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今日|“无穷小亮”们的祖师爷来讲讲,博物学的另类打开方式

大家好,我是武寻欢,我在山东青岛,向你问好。

今天是2022年4月25日。天气阴,据说是沙尘暴要来了。


今天的【书中今日】与大家分享一位画家和一本画集的故事。

一位和“鸟类”锁死CP的画家

1785年4月26日,约翰·詹姆斯·奥杜邦出生于海地,他是一位法国船长和情妇的私生子。童年的无忧时光,在法国南特——也是儒勒·凡尔纳的故乡——的乡下度过。

18岁时,苦于当时法国大革命的纷乱,搬家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乡下。

他从小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尤其是鸟类,这些跃动的精灵总是无时无刻不紧抓他的目光。现在他终于有大把的时间钻进树林里,终日与鸟为伴,观察它们、临摹它们、制作标本。

因为好奇鸟类的迁徙路线,他就在鸟的腿上绑了一根银线,无意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采取“环志”方式观察鸟类回迁现象的人。

他对鸟类的痴迷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家庭生活。人到中年,突然破产,只能靠给人画像、教人跳舞或者击剑来赚钱,他的妻子还要靠做教师补贴家用。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描摹鸟儿的热爱。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创作,奥杜邦决定出版自己的作品。但此时的美国没有人愿意资助他,他不得不带着自己的画作再度漂洋过海,回到欧洲——用妻子仅有的积蓄。

幸运的是,他的作品几乎是刹那间就风靡了整个欧洲,得到上流社会的热烈赞誉。


1827年之后的十二年中,他的作品陆续发表,一幅幅精美的鸟类图画从他的笔端流淌而出,又经过印刷集结成册,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美洲鸟类》。

如果没有图像,你应该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一部“宏伟巨著”!




看到这些图,你的第一感受一定是“大”!

没错,初版的《美洲鸟类》开本巨大,宽66厘米,高99厘米!因为他尝试按照鸟的真实大小1:1来作画,但有些鸟类实在太大了,只好“自导自演”一幅低头喝水的场景。

再看你就会发觉它的“真”!

在这些200年前的画作中,奥杜邦不仅把鸟类的形态、颜色、动作描摹地惟妙惟肖,而且它们所处的环境也像电影一般,富有场景美感。这些画作,就像一位动物摄影师抓拍下来的生动场景,定格在一张大纸上。

因此,这套书一出版,便引起巨大轰动,而且印数极其有限。据统计,目前世上完整的《美洲鸟类》初版书仅存120套,其中绝大多数都由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

就在美国纽约州一个名叫马里斯维尔的小镇上,小镇的图书馆有幸珍藏着一本。因为书太大又太珍贵,它被安放在一个大玻璃罩中,过一段时间,会由图书馆的管理员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

道格拉斯·斯塔维克,一个生活在1969年美国纽约州的14岁男孩,《周末图书馆》一书的主人公。


终日酗酒的爸爸+像伊丽莎白·泰勒一样美丽的妈妈+去参加越战的大哥+经常揍他的泼皮无赖二哥=道格的日常生活

或许正如作者所说的:“活着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我们都喜欢生活一直光明,对有些人来说是这样的,虽然我很怀疑,但也有可能。但所有人都会经历生活的阴暗面,谁也不例外。”


这是一本获奖无数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尝试与读者们讨论一个问题:生活和成长不尽如人意时,什么东西能给我们带来力量?

这本《周末图书馆》与《美洲鸟类》有怎样的奇妙渊源?

小道格又是怎样治愈童年的?

鸟类们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欢迎阅读下一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中今日|“无穷小亮”们的祖师爷来讲讲,博物学的另类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