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无法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 l 这3本书教你怎么做出明智的选择

推荐书籍:

《选择的悖论》   [美] 巴里·施瓦茨

《“错误”的行为》[美] 理查德·泰勒

《助推》              [美] 理查德·泰勒  [美]卡斯·桑斯坦

        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大到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结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小到明天的早餐吃什么,周末的聚会去哪里,晚上的聚会穿什么。但是大多数时候,在我们做出选择以后,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当初要是选另外一个就好了,我们总是陷入对已选选项的不满与对未选选项的期盼,对当初的决定深深的懊悔当中。那么,是否生活中真的很难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为何对做出的选择总是不满,怎样才能更加明智地作出选择,减少自己的后悔呢?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作出的选择感到不满

后悔的心理机制

      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我们会更容易因我们做出的选择而感到后悔。

      安娜和波比都准备去同一个演唱会,安娜选择了坐公交前往,而波比选择了坐出租车,由于堵车,安娜和波比都错过了入场时间无法进入,但是安娜是在演唱会开始后30分钟才到达,波比在演唱会开始3分钟后到达,我们不难想象波比比安娜更难过懊悔,因为她离目标只差3分钟。我们如果与自己的目标相去甚远,就不会想象细微的区别会带来什么好结果,但如果我们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就能实现目标,我们就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懊恼万分。

      卡门和黛西相约郊游,黛西将时间定在了周六,但是天公不作美,周六突然来了一场暴雨,两人都被淋成落汤鸡,生病发烧了。卡门和黛西对这次郊游都感到很沮丧,但是黛西除了沮丧,还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因为是她选定的郊游时间,她觉得自己对这样的结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人们是否对某件事负责,结果不好时都会感到不高兴,但是只有人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时,才会为坏结果感到后悔。

 艾米丽常常为自己选择进入职场工作,而非出国深造,继续读书而感到后悔,因为在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她总在想象校园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反事实思维让我们总在想象与事实相反的可能性,当我们想象这个可能性比现实更好,就会激发人们后悔的负面情绪。

适应的心理机制

     除了后悔的心理机制,我们对于事物的慢慢适应,也会使我们对当初的选择感到不满。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刚买了一件新衣服时,总感到欣喜快乐,恨不得穿上以后在镜子前好好地欣赏个够,但是在买衣服一段时间以后,你开始觉得这件衣服也不过如此,跟衣柜里的其他衣服并无什么区别。人们很容易适应,所以对积极体验的热情就不能持久,经济学家提勃尔·西托夫斯基提到,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快感渐渐会被舒适替代,从体验快感到感觉舒服的转变会带来失落与沮丧。当我们习惯了适应了某个东西,便会认为他是理所当然的,此时,我们便希望去追逐消费带来的新的快感,这就是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和唐纳德·坎贝尔提出的享乐跑步机效应,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般,无论如何努力都前进不了,而且必须不断努力才能维持相同程度的快乐感受。

     选择越多,我们花在决定上的精力就越多,我们就更希望可以尝到选择带来的甜头,但是适应会让这些甜头持续的时间大大缩短,让我们觉得根本不值得花那么多精力,继而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不满。

比较的心理机制

      社会科学家亚历克斯·迈克洛斯表示,人们建立满足的标准基于已有的和想要的之间的差异,自己有的和别人有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的之间的差异。我们总是在比较中中判断着自己的选择是好是坏,随着我们比较的标准不断提高,我们对自己的选择的满足感也在渐渐降低。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可选择的选项数量越来越多,以前去买衣服,进入商店只有几十个款式可供选择,而现在通过网上购物,有成千上万,款式新奇独特的衣服可供选择,我们会更加期望自己的选择是完美的,选项的增加使我们不可避免的提高了自己的预期,陷入高期望的诅咒,而预期与现实的落差增大,我们也更容易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不满。

      当我们将现有的经历和曾经拥有的经历进行比较时,之前的体验会作为享乐原点,而我们怎样设置享乐原点会影响比较的结果,试想我们去一个餐厅吃饭,如果与我们将菜肴与之前吃过的米其林三星的美食相比,我们势必会对自己这次选择的餐厅感到不满。

