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随笔12:《即兴演讲》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是由樊登老师讲解的,虽然音频下方附了讲稿,但讲稿内容太枯燥远,远没有樊登老师讲解的有趣以及深入浅出。连着两天上下班都是听的这本书,很有收获,想买书来好好学习,因为即兴演讲或即兴交流实在是我的短板。

这里记下听说后感受最深的几条。


01 即兴

即兴演讲并不是张口就来。即兴这个词其实来自拉丁文,它的原意是准备妥当。有一个关于丘吉尔的小故事,说有一次丘吉尔要去做一个演讲,到地方之后司机请他下车,他说等等,我在看我的即兴演讲稿。这虽然是个笑话,但至少说明即便是丘吉尔这样的人物做即兴演讲都要有所准备。除了演讲前的准备,已有的知识储备其实更重要。比如专业的学科知识、常识性的文化知识、属于演讲者自己的经验性的知识等等,有了这样的储备才能让你的讲话言之有物。

02 倾听

沟通表达,倾听最重要。善于倾听,包括三个层面:

①用身体倾听。用身体的语言告诉对方,你在倾听,比如身体前倾,目不斜视。有一个研究表明,谈话的时候,只要把手机放在桌上,谈话的质就会下降很多。

②用大脑倾听。用大脑倾听的意思就是说,要注意听懂别人要表达的是什么。

③用心倾听。不仅听懂对方想说的内容是什么,还能够听出对方的情绪。

在讲这一节的时候,樊登老师讲了一个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先生和他女儿之间交流与倾听的故事,很感人。故事的缘起是女儿订错了机票,父女两人错过了飞机,由此有了在候机厅倾听女儿的机会,金先生讲,那时候他正在练习倾听,就是别人说什么都认真听,不反驳,于是他听到了女儿从未跟他说过的一些话,交流的最后父女两人在候机厅抱头痛哭。当你放下固执己见,打开心灵倾听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任何编剧都编不出来的情节,这是上帝的安排。

除了感叹倾听的重要,我还有另外的感慨。首先是金先生的“正在练习倾听”,其次是樊登老师“听金惟纯的课程”。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那些比你牛很多很多的人还比你努力很多很多。

这里还提到金惟纯先生的一个主题为活好的课程中的一个观点,就是你想要孩子好,那首先就把自己活好。

很多中国式家长都有一个相同的信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他们把一切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也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对自己几乎是放弃的,似乎孩子好了,一切就都好了。这看似无私的做法其实是很自私的,因为这实际上是在让孩子替自己活。家长很累,孩子也很累。如果作为家长能把自己活好,让孩子喜欢你,喜欢和你在一起,愿意变成你的样子,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03 真实和尊重

好的沟通交流要保持真实、保持尊重。

保持真实。首先要专注,专注于你对面的人在跟你说什么;其次要分享,分享你的信念,你的价值观,分享你的感受,你的脆弱,你的成长故事,这些都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实。

保持尊重。包括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04 脚本

本书给出了讲话脚本的模板,包括四个部分:抓手、观点、结构体和呼吁行动。先认真学习了前两个部分。

抓手作为讲话的开始,是用来吸引听众的。樊登老师在这里特意指出我们要用积极的抓手来吸引听众,避免那些消极的抓手。你的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在交流之前常这样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这人说话直啊”,“我说话不好听啊”……当你听到这样的开场白,你是不是很紧张,很戒备?是不是不太想听下去?这就是消极的抓手。如果改成“有件事想告诉你,你一定感兴趣”或者“有句话想跟你说,一定对你有用”,这就是积极的抓手,这才是交流沟通正确的打开方式。

观点是沟通交流的核心。说话必须要有观点,否则别人就会不知所云,如果只能说一句话那这句话必须是观点;并且表达观点一定要清晰可辨,用一句话说清楚。

05 所谓紧张

在大众面前讲话会紧张很正常,但过度紧张的话就说明我们心里的私意过重了,此时心里只想着我会怎么样、别人会怎么看我、我能得到什么样的评价……那么别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抱着学习的心态,抱着贡献的心态去跟别人学习交流,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讲话能给听众带来什么,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06 刻意练习

再实用的书都不可能让你直接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方法给你了,剩下的就是刻意练习。

首先要开口说。开口即是输出,用输出倒逼输入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书随笔12:《即兴演讲》)