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欣宇谈创新”关注公众号
创新洞察 | 作者 李欣宇
上一篇文章,我们重点分析了产品与项目的区别,产品制和项目制的区别。
此文,咱们来聊聊How, 怎么从0-1产品化?其路径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01
避免产品化失败的10个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先明确产品化的关键步骤和举措。
通常来看,企业的产品化大致会经历以下路径,如图1:
图1:企业的产品化冲刺路径图
1)潜在客户研究:客户需求、痛点等
2)定义客户画像和价值主张
3)定义产品机会点
4)打磨和迭代用户体验
5)优化产品开发流程
6)可推向市场的产品MVP
7)定义商业模式
8)定价策略
9)运营增长路径设计
10)建立行业标准 (适用于头部玩家)
确保以上路径顺利完成,取得高预期的业绩,企业在产品化的早期需要引入科学的方法论,顺利的帮助团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加速完成产品化。
02
产品化的方法论
在产品化的过程中,我们以设计思维作为核心方法论,且融合其它的创新方法论,为企业产品化赋能。
伴随着一个创新产品从无到有,设计思维、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敏捷开发(Agile) 依次对应了三个不同阶段:
设计思维: 想法生成
精益创业: 想法验证
敏捷开发: 想法实现
三者都具有真实客户参与、快速试错、获得反馈、持续迭代、小步快跑的特点。在原型测试及落地阶段,我们可以融合和灵活运用这三种方法,最终调制出令人惊艳和回味无穷的创新鸡尾酒。
如图2 Gartner模型所示。
图2 Gartner模型:设计思维,精益创业和敏捷开发的结合
03
设计思维与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是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试错的产品开发方法,由埃里克·莱斯在2011年首次提出。根据埃里克·莱斯的调查研究,设计团队可以借由整合以实验验证商业假设、并快速更新、迭代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速度和灵活性是设计成功的关键。因此他提出最简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及“验证式学习”。
从全球来看,绝大部分的创业公司会失败, 而在中国的商业实践中,创业失败的比率甚至高于发达经济体。创业失败有很多原因,但在产能过剩的今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找不到市场:没有人需要他们做出来的产品。
埃里克·莱斯认为,初创企业如果愿意投资时间于快速更新产品与服务,以提供给早期使用者试用,那他们便能减少市场的风险,避免早期计划所需的大量资金、昂贵的产品上架,与失败。
通过设计思维我们能够获得清晰的客户价值主张,生成创新的想法,进行产品的开发。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实际项目开发常常是并联推进,这就会产生堆积如山的行动计划。如何避免开发效率的损耗?如何合理减少项目开发的管理成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引入精益创业中的核心观点--“经验证的认知”。
“经验证的认知”的基本单元叫做精益循环。我们建立假设,并根据假设建立一个“待验证的假设”,随即对它进行定量评估获得测试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终端用户对于“待验证的假设”的认知及价值衡量,通过数据学习验证其是否正确,如果答案肯定,开发过程向前推进;如果答案否定,则返回假设原点,修正假设后再次循环直到“待验证的假设”得到肯定,就是一个精益循环。
如图3所示。
图3:待验证的假设和经验证的认知
“经验证的认知”如何应用于一个多线程开发项目?在原有的并行开发进程中增加一条“经验证的认知线程”,各线程的设计冲刺在同一时间节点汇总到我们新加入的认知线程中来,通过精益循环获得验证后,再输出到各线程中去。按照这种韵律贯穿到整个开发过程中,这样能有效降低线程间效率损耗,管理成本等问题。
如图4所示。
图4:多线程开发项目流程图
04
设计思维与敏捷开发
如何让方案的后续执行和迭代更快速有效,让想法最终实现?敏捷工作法的介入是设计思维的绝佳的延伸。
图5所示。
图5:设计思维与敏捷开发融合的创新
敏捷工作法是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做事方法。具体方法有Scrum、XP。敏捷工作坊最初主要用于IT企业的软件开发,此后渐渐拓展到更多行业和更广泛领域的创新实践。