       在比较的心理机制中,将自己又的和别人有的进行社会比较,是影响我们对选择满意程度最大的因素。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曾提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渴望成为哪个池塘里的大鱼。在一个小公司做一个年薪12万的业务骨干,比在大公司做一个年薪20万的底层员工对自己的满意度要更高一些,我们的选择带来身份地位的体验也会影响我们对选择的满意程度。


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拇指效应:我们在做选择时,受到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的影响,直觉思维系统与理性思维系统相比,它来自于人们的情感反应,它是无意识的,不受控,不费力,速度快,但是却缺乏计划性与自觉性,我们在选择时经常犯错误,原因是我们过多地依赖于直觉思维系统,陷入拇指效应,即人们做决定时常常遵循拇指规则,依靠经验和直觉做判断,缺乏理性的思考。

锚定效应:假如你正要买一件衣服,一开始看上了一件1000元的衣服,你觉得这件衣服很贵,但是之后你看到了一件跟这件衣服差不多的衣服,价格3000元,你就会觉得1000元的那件衣服并不是很贵。这就是锚定效应,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商家利用锚定效应,会通过高档商品的昂贵定价促使人们买那些看起来更便宜的商品。

可得性效应:假设你参考了大量的消费者评价,决定购买一台新电脑,但最近却听到一个朋友说这个型号的电脑性能不好,你多半可能打消购买这个电脑的念头,尽管大量的消费者评价其实比单单一个朋友的评价更加客观。这就是可得性效应,人们的判断推理过程常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容易想起的事件比不容易想起的事件更常见。越容易回忆起来的时间其实越容易夸大人们对可能性的判断。商家利用可得性效应,在广告中尽可能将商品的特色表现得生动逼真,加深人们对其商品的记忆。

损失厌恶与禀赋效应: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人们憎恶失去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的直觉思维系统对此会难以接受,失去某件东西使你难过的程度比你得到这东西使你快乐的程度大两倍。损失厌恶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即一种强烈的保持现状的欲望。而禀赋效应指人们更愿意持有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愿意用它交换另一个可能更好的替代品。商家利用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愿意做出退货承诺,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人们拥有了某样东西,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就会超越它原来的价值,因为放弃它就意味着损失。

社会影响:社会对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如果有许多人都持同一种观点,做同一件事情,那么你也会认为他们的观点和做法也是最适合自己的;二是同侪压力,如果你非常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么你很可能会选择随大流,从而避免他人对你的非议;措辞的影响。我们做选择时很容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怎样做出满意的选择

1. 在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之间寻找平衡。过分依靠直觉思维系统,会让我们更容易受到各种诱惑的影响,并且会让我们懒惰的进行盲目选择。我们可以在做选择时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这样选择是否理性,是否进行了深思熟虑的思考。

2. 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海量的选择,商家通过各种心理学效应影响着我们的选择,我们被迫地从已有的选项中选择,成为捡拾者。而明智的选择者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自己选择的标准及要求,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盲目从众,当没有适合自己的选项时,会及时放弃,去创造新的选择。

3.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面对海量的选择,不要试图去找到“最好”的那个,而要学会接受对自己“够好”的选择,要设定自己“够好”的选择的标准,减轻自己选择的负担,增加选择的满足感。

4. 培养感恩之心。比较的心理机制让我们过多关注比现有选择更好的事物,从而使我们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不满。但当我们用感恩之心看待我们的选择和体验时,就会减少消极的失落感,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满意。

5. 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适应的心理机制会让我们降低对选择的满意度,我们要为此做好心理准备,提醒自己将到来的心理变化,有意识地让自己多关注自己的选择的美好。

6. 控制过高的期望。控制自己对选择的期望,有利于增加我们对选择的满意度,过多的选项会让我们增强对完美选择的期望,减少选项的数量,能有效控制我们对选择结果的期望。

7. 学会避免社会比较。社会比较会减少我们的满足感,减少对别人的关注,去关注让我们快乐以及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事物,我们会更容易感到满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总是无法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 l 这3本书教你怎么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