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三356:武人口吻

武人口吻

宋党太尉令匠写真,写成视之,怒曰:“我前画大虫,犹用金箔眼,我便消不得一副金眼睛?”见江邻几《杂识》。安禄山以樱桃赐臣子,作诗曰:“樱桃满筠筐,半青一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或请易下二句以押韵,禄山大怒曰:“我儿岂可使居周贽之下?”见《鹤林玉露》。吕文德起土豪,为大将,至保傅,然愚鄙不识字,每佯痴,好无礼士大夫,又不肯拜先师。每曰:“他不曾教我识字。”见《黄氏日钞》。张献忠尊梓潼帝君为始祖,命翰林作册文,皆不称意,乃自作云:“你姓张,咱啰子也姓张,咱与你今日连了宗罢。”见《绥寇纪略》。武人口吻,可笑如此。


〔试注〕

1、党太尉:党进(927-978年),朔州马邑 (今山西朔州)人,北宋名将。

太尉这个称呼,起初是对最级军事指挥者的称呼,到北宋末年,已经沦为一种军衔,约摸是现今人们见到军事长官,尊称一声“将军”一样。《宋史》记载,宋徽宗时,至少有九个职务可以被称为太尉,他们是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他们分别又称为殿司三帅、马军三帅、步军三帅,合称殿前九帅(太尉)。

2、江邻几:江休复(1005-1060),字邻几,河南开封陈留人,生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少强学博览。为文淳雅,尤善于诗。喜琴奕饮酒,不以声利为意。举进士,任桂阳监,调蓝山尉,骑驴赴官上任,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历任信州、潞州司法参军,通判阆州、知天长县事、充集贤校理、提点陕西路刑狱、修起居注等,累迁刑部郎中。为政简易,民安其乐。博览强学,文章淳雅。尤长于诗,淡泊闲远。卒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年五十六岁。著作存世者有《江邻几杂志》。

3、《杂识》:《江邻几杂志》。在南宋时,书名已有不同称呼。考宋人引述,多称《杂志》、或江氏《杂志》、江邻几《杂志》以及《江邻几杂录》等,则最初名本《杂志》,盖后人为区别,而冠以姓氏。宋以后又有称作《醴泉笔录》、或《江邻几笔录》者。《杂志》所载,多为作者耳濡目染,名流轶事,前朝故事,可佐史谈。本书由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邓子勉校点,并撰写《本书说明》。

4、安禄山诗:据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事迹系史思明所为。史思明大儿子史朝义被封为怀王。

5、周贽:周贽(?-761年),唐朝安史之乱人物。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史思明在魏州北设坛,称大圣周王(大圣燕王),建元应天,以周贽为行军司马。杀安庆绪后,四月,史思明在范阳称大燕应天皇帝,建元顺天,妻辛氏为皇后,以史朝义为怀王,周贽为相,李归仁为将;号范阳为燕京,洛阳为周京,长安为秦京。以州为郡,铸“顺天得一”钱。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朝义兵变控制了史思明,周贽、许叔冀统后军屯在福昌,史朝义派许叔冀的儿子许季常前去告知。周贽听说后,大惊仆倒。史朝义领兵还,周贽等来出迎,史朝义讨厌他,杀了周贽。

6、《鹤林玉露》:史料笔记。十八卷。南宋罗大经撰。书成于宋淳祐八年(1248年)。《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例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其宗旨亦在文士、道学、山人之间。大抵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

7、吕文德:(?-1269年),字景修,中国南宋晚期名将,淮南西路安丰军霍丘县(今安徽霍邱)人。出身平民,早年被赵葵收入麾下,以抗击蒙古起家。他转战江淮、荆湖、四川各地前线达30多年,多次击退蒙军,取得骄人战绩。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家族和同乡也得到提携,并与权臣贾似道相勾结,形成庞大的军事集团。南宋朝廷对吕文德极为倚重,不仅让他建节两镇(保康军、宁武军),还封他为崇国公、卫国公。1269年,吕文德病死,谥号“武忠”,1275年追封“和义郡王”。

8、《黄氏日钞》:南宋黄震撰。又名《东发日抄》。原九十七卷。佚二卷,今存九十五卷。其中,前六十八卷,系黄震阅读经、史、子、集诸书的札记,也有文章摘录。还有作者所读著作的篇目,并“断以己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二)。六十九卷以下,收录作者的奏札、申明、公移、讲义、策问、书、记、序、跋、启、祝文、祭文、行状、墓志铭等作品。作者崇尚宋学,而不率意苟同。对朱熹对《周礼》和《周易》的某些解说不以为然,对邵雍的“先天之说”驳斥甚多。对其他理学家谢良佐、杨时、陆九渊、张九成、杨简也颇有微辞,认为他们言理而杂禅,“以禅说儒”、“以禅证儒”(卷四十一),“借儒谈禅”(同上),实际上是将禅学儒学化,又将儒学禅学化。对王安石则更为不满。极力批判佛、道等“异端”,指出“佛、老之害极矣!”(卷九十)维护自尧舜禹,至孔孟所传的道经。该书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理学思想,把“道”解释为“大路”。认为“夫道即日用常行之理”(卷九十五),“非超出于人事之外,他有所谓高深之道也”(卷八十二)。以孔子的人性说统一各种人性说,认为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此六字“参之圣人,稽之众庶,求之往古,验之当今,无人不然,无往不合,此平实语也”(卷八十五)。强调躬行,提出“言之非艰,行之为艰”(卷八十二)的知行观,要求把义理与践行结合起来,认为“六经之旨”已被宋儒,特别是朱熹所彰明,“入耳著心,以正躬行,此正今日紧事,又暇于文公脚下添注脚乎?”(卷八十四)

9、梓潼帝君:全称文昌梓潼帝君,简称梓潼帝君、文昌君。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道教神名。相传名张亚子,居蜀中七曲山,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祀之。唐宋时封王,元时封为帝君。掌人间功名禄位事。宋·吴自牧《梦粱录·外郡行祠》:“梓潼帝君庙,在吴山承天观 。此蜀中神,专掌注禄籍,凡四方士子求名赴选者悉祷之。”《明史·礼志四》:“梓潼帝君者,记云:‘神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没,人为立朝。唐宋屡封至英显王。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号为帝君。’”参阅清·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一。

10、啰子:?

11、《绥寇纪略》:又名《鹿樵纪闻》,明末清初吴伟业撰。《绥寇纪略》记述崇祯元年流寇起义至明亡之事。《绥寇纪略》以纪事本末体例,各卷皆以三字为标题,分为〈渑池渡〉、〈车箱困〉、〈真宁恨〉、〈朱阳溃〉、〈黑水擒〉、〈谷城变〉、〈开县败〉、〈汴渠埝〉、〈通城击〉、〈盐亭诛〉、〈九江哀〉、〈虞渊沉〉等12卷。卷九〈通城击〉论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明史》的“李自成传”多采用本书,徐鼐《小腆纪年附考》、查继佐《罪惟录·李自成传》、冯苏《见闻随笔·李自成传》、陈鹤《明纪》亦多采此书。嘉庆九年(1804年),有人附加补遗上、中、下三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三356:武人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