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精华版

                          简述《活着》.余华


    初读《活着》这本书,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难受得慌。一开始是对福贵的怒其不争,慢慢的看着福贵回归家庭,过着平凡却也不失小幸福的生活,再接着是一系列的苦难,好像是上天特意为他按排的,一桩桩一件件接连不断地往他身边挤。


    有时候甚至在想,作者是跟福贵有仇吗?设计了这么一系列的丧家之痛,悲惨事件。老的小的都不曾放过一个,把他们一个个的从福贵身边以各种理由带走,却最终残忍地留下福贵一个人孤独终老。


    原本是个放荡不羁,不识愁滋味的富家公子因为自己的无知和轻狂败光了家产后因祸得福,最终成长起来。回归到平凡的家庭生活中,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虽然少了金钱的支撑不能过富裕的生活,但却在清贫中与家人相守过着简单却不失人情味儿的生活。这样的平淡生活,辛苦的劳作,算是人生之幸事了吧。


    作者还是老天认为不经历苦难的人生,算不得完美的人生,是这样吗?一次为母亲请郎中看病就被抓了壮丁,经历残酷的战争,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着捡回一条命,历经艰险回到家时,母亲生病去了,原本活泼可爱女儿也因高烧而成了哑巴。再次经历贫穷的饥荒岁月,人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着,一口吃的,一块番薯,一把米,都是救命的稻草,谁抓住都不能放,生死面前,人性都是自私的,但历经争夺之后的乡亲们还是有着纯朴的善良的天性。乡亲们在关键时候依然能互帮互助。这也正是我们农村乡亲们的真实写照,利益面前偶尔有点自私,但却仍保持着善良。


        到这里你以为老天就让福贵这样半饱半饿地生活下去吗?不,这样的生活老天或许觉得对福贵来说太过安逸了。还要制造一些苦难来,于是作者按排县长夫人生孩子难产需要输血,把活泼可爱的有庆带走了。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因为无知,因为善良,想要去帮助别人,而把自己的生命搭进去了。当字里行间写着有庆失血过多时的痛苦和无助,医务人员的冷漠和讥笑,我的内心是惨伤的。当有庆冰冷地躺在那里时,对于福贵而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当福贵为不会说话的哑巴凤霞找了个斜肩的女婿时,我们以为苦难生活中的转机来了,以为这家子的幸福生活来了,正当他们以为这样的小日子有奔头,正当这一家子如沐春风时。幸福又匆匆撒腿跑了。凤霞给二喜留下一个孩子也走了。紧接着苦难就像下冰雹似的砸在福贵的身上。妻子家珍撒手去了。


        女婿二喜又当爹又当娘的拉扯着外孙苦根,眼看苦根一天天长大,二喜却在做工时死得凄惨,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直很懂事地跟着福贵干活的苦根感冒生病了,福贵心痛苦根没有吃过零食,煮了一锅豆子让苦根在家休息吃豆子。却不曾想到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苦根吃豆子撑死了。看完这一段之后,也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从此我对吃豆子有了恐惧。


        所有的人都到了另一个世界去团聚了,只留下了与一头老牛相伴着福贵。日子清苦,但依然坚强的活着,他的孤独和顽强如同那老牛。福贵老了,牛也老了,在田间一人一牛拉扯蹒跚前进着。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活着。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正是富贵惨淡的一生的写照!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