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透,活明白

这是一篇课后产物,希望读到的小伙伴能受益。

碎片化的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至。有边走路边听音频的、有在地铁上带着耳机听英语的、还有早上起来边连功边听讲书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其实光听是没用的,大脑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及时记录会忘记的,所以音频一般可以被定义为背景音,那并不是真正的学习。

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为深度思考做基础:

除了要听,还要想,想就是思考,思考才是加工的过程;

除了要想,还要做,只有真正做起来才会有真正的反馈;

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会给我们很多干扰、诱惑。比如说下班后的生活,可以去看电影、和朋友逛街或者回家躺尸,还是抵制住诱惑为了自己的目标前进了一步。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能够做到。这个主要是指外人对你的影响,问一下自己你有没有每天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呢?时刻提醒自己能做到其实就是告诉自己要有自信,外人是不懂你的,可以择其而听之。

深度思考的本质就是思维逻辑大规模展开,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核心)的思考。因为深度思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我们没有深度思考的主要原因就是太过懒惰了,比如说做一件事情一般都是做一次就算了,听一次课觉得自己听懂了就算了,看完一本书觉得看完了就算了。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深度思考力。深度思考力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习惯。接下来从5个方面来分析怎样培养自己的深度思考力。

1、思考的障碍

正常情况下针对同一个问题,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的想法会有截然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但是从来没有去深挖原因何在?

深度思考的5大障碍:

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不会往下思考);

经验主义(比如说为什么人会拖延,我们马上会想到懒,答案是对的,但是没有达到深度,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凭经验得到的,跳不出经验的框框,有很强的局限性。答案的局限性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况和场景。就像是每个方法都会有它的适用范围);

碎片化环节(通常我们是很难把握整体,只能把握局部,所以很多得到的结论都是模糊而片面的);

多或快(多是指读书太多没有机会深度思考,读书的真正目的其实在触发深度思考,这样才会行为不一样,最后结果才会不一样);

外界干扰(所有让我们不专注的事物都属于外界干扰)

无论是思考还是学习,自己永远是最大的阻碍,可以试着把自我多去掉一点,把问题想明白,比面子更重要。光是把事情想明白,我们就已经超过99%的人了。

2、由浅入深的思考

如何深度思考:拆(大问题变成小问题)、加(思考的问题加上步骤)、换(换位法)

拆加换的本质都是增大了对思考的投入度,不是想想就算,也不是头脑冒出一个答案就算,增加了环节,框架以及细分了元素的思考,就是深度思考。

比如说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这时我们就不要一直想着不开心,会越想越不开心。此时可以这样思考:上司挑剔是事情。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意义是人为加上去的。既然事实难以改变、我们可以把事实单独分离出来,作相反的结论(意义),再给结论一个理由。

比如这样想: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这样才会使我变得更能干。

看,这样去想是不是完全没有不开心了,反而更能增加我们工作的干劲了。当我们给问题换一个框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3、更进一步(书籍、逻辑、心态)

工具一:深度素材,即那些挑战我们认知的书籍,比如《订阅》、《罗斯柴尔德家族》

深度素材的3大优点:

深度素材能让我们的速度慢下来,为深度思考创造条件;

深度素材内容更深,框架逻辑更复杂,所以思考的起点就是巨人的肩膀;

深度思考向内走更深,是为了向外走更远。

工具二:类比推理

类比就是让思考往前走一步,思维深一度;是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就其某一共同特质,进行对比和推理,得出结论或说明道理;类比不是比喻,不是打比方。

比如刘禹锡的诗《陋室铭 》就是运用类比手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工具三:耐心

耐心意味着,凡事多问一句;

耐心意味着,把数算清楚;

耐心意味着,列举并筛选。

再多的方法都比不过耐心。

工具的使用只有一个秘诀就是熟能生巧,我们应该把这3个工具看作手机一样每天反复使用。

4、真的思考(加强深度思考的四种思维)

四大思维:帮助我们开始深度思考

长期思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验证思维:凭什么是正确的?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假设思维:假设这个不是问题,那什么是问题?

换位思维:我不是我,我是你,我是他,问题会有什么不同?

所有的思维不只是为了让我们思考,而是为了可以有据可依地做事,只有我们做事水平提升,思考深度才有可能提升,因为深度思考,总在行动后发生。

行动后再思考,思考后继续行动才是真正的思考。一开始坐在那里只是为了得出可能性,一开始行动是为了得出可操作性;行动后再思考是为了得出合理性;思考后继续行动是为了最大化,即结果。

5、日常练习

自由书写:深度专注力。想到马上写下来,悟到马上写出来(为自己设置一定条件和做好准备,比如说电脑一直打开word文档,随时可以记录)

感官训练:深度感知力

提纲式复述:深度记忆力

不断强化自己的一技之长:深度话题力

知识的存量会影响到思考的质量,深度思考不是能力,而是习惯,是应对模式,日常练习的目的就是把它练成日常。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会比我们的大脑更重要,因为她就是我们的起跑线。请我们都要学会深度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通透,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