我们团队曾经引导过罗氏制药、欧司朗、汉今国际以及万浦集团等来自医疗、制造业、文创和能源不同行业的客户如何融合设计思维和敏捷开发方法来排除干扰,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活动、团队协作等,在不确定设计边界条件下,仍然能够创造出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图6展示了敏捷团队的分工现场。
图6:敏捷团队的分工
敏捷开发也具有局限性,因为敏捷开发工具注重效率,但是无法回答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问题。例如产品中需要包括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否有价值?价值主张不明确,很可能会导致开发成本浪费。而恰好设计思维能够找到清晰的价值主张,如果我们将设计思维与敏捷工作法进行融合,将会使创新开发效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找到清晰价值主张的前提下高速开发,同时使整个开发过程因设计思维的使用变得更加有创意。
图7为手绘的敏捷开发框架图。
图7:敏捷开发框架图
具体来说,我们在一个创新项目开发的前期运用设计思维:价值洞察、机会辨识、创意生发,将获得的创意注入敏捷开发中的功能列表,然后开始每天的开发冲刺,到项目回顾阶段时再次运用设计思维去确认“以用户为中心”的航向是否偏离,这样可以从容的掌舵整个创新流程。
和设计思维的产出物“原型”不同,敏捷工作法的产出物通常为真实产品。在创新项目中,我们一般按照设计思维的流程,打造原型进行测试后,再进入到正式的敏捷开发阶段;如果时间紧任务重,企业也可以在设计思维的一开始就结合精益创业和敏捷工作法,一边用设计思维进行需求洞察和创意生发,一边进行产品的敏捷开发和迭代。
很显然,在敏捷开发阶段,不仅仅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引导师,也需要产品经理、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才。在提及的故宫瑞兽贵金属产品的创新项目中,我们在一开始就采用了多种创新方法结合的方式,助力产品和组织的创新:
1) 团队构成
项目启动时候成立了4个敏捷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产品负责人一名,敏捷教练一名,和开发团队成员若干。
产品负责人: 主要负责构建正确的产品;拥有决策权。
开发团队: 负责以设计冲刺的方式构建产品。
敏捷教练: 主要负责帮助产品负责人和团队中的每个人理解和拥抱敏捷工作法的价值观、原则和实践。
2) 实施方式
图8:故宫瑞兽贵金属产品创新项目流程
如图8所示,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组织了两次比较重要的线下工作坊: 高效协同洞察工作坊和创新设计工作坊。高效协同洞察工作坊持续3整天,创新设计工作坊2整天。前者聚焦梳理需求和定义产品方向,后者主要是头脑风暴和概念产出。
在每次工作坊之后,都会有持续2周的(2轮,每轮5天)的设计冲刺之旅,每个敏捷团队通过冲刺的方式去验证和实施工作坊的成果。每轮冲刺后,创新教练会和团队一起进行深度复盘,和制定下轮的冲刺计划。
3) 日常沟通
在冲刺阶段,每个团队每天早上开一个15分钟的站会,每人平均2到3分钟,相互通气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站会虽然简短,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项目团队的成员是从不同部门抽调的,平时每个人手头还会有其它的项目并行,每日一次的站会便于产品负责人了解任务开发状态,发现潜在的隐患, 也有助于大家了解项目的每日进展,保持团队精神和创新的热情。
05
结语
本文重点讲了产品化的10个关键步骤,三大方法。
产品创新过程,就像是在制作一杯精美的鸡尾酒,它由设计思维、精益创业和敏捷开发三种味道调制而成:
通过设计思维来移情,构思和制作初步的原型;
通过精益创业获得经验证的认知,做出业务模型和商业画布的分析;
通过敏捷工作法把产品做出来,最终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希望本文,对正在做产品和希望打造一个产品的你,所有启发!
文章图片来源:
1. Gert Hans Berghuis.How to anchor continuous customer validation in your innovation process?
2.high创创新项目现场图片
最难的事,最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