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劳动价值和劳动力价格关系分析

        一      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是人类创造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能量和相关能量培育的综合评价。

价值本身是人们对需求满足和事情有益影响的意识评价。这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他是指商品在可以满足人类需求时在交换中对双方劳动能量的客观评估。即价值量的评估是需要客观标准的度量衡来测量。劳动价值就是测量劳动商品价值的标准和衡器。而劳动价值其实所表达的是劳动效率,而非单指时间。具体就是单位时间所耗费的劳动量。尤如物理学中速度表达的单位时间所运动的路程一样。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到价值本质。

在商品经济初基阶段,由于很多商品是由人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大量创造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多渗入了劳动价值的属性。劳动价值包含了人类生产商品而付出的社会平均时间和必要劳动能量。其价值量是由其劳动效率所耗费的的物质能量,也混合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能量。因此,决定价值量多少并不是全由劳动时间所衡量的,他也包含了劳动时间中所消耗能量多少的实质。

如代工工厂,饮食小店,薄利多销,竟争激烈,往往看重的是劳动价值,只要生存,不求发展。

然而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人类是自私而又聪慧的生物,固定劳动能量的货币价值容易在生产中的一部分人因先天劳动禀赋和体力优势下损伤劳动积极性,我们就用劳动效率来制订劳动价值。这是容易核算的劳动价值存在。劳动价值就是现实劳动生产中劳动效率的客观描述。

例如,甲乙丙三人同时打鱼,如果他们消耗的劳动时间相同,但打到的鱼数不同。甲平均每个标准日打100斤鱼,乙平均每个标准日打80斤鱼,丙平均每个标准日打130斤鱼则劳动价值各有不同。即先算平均劳动价值,后算个人劳动价值。即鱼的价值=3/(100+80+130)=0.0097工/斤。甲平均每标准日创造的价值=100 ×0.0097=0.97工,乙平均每标准日创造的价值=80 × 0.0097=0.77工,丙平均每标准日创造的价值=130 × 0.0097=1.26工。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关于成本概念的描述。即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所耗费的物化劳动。是劳动中必要的货币表现形式。溯本求源,成本就是劳动价值另一种物化表现形式。叫法不同而已,没有劳动价值就没有商品成本。

劳动首先创造了使用价值或功效,使商品可以满足人类需求和满足,具有价值的哲学意义。

劳动在交换中用自己劳动量凝结的商品换取别人的劳动产量,使社会总财富增加而不是你有我无的零和博弈。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劳动下的财富满足需求的意识评价就是价值。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者创新和能量的制造能够满足人类财富量增加的客观表现,是人类共同幸福,共建文明的唯一源泉和基础。只有生产力才是人类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效率是评估生产力的主要标准,它是指在固定生产资料投入和同样的时间内,实际生产物品价值与投入价值的百分比。如果投入与生产效率低于百分之百,则视为亏埙,入不敷出。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来说,一国的生产率水平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之间有正相关系,生产率越高,该国的生活水平就越高。

        二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阐述劳动在商品经济领域中,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增加剩余价值的基础经济理论。

劳动价值论内容只有两点

1,劳动是需要耗费劳动时间和能量的经济行为。

2 劳动价值是具有劳动力和劳动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双重性质。

人类生活本来具有诸多需求,也具有诸多满足需求的各种行为。如继承,馈赠,拾捡,战争,盗窃,劳动等等。都是存在于人类获取需求财富的行为中。但实践证明,只有劳动才是创造生产需求财富的唯一源泉,其它活动都是你有我无的零和博弈,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活动。只有劳动和劳动交换才是获取满足需求的必要手段。

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行为主体的利益和需要,

交换行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在于通过彼此的商品交换来实现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如果交换没有实现结果的互利,实现利益增值,那么这种交易在客观上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会长久的。一切交换活动都以获取某种价值或利益为其基本志趣。 是相对自愿平等的主观行为活动。胁迫的交换意味着掠夺 ,无知的交换意味着剥削。交换的互利性之所以成为交换正义的内容,是因为一旦交换后果没有互利性甚至是负利益,那么就会丧失人们的交换信心和打击人们的交换热情,而如此的结果就是交换行为的减少、交换程度弱化,就会降低交易本身的效率,从而根本上影响到社会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但由于人类对复杂交换的无知判断,交换中的不平等现象大量存在。长期以往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因此,在经济学中我们必须阐述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我们承认劳动创造商品功效实体,满足需求的具体描述。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唯物的经济论段。

劳动本身是人类耗费体力和脑力能量条件下创造生产需求财富的经济行为。他包括生产,交换,服务等方式。

这种方式和技术并不是人类与生就来,天然存在的。他需要人类通过实践,学习,甚至失败教训中领悟出的经济行为。守株待兔和不劳而获都是不长久,不理性的行为方式。人类耗费的体力和脑力能量需要在满足需求中得到良性循环。需要在交换中用客观的劳动量来衡量交换中的财富需求。而经济行为中的生产,交换和服务都在满足需求的交换中付出了真实的劳动能量,都在劳动中创造增加价值量。因此,商品中的劳动价值不只是生产中的劳动价值,也包括交换及服务的商品劳动价值。客观来说,商品结束交易前的所有劳动耗费都会构成商品的劳动价值来源。这样,才能激发人类劳动积极性,才能使劳动价值成为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即只有在市场交换中转化为全社会必要劳动能量的才是真实的商品交换价值。

最后总结,劳动的方式,具体劳动和体力劳动决定了商品的效能和使用性;劳动的属性,劳动效率和劳动关系决定了商品价值的量化和权重。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凸显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而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渗透性要素分散到各个生产力实体要素之中,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加财富创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科技创新和高新科技的运用,劳动内涵扩大,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再是劳动的主体,社会劳动形态已初步形成了,从体力劳动为主逐渐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从一般的重复性劳动为主逐渐转向以创新性劳动为主,形成相互促进和谐一体的发展关系。在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降低劳动必要时间,推动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具体劳动与自然界一同提供和创造财富的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主义劳动价值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改善民生,提高劳动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降低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节 劳动价值和劳动力价格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