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帐与焦虑“共舞”?

文 / 格半

格半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焦虑的时间。

非常害怕自己会犯错,不断忙碌地干着各种活,且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焦虑是痛苦的,害怕被否定,也恐惧新的尝试,焦躁的情绪会在平静的外表下不断积压。

我非常感谢那段时间愿意倾听、陪伴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也非常感谢手帐,承载了那段时间厚重的记录。

现在我能够很自然地翻起那本手帐了,就想和大家聊一聊,那段,用手帐与焦虑共处的日子

01

接纳,如鲠在喉的过去

不记得在哪本书中,被我摘录了这样一句话:“过去的失败,如果不能转化为经验,就会像鱼刺卡在喉咙里,当你每次再尝试吞咽时,都隐隐作痛,提醒着自己以前的失败。

在那段焦虑的日子里,我非常害怕自己会犯错。小到衣服洗完有没有晾、门有没有锁好,大到一份报表的数据是否无误,一场汇报的陈述是否周全。但依然常常失误。我对自己非常不满意,不断的自责和失望,却从不会真的有所行动,试图改变过。

同时,也常会做噩梦。梦到的都是过去一些不好的事、或失败的场景。即使白天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夜晚的梦境依然挖开了我的潜意识,不断的回放着。暗示自己“你不行”

这样的状态折磨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终于意识到,必须让自己的意识,去接纳曾经的失败。将主观上的挫败感,转化为客观上的人生经验,才能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行动。

于是,我在手帐上画了两条竖线,分为人生阶段、失败的事情、经验教训三栏。从原生家庭开始,到幼儿时期、小学时期、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工作的第X年,认真罗列每一件自己认为是失败的事情,尽情地“责怪”自己。然后再逐条总结出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

说起来很简单,当时做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等于要把每个失败的过程自虐地重温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太难过,我又特地加了一列“高光时刻”,去找找每个阶段的闪光点。

仅5页纸,却让人觉得格外的漫长。

填完这张表,我长呼了一口气。填写过程虽然缓慢,但也让我接纳了很多不能改变的事,并从每个失败中都深刻总结出了经验教训。比如:学习习惯、财务意识、逻辑能力、理性决策等方面。在宏观上,看见了自己所处的“情绪怪圈”。

还意外的发现了,在学生时代我有着很多关于“画画”和“写作”的高光时刻,特别开心~

从填完的这一刻开始,我拔除了过往的所有“鱼刺”,将过去的伤痛真正沉淀成一份人生经验,并开始相信当下的自己。

人生的一切都是以某种方式慢慢串联起来的,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就,过去的痕迹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在未来。

与“过去”的焦虑共处,是坦然接纳。拔除鱼刺的过程,固然痛苦。拔掉自愈,总好过一直让它隐隐作痛。不要让主观上的挫败感,摧毁你重构未来的信心。

02

完成,一地鸡毛的当下

每天完成任务的安心感,是无法替代的。无论结果如何,此刻都会感到非常踏实。

在那段焦虑的日子里,我整日周旋于各种事务之间:日常的工作、临时审计的材料、突如其来的会议、网络课程的作业、家庭行程的安排、领导需要的礼品、猫咪太久没有洗澡。但是,事情怎么都忙不完,躺在床上脑子里都是各种事情,一样一样如泉水般涌出。很少感到安心和踏实。

明明是和难得回国的闺蜜一起出去泡汤放松,我却一直说着自己忙的事情,她一边翻着我的手帐一边听着,等喝水的时候,才心疼道:“你现在的样子很憔悴啊”。

之后她便拉着我到处玩,到处找猫咖撸猫。那几天竟然很难得的没有写手帐,等到重新动笔的时候,却再也不想列那些长长的待办清单了。

我看着镜子里自己憔悴的面孔,不由地发问:需要完成的事情真的有这么多嘛?需要完成的事情真的都重要嘛?突然发生的事情真的都不能协商嘛?不完成又能怎样?

