。

但当结果不如意的时候呢,又总能找到种种的理由去抱怨,抱怨时机不对呀,抱怨生不逢地呀,抱怨家人没有给予支持啊,抱怨搭档不给力啊,抱怨朋友没有尽心帮忙啊,总之是抱怨天抱怨地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不问自己真的努力了吗?真的尽力了吗?

想起一个故事,说一个父亲和七岁的小儿子在土堆边玩。父亲对儿子说:“我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你把这块大石头搬到山坡的最上面,我就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一些难,但我的要求是你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你的全力,好不好?”小孩子呢,受到激励就很高兴的答应了。很明显,石头的重量呢超出了小孩子正常的能力范围。

小孩子试了几次都没有搬动,于是呢就改为推,推到一半的时候呢,小孩子力气用的差不多了,石头滚下来。小孩并没有放弃,再一次推着石头往山坡上走,但是同样的结局又出现了,又是推到一半石头再一次滚下来。反复好多次,小孩终于没有力气了,喘着粗气放弃了努力,对父亲说:“爸爸我已经用尽全力了,没劲儿了。”父亲问小孩,说:“儿子,你真的用尽全力了吗?如果你真的用尽全力了,为什么我就站在这边这么久,你都不请我帮忙呢?”故事很短,但是寓意很深,是啊,每次我们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都说自己尽努力了,尽力了,没有办法了,不可能做得再好了。读了孔子学琴的典故,对比自己学习和做事的状态,我们还能说我们尽力了吗?

第二个层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里面,乐排在礼之后,居第二位。孔子对于礼乐都很重视,所谓“以礼治身,以乐治心。”后面《泰伯篇》里孔子也讲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孝经》里也讲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可见孔子对于音乐在教化人心、移风易俗中的作用是极为推崇的。

音乐对于人心的影响,它本身就像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我的关爱教育老师曾经说过,教育的过程最高的境界,就是教育无痕,让被教育者,不要感觉到他是在被教育,让学生呢,没有被教育的挣扎感。这是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应该追求的境界。

孔子对于音乐如此的投入与专注,想必不只是爱好而已。因为音乐,不只是单纯的乐曲,它流淌出来的是心灵的声音。美好的音乐,本身就是最美好的教育。遇到如此美妙的音乐,就是遇到了一种最好的教化人心的方式。

孔子这样一位大教育家岂能不高兴忘怀呢?对韶乐的推崇与欢喜,孔子完全是溢于言表的。《论语·八佾》篇里面,孔子为韶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尽美尽善,那已经是无以复加的最高评价了。《卫灵公》篇里颜渊问孔子治国之道时,孔子也是特别讲到“乐则韶舞”,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应该用韶乐和舞乐,可见孔子把韶乐已经提到了一个治国安邦的高度,怎能不欢喜!

第三个层次我们来看,闻到韶乐,孔子由衷地赞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为什么对韶乐如此推崇呢,孔子推崇赞叹的是韶乐所传递出来的内涵与境界。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在舜的时代,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人们所做所为皆是从纯净的本心本性流露出来的,无欲无求,无我无私,清清净净。韶乐流露出来的是圣人的心续,完全与夫子的心灵相应。

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当然是没有办法体会到这种意境。但是孔子听懂了,他达到了那个境界,他得到了舜王圣人的心境。所以他内心无比的欢喜、无比的快乐,这种心与心融通的美妙境界,超于世间一切的美好,难以表达。我们借用佛家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法喜充满。这种快乐决不是从外面可以获得的,它一定是内心深处的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述而|三月不知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