当写入手帐的事项变得慎重起来,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是有选择权的,生活也就出现了焦点。即使是一地鸡毛,也能找到那片分量最重的。我开始用限制写待办事项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时间:扔掉不重要的事情,转交给别人处理,拒绝可以拒绝的事情。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铁则:每天只有1-3件最重要的事

有意识去选择“必须完成的事项”,拥抱完成后的安心感便更加容易。随之而来的,还有专注的力量,和成果的产出。

与“当下”的焦虑共处,是按时完成。做减法的过程,固然麻烦。减少不必要的事物,总好过被太多事物裹挟到无法喘息。不要让本就无穷的事务,肆意占用你本就短暂的时间。

03

梳理,惴惴不安的未来

对未知的恐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在那段焦虑的日子里,我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在不断努力证明自己的同时,也越来越不喜欢这种状态;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见缝插针地感到空虚;在越来越远的关系中,感到无助。但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所有眼前的计划,似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未来因为未知而变得可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我的远虑太短,近忧却那么长。

总是充满担心和害怕,尤其是现在做的事看不到结果、也看不到报酬的时候,生存的焦虑感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像浪一样,不断拍打着自己的信心,直至彻底熄灭。

还有最致命的一点:人是害怕对比,又忍不住与别人对比的。尤其是距离比较近、起点差不多的身边人,最容易下意识的去比较。对比后的落差感,会是将焦虑引向高潮的最佳推手。

好在,手帐是忠实的反馈者。当我总是固步自封、摇摆不定、心生嫉妒的时候,手帐里的“情绪”也会超载,让发泄与否定远大于安排与计划。也让我注意到自己的短视。

对着手帐思考了半天,我最终决定把焦点放在“梳理”上。梳理是为了迈开行动的步伐,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变化,才能去验证这样的焦虑是否值得。这样的梳理分为3步:

1、梳理角度

用提问的方式,强制自己从更远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状态,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当下的事情。

比如:为什么对职业发展感受到焦虑?

- 从个人角度来看如何?

工作能力增长停滞和业务面受限,工资收入不能够覆盖日常支出、贷款支出、育儿支出。

- 从公司环境来看如何?

长期义务加班,部门不受重视,人际关系复杂,酒局频繁。与领导关系不和。

- 从工作内容来看如何?

多为重复性、可替代性工作,多数时间用来应付内部抽查,系统化程度高。没有价值感。

- 从未来角度来看如何?

工资的增长和职位的提升主要取决于领导的评价和工作年限。但职位不会受市场波动影响,相对稳定。

- 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工资无法支撑家庭支出。

2、梳理选项

用if的方式,去设想每个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心里有底。

1)如果选择跳槽:

- 最好的结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薪酬得到50%以上的增长。且工作内容能够快速胜任。

- 最坏的结果:海投无果,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受能力、业务、年龄导致薪酬反被下调。

- 决定性因素:对岗位的合理预期,个人履历的梳理,市场行情及公司需求。

2)如果选择留下:

- 最好的结果:与领导沟通加薪成功,顺利积累工作年限,没有发生机器替代,薪酬逐年增长。

- 最坏的结果:与领导沟通加薪失败,工作被机器替代,公司面临疫情压力开始裁员。

- 决定性因素:沟通加薪的结果,公司的发展战略。

3、梳理动作

用流程的方式,去推进行动的产生。

解决焦虑的步骤:

1个月:关注公司动向,并先准备和领导沟通加薪,如果结果符合预期便留下。如果沟通失败,认真准备个人简历,与朋友、猎头进行咨询。

2个月:投递简历,准备面试,准备应急资金。

3个月:完成跳槽,准备适应新的岗位。

*以上案例纯属假设,具体梳理内容需要根据事实情况进行调整。

其实,我们始终都在面对未知。现在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提高未来的“概率”。现在做的事情也并不存在对与错、好与坏,因为站在当下的维度还太短,不要让别人或自己轻易下定义。每个人选择走的路也都是不同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让自己满意、开心。

与“未来”的焦虑共处,是步步梳理。做梳理的过程,固然费时。梳理好每个念头,总好过让无尽的恐惧限制你的脚步。不要让本就存在的未知,打断能带来真正改变的行动。

至今,我依然焦虑。

忙不完的时候会焦虑,收入不稳定的时候会焦虑,没及时更文也会焦虑。但是我现在很感谢焦虑的存在,它像一个小小的警铃,总是清脆地督促着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能通过手帐用接纳、完成、梳理这些动作,与“过去”、“当下”、“未来”的焦虑共处的时候:

就迎来了,和它们共舞的时刻。

- E N D -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手帐与焦虑“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